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电影《推销员之死》的俄狄浦斯主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电影《推销员之死》的俄狄浦斯主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电影推销员之死》是根据美国著名戏剧作家阿瑟•密勒创作的同名戏剧拍摄的。它对美国的社会及家庭的多方面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电影通过主人公推销员威利•洛曼的悲剧故事所演绎的古老的俄狄浦斯主题更是作品探讨的核心问题。本文将通过对洛曼一家父子关系、弟兄关系和其他符合这一模式的社会关系的矛盾冲突的分析来阐释其俄狄浦斯主题,并探讨植根于人类内心深处的俄狄浦斯情结对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 《推销员之死》;俄狄浦斯主题;社会发展

电影《推销员之死》用意识流手法讲述了推销员威利•洛曼的悲剧一生。威利渴望成功,却在奔波劳碌一生后被雇主解雇;他将“有好人缘”视为成功的秘诀,却在数十年的博得别人喜爱的努力后发现真正的朋友只有自己向来鄙视的查理;他对美国梦无限崇拜并将其强加于自己的儿子,却只导致儿子的反抗和怨恨。威利对美国梦的歪曲理解及盲目追逐使其丧失了追求正确价值的能力而生活在自己创造的幻想与现实之间,难以自拔,最终以自杀来结束自己失败的一生。

《推销员之死》对美国的社会及家庭问题的剖析引发了评论界对其所反应的伦理冲突[1]和主人公悲剧命运的根源[2]等多方面问题的思考。尽管洛曼父子间的冲突作为贯穿整个故事的主线也早已成为关注的焦点,但对这一冲突的本质和社会内涵的探讨还不够深入。《推销员之死》中洛曼父子间的冲突从本质上是对古老的俄狄浦斯主题的演绎和艺术表现。本文将通过对《推销员之死》中洛曼父子间的和其他符合这一模式的关系的矛盾冲突的分析来探讨其所反映的俄狄浦斯主题及其社会意义。

一、《推销员之死》中俄狄浦斯主题的展开

俄狄浦斯情结是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根据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悲剧故事创造的一个心理学术语,指男孩亲母反父的倾向。《推销员之死》中的俄狄浦斯主题首先是通过长子比夫对父亲的反抗来表现的。被儿子们视为偶像的威利和比夫的矛盾始于比夫发现父亲对于母亲的背叛。这一事件打破了比夫对父亲神一般的崇拜,导致了比夫对父亲的反抗与怨恨和威利对儿子的惧怕与愤恨,使得父子关系紧张,冲突频发。威利甚至将比夫赶出家门,首先实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抛弃。然而父子情意难断,威利总是期盼比夫回家,比夫也下意识地试图取悦于父亲,可父子见面后又总是怒不可遏。比夫感到父亲总是嘲笑自己而难以亲近,威利却认为比夫对自己既仇恨又鄙视。父子间难以割断的情意被扭曲为恐惧、猜忌、失望甚至是怨恨,而使得彼此间冲突不断。

威利和比夫的冲突最终激化至比夫“弑父”。比夫为了讨好父亲答应去找奥利弗寻求帮助。而当比夫最终从威利编织的梦幻中走出来后,他决意放弃答应父亲所要做的努力,无情地打破了父亲对自己抱有的幻想和希望,并和哈皮一起将父亲遗弃在饭店。威利对比夫所抱有的希望是威利一生中最重要的寄托之一,也是他被解雇后所剩的惟一精神支撑。这一幻想的破灭实际上从精神上毁灭了威利。而当晚回家后,比夫对父亲最后的抗争又给了父亲更为致命的打击。他毫不掩饰地承认自己的无能,而实际上却是在摧毁威利生命的动力,因为威利把自己的幸福全部寄托在了对儿子成功的梦想上;他谴责家庭充满着谎言,失去了家庭应有的道德指引和情感慰藉的作用,这是对威利作为父亲和一家之主角色的否定;他更加无情地将威利自杀的企图暴露在全家面前,使威利完全丧失了作为一个男人、一个父亲的尊严而成为一个在家人包括威利自己面前抬不起头来的失败者。尽管比夫抱住父亲痛哭来表达对父亲的感情而寻求与父亲的妥协,但这却使威利重新陷入对比夫成功的幻想,更坚定了威利自杀为家人尤其是为比夫换取保险费的决定。比夫试图帮助父亲从幻想和打击中走出来,却使父亲遭受到了更严重的打击和陷入新的幻想,最终将父亲推向了死亡。尽管比夫对父亲的反抗以爱和怜悯为掩饰,却改变不了儿子通过对父亲的反抗来建立自己男子汉身份[3]的俄狄浦斯本质。

