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生态园林与城市环境保护的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生态园林与城市环境保护的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 生态园林的概念与科学内涵

生态园林主要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如互惠共生、生态位、物种多样性、竞争,化学互感作用等)所建设的园林绿地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被因地制宜地配置在一个群落中,种群间相互协调,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各得其所,能够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空间、养分、水分等,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它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最高层次的体现,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

生态园林的科学内涵在于:①依靠科学的配置,建立具备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为人们提供一个赖以生存的生态良性循环生活环境。②充分利用绿色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和生物能的转化率,调节小气候,吸收环境中的有毒有害气体,衰减噪声,调节生态平衡。③美化景观,在绿色环境中提高艺术水平,提高游览观赏价值、社会公益效益、保健休养功能,为人们提供更高层次的文化、游憩、娱乐需要和人们生存发展的绿色生态环境。

2 生态园林的主要功能

2.1 调节小气候

L.J.Batten认为,小气候主要是指从地面到10~100m高度空间内的气候,这一层正是人类生活和植物生长的区域和空间。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都深刻影响着小气候。植物叶面的蒸腾作用能调节气温,调节湿度,吸收太阳辐射热,对改善城市小气候具有积极作用。研究资料表明:当夏季城市气温为27.5℃时,草坪表面温度为20~24.5℃,比地面低6~7℃,比柏油路面低8~20.5℃;在冬季,铺有草坪的足球场表面温度则比的球场表面温度提高4℃左右。

由于绿色植物具有强大的蒸腾作用,不断向空气中输送水蒸气,故可提高空气湿度。城市的带状绿地,如道路绿化与滨湖绿地是城市的绿色通风走廊,可以将城市郊区的自然气流引入城市内部,为炎夏城市的通风创造良好条件;在冬季,则可减低风速,发挥防风作用。

2.2 改善环境质量

2.2.1 吸收CO2,放出O2,维持碳氧平衡。有关资料表明:每hm2绿地每天能吸收900kgCO2,生产600kgO2;每hm2阔叶林在生长季节每天可吸收1000kgCO2,生产750kgO2,供1000人呼吸所需要;生长良好的草坪,每hm2每小时可吸收CO215kg,而每人每小时呼出的CO2约为38g,所以,在白天如有25m2的草坪或l0m2的树林,就基本可以把1个人呼出的CO2吸收。

2.2.2 吸收有毒有害气体。污染空气和危害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气体种类很多,主要有SO2、N0x、Cl2、HF、NH3、Hg、Pb等,在一定浓度下,有许多种类的植物对它们具有吸收和净化能力。

2.2.3 吸滞粉尘。由于树木有强大的树冠,叶片被毛和分泌粘性的油脂使得树木具有滞尘作用。

2.2.4 杀菌作用。由于绿地上空粉尘少,从而减少了粘附其上的细菌。另外,还由于许多植物本身能分泌一种杀菌素,而具有杀菌能力。据法国测定:在百货商店每1m3空气中含菌量高达400万个,林荫道为58万个,公园内为1000个,而林区只有55个,林区与百货商店的空气含菌量差7万倍。

2.2.5 衰减噪声。植物,特别是林带,对防治噪声有一定的作用。据测定:40m宽的林带可减低噪声10~15dB;30m宽的林带可减低噪声6~8dB;4.4m宽的绿篱可减低噪声6dB。树木能减低噪声,是因为声能投射到枝叶上被反射到各个方向,造成树叶微振而使声能消耗而减弱。

2.3 美化景观、丰富建筑群体轮廓线

生态园林是美化市容,增加城市建筑艺术效果,丰富城市景观的有效措施,使建筑“锦上添花”,把城市和大自然紧密联系。

3 生态学原理在生态园林中的应用

3.1 坚持以“生态平衡”为主导,合理布局园林绿地系统

生态平衡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其含意是指处于顶极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此时系统内的结构与功能相互适应与协调,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之间达到相对平衡,系统的整体效益最佳。在生态园林的建设中,强调绿地系统的结构与布局形式,与自然地形地貌和河湖水系的协调,以及与城市功能分区的关系,着眼于整个城市生态环境,合理布局,使城市绿地不仅围绕在城市四周,而且把自然引入城市之中,以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

3.2 遵从“生态位”原则,搞好植物配置

在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直接竞争,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以利种间互相补充,既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又能形成优美的景观。在特定的城市生态环境条件下,应将抗污吸污、抗旱耐寒、耐贫瘠、抗病虫害、耐粗放管理等作为植物选择的标准。在绿化建设中,可以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分异来配置植物。

参考文献

1 曲仲湘.植物生态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2 江铭.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C].生态园林论文续集,1993

3 程绪珂.生态园林研究和实施报告[C].生态园林论文续集,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