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要把握好几个关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要把握好几个关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节品德社会课的根本遵循。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必须用有效性思维处理好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诸多教学要件各自因子之间的内在结构关系。本文,笔者以教育科学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中的几个活动主题为例,谈谈品德与社课程教学要把握的几个关系。

一、把握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关系

要经过长期培养才能达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和能力与方法目标统称为课程目标,短期要实现的知识目标则为教学目标。

所谓知识目标,是指经过教学,学生对自己、家庭、学校、社区、国家、世界的某个简单事物、事件过程或某个浅显事理关系的了解与认识。

知识目标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和能力与方法目标达成的基础,没有一定的知识,就谈不上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其能力与方法的发展。据此,具体实施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时,一定要紧扣知识目标开展教学活动。例如,教学“我坚持,我成功”一课时,教师用课件展示《王献之练书法》的故事,并问学生:王献之为什么能成为著名的书法家?你知道王献之父亲的诀窍是什么吗?待学生七嘴八舌之后,得出坚持就是成功的认识。接下来出示曹雪芹、李时珍、徐霞客、司马迁等著名人士坚持不懈取得成功的背景故事的课件,让学生知道成功来自于面对困难时的坚持不懈。再接下来,让学生说说自己或身边的人坚持做一件事的过程和体会。然后,引导学生选一件自己喜欢的事,并说说坚持做的打算。这样紧紧围绕“我坚持,我成功”主题展开的认知教学,既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坚持才能成功”的事理关系,又有利于他们在点点滴滴的积累中逐步掌握解决困难和问题的方法。

二、把握主导性教学活动方式与基本教学活动方式的关系

体验学习、探究学习、问题解决学习、小组学习都是具有主导性意义的教学方式,阅读、讨论、辩论、参观、调查、访问、游戏等分别是基本教学活动方式。分析、比较主导性教学活动方式与基本教学活动方式,可以看到阅读、讨论等基本教学活动方式其实就是听、说、读、写、看、做这些基本活动,任何一个主导性活动方式都包含着多个基本活动方式。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一方面要让学生以体验学习、探究学习、问题解决学习、小组学习等方式去学习,另一方面要注重主导性教学活动方式下的听、说、读、写、看、做等基本活动的教学,使其相得益彰。

例如,引导学生以问题解决学习方式学习“洪水来了――丁丁历险记”这个内容时,教师要注重如下问题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基本活动方式的教学:

1. 听(故事):1998年,我国遭遇到百年不遇的洪水灾害,在湖北的一个小村庄,9岁的小女孩江珊被卷入洪水中,眼看洪水就要将她吞噬,在这危急时刻,小江珊用双手紧紧地抓住一棵大树,凭着机智灵敏和坚强的意志,在树上坚持了十几个小时,最后终于得救;2. 看(漫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看课本上丁丁经历洪水险情的漫画;3. 说(感受):即说出自己听故事后的感受与看漫画后的感受;4. 写(经验):写出从丁丁脱险的故事中学到的经验。

显而易见,这样抓住问题解决学习方式下的四个主要基本活动方式的教学,有利于实现问题解决学习方式之使“学生直接面对实际问题,学习、研究并尝试提出某种解释问题或解决问题方案”的目的。

三、把握自主学习与教师角色的关系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自主学习既包括学生个体的独立探究和思考,也包括学生与同伴合作开展的学习和探究。凸现自主学习不是教师撒手不管,放任自流,而是要适时地、恰到好处地帮助、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

一般地,当学生第一次采用某种方式的自主学习活动,教师必须提示方法和步骤。例如,学生第一次开展访问之前,教师可以提供一张访问表,列出时间、地点、对象、访问内容、过程等。

再如,探究学习活动方式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收集信息、资料、数据,处理数据,验证假设等五个步骤,其中提出假设一步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当学生第一次以这种方式学习时,教师应在学生发现问题之后做“提出假设”教学示范。很显然,这些给方法的帮助,有利于学生无障碍地进行自主学习活动,这是其一。

其二,学生开展听、说、读、写、看、做等自主学习活动后,教师必须适时引导学生的认知、感受。如教师讲述“让墙三尺”的故事后,要即时引导学生说出邻里之间和睦相处要做到一个“让”字,要互相谦让、体谅的真实感受,防止类似“董笃行是一个好官”那样的偏离教学目标的感受发生。

其三,考虑学生可能因对某个名词的不甚了解而发生认知困难时,教师要予以解释。如教学“有它真方便”这个主题时,考虑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公用设施”一词,教师可做这样的叙述性解释:学校里的垃圾桶、饮水机、阅报栏等是供大家共同使用的,像这样的物件就是公共设施。这样的解难释疑,有利于学生顺畅地开展后续学习活动。

四、把握教学活动方式与教学活动目的的关系

听、说、读、写、看、做等基本教学活动方式都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即这样教是“为了谁”。 “为了谁”是相应基本教学活动方式的出发点和归宿所在,在实际教学中必须凸现“为了谁”的过程教学。

例如,教学“无声的朋友”主题的“有它真方便”这个内容时,教师先用课件出示街道边的候车亭、果皮箱、阅报栏、路灯,公园里的石桌、石凳,候车室里的座椅、开水桶等,其教学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公用设施的用途和带来的方便。于是接下来就让学生交流,要求他们具体说说这些公用设施的用途和给人们带来的方便。比较而言,这个涉及教学目的的过程是教学重点,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地去说,还可结合自己或身边人的实际去说,直至学生从内心真实感受到公用设施的用途和带来的方便为止。由于内心体验是形成认识、转化行为能力的原动力,因而此般注重教学活动目的的教学,能够提高德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