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加强企业存货内部控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加强企业存货内部控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存货管理制度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全、有效、合理的加强存货内部控制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全文共分四部分,针对企业中重要的流动资产之一,存货的管理,从存货的定义及内容,存货在企业生产循环中的重要作用,存货内部控制的内容与涉及的部门,存货采购的内部控制,存货在领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不同角度、全方位的在理论上进行了阐述,并根据存货的管理目标结合实际提出了加强存货管理的具体办法。

关键词:存货 内部控制 存货采购 存货领用

一、存货的定义及内容

存货是指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或者为了出售仍然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以及将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存货属于企业的流动资产,具体来讲,包括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半成品、商品及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

二、存货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

存货是企业流动资产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企业生产循环中最重要的一环。存货所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包括发出原材料、生产产品、核算生产成本、核算在产品、储存产成品、发出产成品等,一般会涉及到生产计划部门、仓库、生产部门、销售部门、会计部门。存货作为企业的一项流动资产,其管理利用情况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占用水平、资产运作效率以至生存与发展。企业存货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它包括存货信息管理、存货决策和存货控制。为了确保资产的安全,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加强对存货的核算与管理,建立存货管理的岗位责任制,特别是要建立和完善企业存货的内部控制制度,对存货的关键环节进行控制,以确保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防止各种财产物资被盗、毁损和流失。

三、加强企业存货采购内部控制

存货管理制度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组成部分。内部控制应结合企业的自身条件、单位规模、组织结构、业务性质等。存货内部控制涉及的部门较多,一般会涉及到计划部门、仓库、生产部门、销售部门、会计部门,所以其控制点也多,主要包括计划控制、合同订立、材料验收、付款、审核、账账核对、清理、领料、发料、复核、分析等多个控制点。根据存货的业务流程,可以分为采购、库管、领用、盘存等多方面,其中采购和领用两个方面是重点。建立完善的存货内部控制应重点抓好采购和领用。

存货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职务分离制度;存货采购的请购单控制制度;订货控制制度;货物验收控制制度;存货核算内部控制;存货内部稽核内部控制;存货内部审计。

采购是公司生产产品及维护正常运作而必须消耗的物品及必须配置的设施之购入活动的总称, 是公司成本控制的重点。 无论是公司管理者还是财务部门,对采购工作存在的风险都有着非常强的敏感, 这不仅因为采购是直接影响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 而且有着很高的人为欺诈的可能。 特别是我国国有企业,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国有企业产品总成本中,采购成本一般在50%左右。我国企业的采购管理水平与国际一流跨国公司相比差距十分明显,如不尽快改善与创新,仅采购环节就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笔者所在公司天津化工厂是国有大型化工企业,在企业的发展中形成了具有自己特点的管理模式,但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一些旧的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管理的需要,在采购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没有专门的职能部门对公司采购活动进行全盘控制。 2、 没有有效的采购控制制度对公司采购工作进行规范和约束 3、没有相应的事前控制措施, 即未经批准即可办理采购业务或采购业务发生后办理补批手续。 4、采购单价与市场行情不尽相符。 5、采购员有跨月或跨数月的采购报账(有的采购单据两三个月后才报账), 月末结账后供应商送货单据有遗漏或跨月甚至跨两三月入账等。造成存货成本入库不准,采购的物资是否被公司使用还是流入个人手中不能得到有效监督,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围绕着控制和降低生产经营中必需的成本及防止和减少人为欺诈两个方面。将公司的采购管理作为成本控制的一个专项进行筹划,形成一套系统的运作流程进行贯彻执行。

1、设立采购监管部门

针对没有专门的职能部门对公司所有的采购活动进行控制,作为综合性的管理部门, 笔者认为建立以市场部为核心,审计和财务部配合的管理体系对企业的采购进行全面管理,符合目前企业发展状况。笔者认为,市场部是综合性的部门职能涵盖了生产、销售,被赋予企业的生产计划编制,市场前景调研的职能,所以, 市场部来控制公司的全盘采购是再合适不过了。作为采购管理工作的开始, 首先对市场部在采购管理中扮演的角色进行合适的定位。 在其位, 谋其职, 只有名正了,才能言顺, 才能有人信服和认可。 公司管理当局在公司组织架构上赋予市场部为公司之采购监控部门的职能, 即市场部负责有关采购政策的制订和采购实务的监控工作。