俄狄浦斯情结在洛曼一家的另一重要表现是次子哈皮对哥哥的嫉妒和他与哥哥争夺父母关注的努力。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当家庭中有不只一个孩子时,俄狄浦斯情结会发展为一种家庭情结。这种家庭情结指孩子间的竞争、嫉妒甚至怨恨。父母偏爱某个孩子(经常是长子)而忽视了其他孩子的情况并不少见。这种偏爱会使失宠的孩子陷入对得宠孩子的嫉妒与竞争之中。在洛曼夫妇心中长子比夫寄托了他们几乎全部的希望,不管是他们对比夫的称赞还是谴责,都表现出比夫在他们心中的重要地位,而次子哈皮则很少被关注。甚至当哈皮说自己准备结婚的时候,只从母亲那里得到了“去睡吧”作为回应。父母对哥哥的偏爱使得哈皮总是处于与哥哥争夺父母关注和疼爱的竞争中。他认为只有替父亲实现成功的梦想,才能胜过哥哥而得到父亲的承认。因此,成为一个成功的推销员也成为哈皮自己的梦想。即使在威利自杀后,哈皮依然无法停止与哥哥竞争父爱的努力,依然决心要为死去的父亲实现他的成功梦。

尽管哈皮从未放弃讨父母欢心的努力,却没能从父母那里赢得更多的关注,只能以寻找自己能胜过比夫的地方来获得安慰。哈皮很高兴找到机会批评比夫因为吹口哨和溜号而丢掉工作,并为自己能做同样的事情不被老板发现而沾沾自喜;当他发现比夫失去了以往面对女人的自信时,他便吹嘘自己能如何博得女人的欢心。

洛曼一家的矛盾冲突是对俄狄浦斯情结的演绎。但《推销员之死》中的俄狄浦斯主题并不只是对家庭矛盾的剖析,而有着更加深刻的社会含义,反映了更为复杂的社会问题。

二、《推销员之死》的俄狄浦斯主题的社会意义

《推销员之死》所描述的父子冲突实际上反映了不同代人间的矛盾冲突,是对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注定会削弱以致最终灭亡的旧的社会力量与必将成长而取而代之的新的社会力量之间的矛盾冲突的思考。子辈取代父辈,年轻一代取代年长一代,新势力为赢得独立、权威和统治地位而颠覆旧势力,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可逆转的规律。而在这种成长与颠覆的过程中充满了痛苦的冲突。这是人类社会范畴中的俄狄浦斯情结,是不可避免的。俄狄浦斯情结所涉及的兄弟间的冲突在社会背景下表现为与人类所呼唤的博爱相对立的社会成员间的残酷竞争。《推销员之死》通过与洛曼一家的家庭关系平行的社会关系来深化俄狄浦斯情结的社会内涵。

新旧势力的夺权斗争突出表现在威利与他的年轻老板霍华德的冲突中。威利在霍华德的父亲做老板时就是公司的推销员,在几十年的奔波劳碌后,六十三岁的他已经不能继续在路上奔波。威利请求霍华德给自己在公司安排一个不用出差的职位,却被霍华德解雇。威利试图以往事和自己与霍华德父亲的交情来打动霍华德,而这并不能改变老板遵循商业准则的行为方式而收回解雇威利的决定。威利为霍华德起过名字,也为霍华德事业的发展付出了自己一生的辛勤劳动,威利实际上是象征意义上的霍华德的父亲。霍华德解雇威利是象征意义上的对父辈的背叛。霍华德未必不同情威利,实际上也已经推迟了作出解雇威利的决定,但是他别无选择。

