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不可不过的五个民族节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不可不过的五个民族节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傣族过泼水节,原本是拿着一盆水,轻轻地向你头上和身上撩去,象征着将幸福和好运带给你,那是一种温馨的场景;今天景洪的泼水节,随着大批旅游者蜂拥而至,已经彻头彻尾地演变成一场“欢笑的水战”了。

人们已不满足于传统的“撩水”,为了给对手更大的打击,通常是将整桶整盆的水“砸”在你的头上或“远”距离地冲在你的身上。那力度,不仅有时会让你站不稳,也会让你脸上有一种火辣辣的被灼伤的感觉,所以今天的泼水节,已是对人综合素质的考验了,尤其是身体素质。而本地的人发明了游击战和地道战,他们很多并不出门,而是躲在自家的阳台上待机出手。所以你在战斗中,不仅要面对地面部队,也时刻面临着空袭。

和真正的战争不同,整个城市到处是欢歌笑语,被击中的人们发出的是快乐的尖叫。事实上,能够成为被围攻的目标,是一件很荣幸的事。那些年轻貌美的小姑娘,尽管已是毫无还手之力,呈缴枪不杀之势,但疯狂的小伙子们决无优待俘虏之意,所以小姑娘边咧嘴大笑边仓皇逃窜之景随处可见。

而人们似乎等了好久。今天就是合法的狂欢!那些平日里温文尔雅的先生小姐们卸去往日的面具,露出了本真天性,显现出奔放的本色,却让你发现原来他(她)们是那么可爱,那样容易接近,也许他(她)们自己都不曾发现自己心中的狂野吧!

在向景洪集结的路上、空中,也许大家都在想:让我在景洪撒点儿野吧。景洪就这样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乐土,泼水节就这样成为了大家共同的节日。

每年4月中旬,在云南西双版纳、德宏、临沧、思茅、保山等地,使用傣历的傣族、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等民族都过泼水节.大多数地方的节日比较传统,能够较好地感受民族文化而景洪、瑞丽等地游客较多,可以尽情地狂欢。根据旅游的目的。选择自己喜爱的过节地。

景洪市、瑞丽市和耿马县的孟定镇。

山是火把节的发源地,传说中南诏时皮罗在这里火烧松明楼,人们为了纪念这一事件中的白洁夫人的爱情故事,才有了火把节。火把节这一天的巍山古城与平时不一样,从早晨开始,每户人家都在门口忙碌着。人们用一整棵两人多高的松树扎成火把,火把四周还要插上彩旗,挂满水果和糕点。最后在火把顶端插上一束火把花和纸糊的升斗。古城里的广场上则竖起一支10余米高的大火把,自上而下扎成十二台,表示月月平安。

夜幕降临时,我登上了城楼。平时寂静的古城已经被喧嚣所取代。街上人来人往,水泄不通。礼花在天空绽放,这是一个信号,家家户户随着信号开始点燃门前的火把,刹那之间,昏暗的古城中形成一条条火的长龙,面前出现的是一个巨大的金色棋盘,中国古城的建筑格局在这时才显露无遗。

惊叫、欢笑,古城沸腾了。人们一手举火把,一手抓香面,不断地撒向火苗。随着一声声嘭嘭的呼啸,团围火球耀眼夺目。一串串火光向自己扑面而来,每一个人都会尖叫着躲闪,可是周围都是火,只有勇敢地迎上去,才发现这火是看着吓人,却没有任何伤害的。于是,开始对撒,追逐嬉戏。一团团流动的火球引发出一串串欢歌笑语,焰火熠增生辉,真不知是节日的焰火把人们载入天际。还是欢乐把闪烁的星海引落人间。

而广场上火把燃起,人们围着火把打歌唱调,各了心愿。三弦铮铮、羊皮嘭响、芦笙悠悠、山歌阵阵。乐得红红火火。狂歌劲舞,人们将从日落跳到日出。在映红了天际的火光里,火把节没有夜晚。

火把节是云南彝族、白族、纳西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时间大多是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除了都要点燃火把,载歌载舞以外,各地还有不同的活动。包括斗牛、赛马、捧跤、歌舞表演等。

推荐地点 石林县、巍山县、楚雄市、大理市等。

三月街的过往

对于象我一样在苍山下长大的人,三月街意义很重大。农历三月十五,阳光暖暖,学校放假了,爱美的女孩开始穿裙子了,谗嘴的孩子早就在摩拳擦掌了,积蓄了一年的愿望都快要实现了。对于孩子们来说,三月街是一个很盛大的节日。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每年的三月街,都要在下关城里搭建临时车站,以应付大量移动的人流。大喇叭里,高声放着白族小调,我们可没空仔细听,牵紧了妈妈的手,最大的目标就是要挤到早班车上去。三月街期间,大人都是天使牌的,对小孩有求必应。不一会功夫,手上拿着玩具,嘴里吃着零食,胳膊上还拴着汽球,满街的小孩都武装成了这副模样。拉着爷爷看马戏去,哪怕是蹲在地上看个几小时,也觉得真是幸福极了,还成了和小伙伴们吹嘘的资本。三月街上的临时相馆可有当时最流行的背景,赖着骗着也要扒在各种布景前照个够。在骡马市场里,逗马玩;在药材市场,捏药玩;玩得再累,都不会忘记街最上面空地上的文艺表演,趴在舞台前,看对歌,跳舞,唱歌,恨不得自己也爬到台上去。