2、建立和实施制度化的采购管理程序

建立和实施制度化的采购管理程序,这是采购管理工作有效进行的根本保证。 有法必依, 违法必究, 这是制度能切实贯彻执行的保证。只有制度化了, 才能在公司中用法治, 而不是人治。 采购管理程序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规定采购条件。 明确采购人员对供应商的选择、采购物品的质量、需求的满足保证等负完全责任,并明确采购主管对下属采购员的工作过程和结果的监控负责、采购物品必须是必需的不可或缺的, 而且是无库存或库存不足以满足需要的。 采购物品必须适量, 不得超标积压或不可用或根本不需用、采购物品的单价须为询价后合适的单价,而且力求是最低的单价。 执行价格不得高于公司核定价格或掌握的现行市场价格。

(2)明确分工。明确采购员的权利和责任, 使各采购活动有条不紊并将责任归落到人,必须对公司的所有采购活动按类别进行明确分工并落实到相应采购人员,采购人员必须是该种采购的内行者。

(3)采购审批权限。所有采购报价、采购合同、采购办理必须先批准后实行,有效批准者是总经理。禁止未经批准的采购事宜, 但突发性或临时性急需物品(如工作中的机械突损部件、临时特采等)可以由财务部确认后即由采购负责部门采购, 但请购单上须注明急购字样并说明理由, 请购单由总经理补批。

(4)验收职能。任何物品购入后须经非采购者本人验收并在送货单上签名作实。验收者必须核实进货的物品与订货单是否相符, 对经手验收物品的品种、规格、数量和质量等与采购发票或采购约定所载之要求的相符性负责。 只有完全合格或经相关职能部门批准特殊放行的物品才准验收入库。验收无误后, 填制材料入库单, 连同供应商送货单分送财务部作为结算货款的凭据。为明确责任, 结算凭据必须由采购员签名作实。

(5)退货与索赔。为避免损失,采购回厂的物品由于质量、规格不符, 采购部门须立即办理退货,无论货物是否退还给了供应商,均须立即书面通知财务部及时扣回相应款项。凡检验结果为不良品的来料检验报告,物管部应分发至采购部门和财务部,以有效追踪,不致有遗漏退货扣款事项的发生。采购约定中必须明确索赔条款,对因供应商供货期间、数量、质量或相关原因未达到约定条件而产生的直接损失和因此面导致产生的其他损失,应由采购部门根据实际应由供应商负责的损失以正式公函向供应商索赔,并由财务部在货款中扣回相应款项或收取现款。采购部门不能解决的,公司可以采用不排除以法律形式解决的措施,以及时保护公司的利益。

3、加强和完善采购的环境管理工作

(1)加强采购的事前管理, 建立完善的材料价格信息档案。

(2)建立健全的供应商档案。

(3)对采购员进行考核、激励和约束, 这是防范采购中人为欺诈的有效方法。

4、对采购工作进行严格的日常控制。

(1)事前批准, 并严格按采购审批权限执行。 所有采购, 必须事前获得批准。未经计划并报审核和批准, 不得采购。

(2)规定各种采购及时结算。 针对月结供应商货款有跨月或遗漏入账情况,规定月结供应商的送货单经验收入库后, 由采购员分类整理并于翌日10时前送采购管理会计。

(3)召开采购管理会议。 针对采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关采购管理的政策修改或更新、重大的采购事项等,财务部定期或不定期主持召开采购管理会议, 采购管理会议可以固定在每个月月末举行,也可以根据需要临时性地召开, 一般由财务经理主持, 采购部门参加, 有必要时请总经理及相关主管人员参加。 各部门可以在会议上提出在采购工作中遇到的自己无法解决或决定的问题,大家通过相互协调相互理解, 在达成公司利益目标的轨道上研究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会议上通过的事项或决定各部门必须切实执行, 不得形式化和两面化, 对不切实执行的部门,在责令改正的同时, 不排除以行政手段追究相应人员责任。 作为工作执行和纠正措施的追溯依据, 采购管理会议必须有会议记录存档并以文件形式下发各相关部门。