电影中的威利和现实生活中的威利们都曾经代表了社会的先进力量,但是当他们不再适应时代的需求,他们就不得不让位于曾经依靠他们而成长壮大起来的新生力量。不管他们曾付出过多少,也不管他们如何努力想保持自己的地位,他们都终将被新生力量作为其前进道路上的障碍而移除。这种残酷的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将子辈变成了罪人。不管这是不是符合人类的道德准则,社会就是被一代代这样的罪人推向前进的。整个社会都是由被子辈背叛的父辈们和背叛父辈的子辈们构成的。这些父辈们也曾经取代了自己的父辈,而这些子辈们也必将被自己的子辈所取代。 威利始终认为人不应该在被榨干汁水后像果皮一样被抛弃,而琳达则认识到生活本身就是淘汰的过程。这两种观点深刻地揭示了人类一直以来所处的生存竞争与道德约束的矛盾冲突。子辈的成长得益于父辈,也深爱父辈,但他们必须而且也渴望取而代之;父辈为子辈而奋斗,也因子辈成长而欣喜,但也因此受到威胁,并为自己退出历史舞台而痛苦。这种俄狄浦斯情节植根于人类内心深处,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与比夫和哈皮的矛盾相对应的是同时代的社会成员间的竞争冲突,这是俄狄浦斯情结在社会范畴的另一体现。正像Elia Kazan指出的,尽管基督教义教导人们要像爱自己一样爱自己的兄弟,《推销员之死》却揭示出人类实际上是遵循相反的法则生活。按照这种法则,生活的目的便是要战胜甚至毁灭自己的兄弟。[4]哈皮的竞争意识充分体现了这种俄狄浦斯倾向。他期盼自己的好友离开人世,只因为好友占据着自己想要的职位。他与他的上司们的女人有染,并不是因为爱,而只是想从中寻找击败强于自己的人的快慰。他并不清楚自己为了什么而工作、奋斗,他做的一切都是受“胜过兄弟”的信条的驱使。这种信条也是威利拒绝为查理工作的原因。他不愿为查理工作,实际是不甘承认自己的无能和失败。而看来好心帮忙的查理从本质上也并没能摆脱这种情结。他的成功是由于战胜了自己的“兄弟”们,而他对威利的帮助也并不是完全无私的,他也享受着在竞争中取胜的满足感。

博爱被人类奉为理想的道德准则,但人的生存摆脱不了与他人的竞争。战胜自己的“兄弟”可能并不是生活的目的,但却是必然的生存法则。这种俄狄浦斯情结有悖人性,但同时也为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由森林法则植根于人性中的俄狄浦斯情结使得人类社会充满了竞争,从客观上促进了社会进步。但人毕竟不同于动物。文明社会中的人除了有生存需求,更有道德需求。博爱的道德追求及相关道德标准正是保证人类社会相对稳定和谐的力量。人生总是在这种俄狄浦斯本性和道德需求的矛盾中不停地作出选择。而作为文明社会中的人,必须在两者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三、结 语

《推销员之死》以一个普通的推销员的悲剧故事演绎了古老的俄狄浦斯主题。本文通过对主人公洛曼一家的父子关系、弟兄关系及其他符合这一模式的社会关系的剖析阐释了这些关系中的矛盾冲突的俄狄浦斯本质,并探讨了植根于人类内心深处的俄狄浦斯情结的社会意义。俄狄浦斯情结对人们的家庭及社会生活有着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它虽有悖人性,却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因此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柯建华.论《推销员之死》中的伦理冲突[J].外国文学研究,2010(04).

[2] 郭勤,吴建国.美国式推销的深层危机――美国三部经典剧作的后现代解读[J].外语研究,2010(02).

[3] 宋庆文,冯华英.父子冲突背后的异化心理[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04).

[4] Brenda Murphy.Miller Death of a Salesma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作者简介] 任宏炜(1977― ),女,北京人,硕士,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马茁萌(1981― ),女,河北邯郸人,硕士,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