随着时间的流逝,现在三月街已是三月街民族节,树起了石牌坊,建起了钢架货棚,拓宽了道路,有了好的购物环境。周围省市的客商依旧如期云集在此,牲畜、药材、百货、食品、工业品琳琅满目:民族传统体育赛马、龙舟、秋千、射弩等也越来越有意思;霸王鞭耍起来了,白族古调唱起来了,民族工艺品从各地涌来了,民族风情在这种节日的气氛里更加的浓郁。

三月街每年都赶,本地人要来,游人更要来,相遇生活味浓浓的三月街。

过节的理由 三月街是白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在大理古城西边的苍山脚下举行。大理是茶马古道和南方丝绸之路的交汇点,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以三月街为代表的商业盛会。同时也是滇西各族人民进行文化交流的所在。电影《五朵金花》中,阿鹏与金花相会于三月街,一曲《大理三月好风光》唱红了三月街,所以到三月街,不仅可以买到各种特产。可以吃到各种美食,或许还会有特别的收获。

基诺山寨掩藏于西双版纳莽莽苍苍的热带雨林中,这个从原始社会直接走来的民族一直以一种浓烈的神秘感诱惑着我,恰逢一年一度的“特懋克”节,偶然的机会我第一次走进了这片令人神往之地。

寨子里的长老“卓巴”以无比激动的心情,用力敲击那只供奉在他家里的大鼓,发出节日活动开始的信号。在大鼓的“咚咚”声中,“卓巴”带领村民来到养牛场。一群手握竹标的男子,轮流举标投向被牢牢拴住的黄牛,直到竹标扎入牛体,牛血涌出,人们才收标宰杀黄牛,剥皮分肉。

血性的养牛仅仅是节日的序幕,供奉的主角却是铁匠用的铁锤、铁钳。铁器的产生是人类生产力的一大进步,基诺族也不例外,“特懋克”就是“打铁节”。卓巴再次敲响了大鼓,听着他们令人振奋的鼓声不由心生感慨,真不愧是鼓里走出来的民族,这鼓打得可不一般啊,硬是让听的人心跳加速,热血沸腾。

夜了,我们与寨里的男女一起云集卓巴家,听歌手唱送旧歌、迎新歌,在“卓巴”的竹楼附近载歌载舞,尽情挥洒着我们的热情。第二天寨内群众还要将一只竹鼠送给铁匠,并簇拥着铁匠举行一次象征性的打铁活动。铁匠要现烧一块铁片用铁锤敲打一遍,寓意打 好新刀、新斧,准备投入春耕生产。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随意地舞动着,耳边,基诺人伴着鼓点的欢叫声仍不断传来,仿佛把我带回到了遥远的从前,寨子是古朴神秘的,即便是我们这些匆匆的过客也深深地感受到他强烈的诱惑。基诺族是我国最后一个认定的少数民族,“特懋克”是基诺语,直译为“打铁节”,是基诺族最隆重、盛大的节日,一是为纪念第一个把铁器传给基诺人的神灵;二是辞旧迎新。节日于每年腊月时举行,现在定为公历2月6日至8日。“特懋克”节神秘、古朴。体现了一种原始的崇拜。剽牛仪式和基诺大鼓独树一帜,值得一看,还可以体验基诺族的风情。

推荐地点 基诺乡距景洪市约30公里。

大山深处的盛宴

梯田里的水涡好放满,哈尼人迎来了“十月年”。

清晨的元阳县哈播村,在小孩子兴奋的叫喊声中醒来。我们赶忙穿戴好后奔进村里,发现整个村寨早已在浓浓的晨雾中沸腾了。“阿祖”(哈尼村寨德高望重的老人)已引领村民祭祀过村头最高大的“神树”。村里贯穿全村的道路上,四四方方的桌子一张接一张地摆放好了,从街头到街尾连成长长的一条。街道上熙熙攘攘,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而四面八方闻讯而来的旅游者,漫无目的游弋于街头,尾随抓拍盛装的哈尼人;小孩们则是一群一群的,发狂似的叫喊着、奔跑着,不时引出大人们面带笑脸的叫骂声。

盛宴,终于在正午时分开始了。芒锣声声,引领着几个身着藏青色服装、头缠黑色头巾、面色威严的“阿祖”入座到由桌子排成帕长龙的“龙头”,村民用竹制小桌盛上琳琅满目的菜肴,恭敬地依次抬到“阿祖”身边,让“阿祖”首先品尝,并跪地乞求“阿祖”的祝福,完毕之后才将菜肴放置到“长龙”之上。此时,站在“长龙”两旁的人们依次落座,开始享受盛宴,享受这个由几百多张桌早上千道佳肴组成的“长街宴”。

“长街宴”上的菜肴是哈尼人一年之中最为美好的菜肴.酒是哈尼人一年之中最为美好的酒,“长街宴”是世上最长的宴席,“长街宴”上的哈尼人也是一年之中最兴奋的。然而,我们这些外来的客人不得不在太阳落山之前告别这个被群山环抱的哈尼村寨,告别这里的哈尼人民,我们走后,盛宴还将继续,彻夜的歌舞还将继续。

“十月年”是哈尼族的传统节日,哈尼族以农历十月为一岁之首,年节一般从农历十月第一轮属龙日开始至属猴日结束。节日期间有很多精彩的活动,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长街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