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一生要原谅“三个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古文里有一段很有名的对话。寒山子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如何处之乎?”拾得笑曰:“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这样的禅语中其实包含了许多人生哲学,而宽容则是一种很重要的人生哲学。古人云:“智不足,量不大。”我认为做一个宽容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人的一生至少要用宽容心原谅三个人。
原谅自己。宋人方岳有诗云: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人生之路,有许多艰险,也有许多的不可预知和难以琢磨。遇到困难,遭受挫折,发生不幸,出现失误,偶尔犯错,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事。有的人,一旦陷入困境,常用一种自我惩罚的方式折磨自己,自责、自恨、自卑、自弃,使自己沉陷于无法解脱的“危险漩涡”之中,把自己推向一条永远看不到光明的“死亡之路”。就像祥林嫂那样,孩子被狼叼走后,她痛苦至极,精神恍惚,逢人便说:“我的阿毛。”事情已经发生,无休止的自责、痛恨,于事无补,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尽快解脱出来,“化悲痛为力量”,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走好以后的路,即是对死者的告慰,也是对生命的负责。当我们陷入困境时,有的人在冷眼旁观,有的人在落井下石,有的人在无端指责,如果我们自己也给自己施压,那我们将看不到希望,见不到曙光。这个时候,一定要原谅自己,通过积极的自我评价,抚慰自己因失败、挫折、不幸而痛苦不堪的心灵,使黯然的心理图景上闪现出希望之光。当然,原谅自己,并不是一味的放纵、娇惯自己,而是走出困境的一种积极途径,是一种理性的提升和肯定,给自己创造出站在困境之上的另一个新的生活起点,是给受伤和绝望的心灵,重新以光明、希望和信心。
原谅敌人。“凡能恶人,必为仁者。恶出于私,人将仇我。”孔子说,只有仁人才能喜欢人,才能讨厌人。因为仁者是大公无私的,会用公理来评价人。“爱其人者,爱及屋上乌,憎其人者,憎其储胥。”就是说,喜欢一个人,连同人家屋上的乌鸦都会一样的喜欢;而憎恨一个人,就连他的房子也会憎恶。古今多少悲剧,大部分都是因为仇恨所引发,人和人之间难免有碰撞、有摩擦、有抵触,特别是当今社会工作压力越来越大,难免会有人跟你想法不一样,他可能会在背后议论你、诽谤你,即使你与世无争,可麻烦偏偏会找上你,是让自己变得和敌人一样心胸狭隘,还是时时记恨伺机报复?俗话说: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或许对方本是无意,或许有难言之隐,亦或许是身不由已,这时不妨给别人一次机遇,真诚地去原谅他。原谅不是让步,它意味着你把过去丢开,从此,感情将不会再受羁绊,内心也不再纠结,对生活的体味也将更加深刻。原谅了一个个敌人,你最终会发现,他们其实也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同伴,由于他们的存在,我们才知道了人生的艰难、道路的坎坷、做人的不易。记得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在接受《艺术人生》的采访时,说了这样一句话:如果将人生的各种经历视为宝贵的财富,我觉得我所经历的痛苦太少,以至于幸福来临的时候忘了心存感激!
原谅朋友。徐志摩曾说:“朋友是一种奢华。且不说酒肉势利,那说不上朋友,真朋友是相知,但相知谈何容易,你要打开人家的心,你先得打开自己的,你要在你的心里容纳人家的心,你先得把你的心推放到人家的心里去,这真心或真性情的相互流转,是朋友的秘密,是朋友的快乐。”一个哲理就是不能以自己为标准来要求朋友。生活在大千世界中的人,在性格、爱好、职业、习惯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事物、问题的认识与理解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不能要求朋友与自己一样,不能以自己的标准和经验来衡量朋友的所作所为,要承认朋友与自己的差别,并能容忍这种差别。对朋友不可吹毛求疵,因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宋代文士袁采说过:“圣贤犹不能无过,况人非圣贤,安得每事尽善?”朋友之间在日常的交往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或大或小的分歧,这时不要动辄横加指责,大声呵斥,甚至恨不得将他置于走投无路的境地,而是做到“乐道人之善”,多看到朋友的长处。《论语?阳货》中有“宽则得众”的思想,即不要怨恨朋友。若朋友未能满足自己的需求或有什么过错或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情,切不可怀恨在心。因为怨恨不仅会加深朋友间的误会,影响友情,而且会扰乱正常的思维,引起急躁情绪。凡事要站在朋友的角度想想,这样或许能够理解朋友的所作所为。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误会,令你不称心如意。如果每一个人都拿出一份宽容、一份谅解、一份真诚,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自己。
“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越是睿智的人,其心胸越是广阔,越能容。因为他们能洞察世事、人情练达,看得深,想得开,放得下,能谅解别人。常言道:“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根本;待人宽一份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