通过以上措施作为公司采购管理工作的准绳和采购工作的执行标准, 市场部作为公司所有采购活动的监控部门正式进入采购管理角色. 经过两年多的运行, 公司的采购工作在公司制度的控制和引导下逐渐走入了规范化的正轨, 采购工作基本上按上述设想和思路进行, 且基本上解决了公司采购工作中存在的那些问题. 通过有关财务指标反应, 公司的成本水平比两年前有了明显的下降. 通过对采购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笔者认为, 采购管理是一项围绕降低成本和风险而进行的管理工作, 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控制环节之一, 具有长期性、持续性、系统性和过程性, 不可操之过急, 也不可能一步到位, 只有持之以恒毫不松懈地进行, 才能取得应有的绩效. 在财务监控的模式下, 一步步培养各采购部门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工作意识和工作风格, 是达到公司管理最佳效果的目标之一, 也是财务管理希望达到的理想目标之一, 而要达到这个层面, 良好的公司文化、健全而严密的管理制度和高层管理的全力支持是不可或缺的保证。

四、存货领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存货的领用也是企业生产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存货在领用的过程中,管理环节常见的问题主要有:

1、商品己做财务入库,但失去了对实物的控制权。由于财务部门不能对仓储企业中的自有存货进行有效控制,很少通过实地盘点来核对账实,所以入库只是账面行为,存货只是以数据形式存在,极有可能造成账实不符。

2、库存商品已经出库,在财务账面没有反映。商品已经提货或已做仓库间的转移却没有反映在财务记录中。如果财务和业务部门不及时协调核对,则账面和报表的数字就会失真。

3、缺乏对商品的期末盘点。因为上述的客观原因和传统做法,企业重视账面数字而缺乏实地盘点,势必加大存货估价的误差。在存货成本的核算上往往只注意总金额,而忽视数量的核算,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员往往利用数量折算来谋取个人私立。

4、缺少对库存损耗的判定。同样,由于缺乏盘点,就不能对损耗的数量和损耗的环节(采购、运输、仓储等)做准确的判定。

5、随着企业电算化的应用,存货的计价的准确性变得日益重要,目前存货的计价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虽能反映企业库存状况和成本水平,但其实用性较差。因为存货每发生一笔出入业务,计算机会自行计算一次单价,下次发货就以此笔业务为准。但如果用户不小心输入出现错误,这时系统会自动计算出错误单价,今后出库也将会以错误单价计算。如未及时发现差错,下次入库还会滚动计算出新的错误单价。等到发现差错时,很可能已经发生很多笔出入库业务,这时若要纠正就涉及出入库业务的逐笔纠正,其难度就可想而知。发现差错越迟,纠正错误就越难,有时几乎无法纠正,所以选择此法也有局限性。

以上问题影响了企业资产损益的真实性,影响了对企业资源配置利用的判断,影响企业资金的正常运转,削弱了企业对资源的利用程度,导致管理漏洞的产生。

针对以上出现的情况笔者认为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改进:

1、存货领用审批内部控制。存货领用应制定定额,同时经批准才能进行。领用的材料应有工艺部门核定消耗定额,属于间接费用的消耗、修理用料等,应编制计划或核定费用定额,生产部门根据计划、定额填制限额领料单向库房领料。存货领用须经部门负责人审批签字。目前存货领用部门负责人审批签字往往由材料员一人盖章了事,缺乏实质上的监督,从而造成领用上漏洞。

2、存货发出内部控制。应保证存货领用无误,手续齐全。仓库保管要审核领料单,双方要检查数量和质量,并签字或盖章。材料发出后,保管人员要按计划价格标明金额,登记材料卡片,并转材料记账员记账后随发料汇总表定期送往财务部门。

3、存货领用核算内部控制。应保证存货领用业务记录真实,领发无误。要求仓库保管员发货后及时登记存货台帐;财会部门根据材料记账员的发料汇总表按用途汇总分配,汇总领料单,如果是使用了计划价核算材料成本应在月末分摊材料成本差异,分类制证,登记有关账务。

