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西方高校创业教育比较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西方高校创业教育比较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高校传统的学生创业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正确认识和把握高校学生创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认真研究国外高校学生创业教育先进的模式和功能,通过比较和借鉴,更加科学地构建适应我国高校学生创业的教育体系,确保创业教育的科学、规范和有效,从而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要求。

关键词: 中西方 高校创业教育 比较

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迄今为止,世界上很多国家都不同程度地进行着创业教育探索,并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创业教育正势不可挡地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也迫切需要创业教育。高校是社会变革的先驱者、新事物的培育者和推动者,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借鉴发达国家创业教育开展的丰富经验,积极探索我国创业教育的实施策略,从而担负起塑造民族创业精神、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使命。

1.高校创业教育的内涵及其意义

1.1内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创业”与“守业”相对应,是创办事业与守住前人所创立的事业的对应关系。“创业”一词在《新华词典》中解释为开创事业,在《辞海》中解释为开创基业。在西方文化中,“Enterprise”有三种含义,即创业、艰巨或带冒险性的事业、事业心或冒险精神。“创业教育之父”美国学者杰弗里・蒂蒙斯认为:“创业不仅仅意味着创办企业,筹集资金和提供工作岗位,也不仅等同于创新、创造和突破,创业的本质在于把握机会,创造性地整合资源以及尽早行动。”

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西方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了尝试。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首先由柯林・博尔正式提出,他在1989年向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的教育研究与革新中心提交的一份《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圆桌会议报告》中提出了21世纪新的教育哲学观念,即未来的人都应掌握三本“教育护照”:一本是学术性的,一本是职业性的,一本是证明一个人的事业心和开拓技能的。

1.2意义

大学生创业最早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1989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事业心和开拓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的概念,后被译成“创业教育”。中国高等教育对创业教育理念的正式回应,始见于1999年1月公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因此,高校创业教育有着深远的实际意义:第一,有利于实现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二,有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第三,有利于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第四,有利于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促进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第五,有利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

2.国内外创业教育的发展及现状

关于创业教育的研究在欧美等国家开始较早。近些年来,创业在促进国家经济增长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使得创业教育在国外获得了蓬勃发展,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主要发达国家的高校创业教育都已经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

2.1美国创业教育

美国是世界上实施创业教育最早、程度最高、最普及的国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且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推动了整个社会经济、高新技术产业及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美国创业教育不仅起步早,而且发展迅速,已经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学术体系。创业教育的支持体系也相应健全,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都比较深入。美国创业教育的研究内容主要体现在创业教育的含义及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上;针对高校创业教育,学术界的研究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创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师资培养、创业教育的评估与未来发展等方面。在创业教育实践方面,截止到2005年,在美国2000多所高校中,大约有1600所大学积极探索具有本校特色的创业教育课程,开设了2200多门关于创业的课程,其中许多大学和学院都开设了创业学或创业研究专业并授予学位,另外还成立了创业教育中心、创业教育研究会等。

2.2英国创业教育

英国的高校创业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以后迅速发展开来,政府将创业与创业教育作为优先发展领域在资金上给予支持、在政策上给予引导和规范,为高校创业教育的繁荣提供了根本保证。英国高校创业教育主要任务是:揭示创业的一般规律,传承创业的基本原理、知识与方法,培养学生的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素质,以使受教育者具有创业意识、创业个性心理品质和创业能力,通过创业教育使学生对新创企业的创建与管理过程有所认识与了解,使大学生能够像企业家一样,具备将来从事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特质。同时也要增强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使学生有把创业作为职业生涯选择的意识和准备。英国高校基于创业教育的不同功能及不同的培养目标,把创业教育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创业意识教育”、“创业通识教育”及“创业职业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英国高校创业教育取得了丰硕成果,英国的社会失业率远低于欧洲其他国家,大学生的就业率也很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英国有成熟的创业教育体系。

2.3澳大利亚创业教育

澳大利亚高校创业教育序幕的拉开可以从二战后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高校针对个人创办小企业展开培训算起。将近65年的创业教育发展历程是澳大利亚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由感性到理性的深化过程,也是由点到面的普及化与系统化的过程。澳大利亚普通大学创业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明确,即培养具备企业家素养的创业型人才,使大学生具备开办小企业所需的一系列专业知识、技能和创业者的精神品质,实现毕业生成功就业或创业,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资源。澳大利亚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的培养目标清晰,即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为中心,通过对模块化的创业教育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使学生充分了解创业和自谋职业,并且具备一定的创业知识和技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分成三个类型:创业学专业课程体系、普及性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及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2.4国内创业教育

国内的创业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198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会上提出了“创业教育”的概念。之后,我国应邀参加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曼谷召开的“提高儿童青年创业能力的联合革新教育规划会议”,会上学习了创业能力的概念并参与提高创业能力的长期和短期规划。我国对高校创业教育的研究,开始于90年代末。最早关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文章是杨宁的《创业教育: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特别是2002年4月教育部确定九所创业教育试点院校以后,对高校创业教育的研究蓬勃发展起来,关于高校创业教育的研究不仅表现在文章数量猛增,还出版了高校创业教育类的书籍。综观我国的这些研究成果,就内容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对创业教育的作用与意义的论述;二是对开展创业教育的具体方法和途径的研究;三是对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四是对创业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五是对创业教育实践的反思研究。目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种模式:一是以提高学生整体能力、素质为侧重点的素质教育模式;二是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知识、创业技能为侧重点的技能培训模式;三是综合教育模式。

3.中西方高校创业教育的比较及启示

3.1中西方高校创业教育比较

创业教育,是具有相对独立功能和地位的教育体系,它的实施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教育工程,涉及经济、人文科学等诸多领域。目前,我国高校开展的创业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与一些创业教育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开展的创业教育仍然处于萌芽阶段。怎样将创业教育的理念变成高校的教育实践,怎样使高校毕业生既会“求职”又能“创造新的工作岗位”?比较西方高校创业教育实施的成功经验,我国高校实施创业教育存在着三个方面问题:一是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创业实践;二是师资力量薄弱,实践能力欠缺;三是缺少良好创业氛围和社会支持体系。

3.2启示

针对国内创业教育中的问题,借鉴西方国家高校的成功经验,我国应从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高度出发,把培养创业型人才与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创业教育的过程就是要帮助大学生完成社会化,使其树立基本的社会意识、掌握基本的社会技能的过程。因此,除了学校要扩大有组织的创业实践基地之外,社会也要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和创业氛围,把创业家和社会创业资源引入高校,密切企业、社会和学校的联系,使创业型人才培养逐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部门要制定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将大学生创业纳入社会创业的系统中,解除大学生创业的诸多限制。创业教育应当形成合理的机制,高校和学生个人能够形成一种有效的合力。高校的侧重点在于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自由个性、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并且为学生自主开展创业实践提供各方面的支持和保证;而学生方面的重点应当充分发挥自主性、自由个性和开创性,尽可能自主地组织和开展各种创业活动。

总之,我们应该选择适应时展的有效形式,创造各种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发展环境,让它真正稳步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348.

[2]吴式颖.外国教育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牛长松.英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政策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7,(4):79-83.

[4]应一也.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5]谢胜强等.国外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和特点比较研究[J].人力资源,2009,(3):89.

[6]刘帆.中国创业教育的兴起发展和挑战.中国青年研究,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