为了适应现代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要求,“个别计价法”是目前企业计算存货最合理、最准确的方法。“个别计价法”是指每次发出存货后,先要查明所发出的存货是属于哪一批所购入的,以它的实际成本(采购成本)作为该批发出的存货的价值。采用此法后,计算出来的成本比较准确,一般是用于成批购入后,随即成批发出的存货,对于购入、发出比较频繁的存货,往往发生跨批计价的情况,从而增大了计算存货成本的工作量。因为它是存货物体和价值移动的统一。会计核算运用它符合“客观性”的原则,由于存货计价“原进原出”计算存货发出成本最准确,核算时出错率比较低,使用它有利于加强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利于审计工作,对于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加强国家对企业的宏观管理都有着其他计价方法无法替代的作用。

当然采用“个别计价法”如果是采用手工核算的话,最大的问题就是存货发货时的甄别、检索其原来进价的工作量大,另外实行“个别计价法”计价对存货管理、管理人员的要求比较高,这也是企业往往采用其他计价方法的原因。但是在会计电算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环境下,由于计算机具有功能强大的提示查询等辅助功能和高速的数据处理能力,实行存货电算化能够解决手工核算检索价格和复杂计算的繁重工作量的问题。

现代企业中存货管理标准化的程度越来越高,计算机管理也日益普及,现代企业管理需要存货管理反映存货的信息要及时、准确、详细、具体。实行计算机管理存货,当仓库需要发出某种货物时,计算机马上能根据存货的编号来检索储存,获得存放地点、品种、规格、数量、进货的单价或入库的生产成本等指标,可随时查询库存各种存货,及时提供给会计核算需要的资料。所以说现代化存货管理能为存货计价采用“个别计价法”创造良好的前提。

目前企业中,财会、仓库管理人才日趋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业务素质正不断提高,这为存货计价实施“个别计价法”电算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随着时间的深入和不断的运用和推广,这种方法适用的企业范围将会愈来愈广阔,对企业管理带来的效益也会越来越明显。

4、存货领用内部稽核。应保证存货安全,记录正确。由内部稽核人员审核领料单,核对收发凭证和存货台帐,检查收发记录和结存余额,查看存货的领用会计核算是否准确。

5、存货盘点及处理内部控制。应保证存货账实相符。仓库保管员应定期盘点库存存货,编制存货盘点表,并提出处理意见。财会人员年底应抽查存货盘点表,对于生产中已无转让价值的存货及其它足以证明已无实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根据主管领导和相关部门批准的处理意见,同仓库保管员共同调整存货账务,以确保账实相符。

为了正确进行账实核对,保管人员、会计人员及供应部门都应该认真对待存货的增减变化情况,并按照各自记账口径及时登记账目,使用永续盘存法,然后再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核对:(1)通过盘点来确定保管库存的实账数,将保管库存的实账数与仓库保管员记账的账存数进行比较,得出盘盈或盘亏数,以落实保管部门及人员应承担的责任;(2)确定已入库未购和已销未出库的数额,按以下公式进行调整:会计库存数=保管库存数+已出库未销-已销未出库-已入库未购,这些数字由供应、会计、保管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核对清楚;(3)建立相应的监督体系,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核对,加强内部管理的机制。

6、存货领用内部审计。应保证存货安全、账实相符、核算准确。由内部审计人员抽查存货盘点表,监督存货盘点,审核保管部门和财会部门的日常核算是否准确,各部门的数据是否相符,有无违反规定程序和舞弊行为;还要对存货领用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

通过以上措施来完善制度、改进管理、堵塞漏洞。将企业的存货管理职能提升到新的高度,将收发、仓储、运输、检验等功能集中于企业的物流管理部门,使之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系统和成本中心,与业务、财务等部门相互联接、相互协调,才能适应新型企业的需要,并降低企业的存货成本。另外,通过企业资源的信息化管理,与存货相关的信息处理得越详尽,相关的风险就越小,就会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降低成本费用,增加企业价值。

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存货内部控制不仅有助于防止存货业务的错误记录和舞弊行为的发生,还能使企业加强成本控制,实施低成本战略,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持续稳步发展,达到以效益为中心,向管理要效益的目的,是企业实现经营目标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