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中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中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体育兴趣是中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一种积极的认识观念和情绪状态。激发与培养中学生体育兴趣,能提高中学生学习体育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并且能充分体现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本文分析了影响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因素,并提出了培养中学生体育兴趣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兴趣爱好 中学生 体育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208-01

体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体育兴趣是中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一种积极的认识观念和情绪状态,是中学生力求认识某种活动并积极参加的心理倾向,它既是中学生学习体育的内在动力,也是中学生个体能力发展的起点与依据。激发与培养中学生的体育兴趣,不仅能提高中学生学习体育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而且能充分体现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因此,激发中学生的体育兴趣,不仅是教学的手段,也是体育教学的目标。

1.影响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因素

1.1教材的特点和教材内容的安排

中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时期,对娱乐性竞争性强的项目比较感兴趣,能激发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实践证明,当中学生上球类课时,中学生对球类运动的兴趣远远超过其它项目,而这项运动又能充分表现出每个中学生的个性,对发展中学生灵敏、协调、弹跳、速度、力量等各项身体素质,对培养中学生集体主义精神,教育中学生团结友爱有非常好的作用。

新颖的能引起好奇的注意的事物易引起兴趣,中学生对事物感到新颖而又无知时,最能诱发好奇内驱力。教师在一节课中,如果新旧内容搭配不当,新授内容较多、学习难度过大,就会增加中学生的学习负担,中学生难以掌握,可能无功而丧失继续学习的兴趣。

1.2教师的教法和组织形式

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和上课教师息息相关。教法教态组织形式等等都会直接影响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变化、新奇、刺激、对比是维持注意的必要因素,同样也是引起兴趣的有效方法;呆板、单调的教学只能使中学生感到枯燥、厌烦。所以,要提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不断改进体育课教学。

1.3体育教师的形象和业务能力

体育教师上课时形象要好,如着装整齐、精神饱满,定能感染中学生;但如教师衣着不整、讲解有气无力,势必使中学生注意力分散,中学生就更没有精神学习。

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对待中学生要一视同仁,如果教师对个别中学生采取命令、批评训斥的态度,那往往会使中学生处于紧张、被动、压抑的心态,这样会直接影响中学生的运动兴趣。

1.4学生学习任务重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现在的学生学习任务繁重,面临着各科的考试。繁重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参加体育活动。即使是参与了体育活动,因为学习任务消耗了过多的精力,在体育活动中学生得不到快乐,放松,让学生对体育失去了兴趣。

1.5家庭因素

家庭对人们的影响是深刻的。社会学认为,青少年儿童的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人生目标、价值观乃至人格特质等,都可以在家庭环境中得以形成。

多数家长对体育的认识不足,本身对体育的参与频率不高,不擅长体育,以往没有运动经历,对子女是否参与体育活动也不够关心。家长的这一现状对子女的体育参与产生消极的影响。

1.6学生本身因素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独生子女的日渐增多,现在的学生往往遇到挫折承受不了压力,意志品质脆弱,缺乏积极进取、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身体素质较差,对体育缺乏浓厚的兴趣和爱好。

2.培养中学生体育兴趣的途径与方法

2.1加强学习目的的教育,激发中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中学生的兴趣与其理想、目标一致时,才能促进兴趣的不断发展,进而推动全面发展。要利用各种教育手段和形式,帮助中学生认识体育对人的直接作用是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从而从内心深处萌发出对体育由衷的喜爱。

2.2优化教学方法

中学生活泼好动,体育教学中不要过多地讲,而忽视中学生的练。在组织教学的形式、方法上要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竞争性。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根据教材、中学生的特点、器材场地的实际,采用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竞争性的形式和方法诱导中学生主动练习、积极练习。

2.3教师良好的形象和态度

教师应保持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精神,言行文明,衣冠整洁;示范力要形象逼真,激发中学生学习的动机,产生兴趣,而且激励胆小怕羞中学生练习的勇气和积极性,对中学生产生吸引力。

因为学习任务的繁重,学校应该积极开设各种体育活动,组织学生参加,适当的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2.5家长的引导

很多习惯,兴趣都是在家庭环境中形成的。家长不能只关心学习成绩,也应该关心孩子的各方面,常带领孩子参与各种体育活动,让孩子从小养成爱健康,喜体育的良好习惯。

3.结论

3.1作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并不是从降生就喜欢体育的,而是社会环境作用的结果。

3.2运动能力差是导致新会区部分中学生不喜欢参与体育的主要原因。

3.3学校体育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与家庭、社会等各方面配合,为改变学生不喜欢体育的状态,培养终身的意识而努力工作。

3.4新课程改革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要着重学生运动能力、终身意识培养。

3.5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新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兴奋性,提高学生的锻炼兴趣。

3.6要加强体育理论课的教学、增加体育理论课时数、扩大理论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特别是体育锻炼和卫生保健的有关知识。

3.7在体育实践课中,要课内课外结合,加强理论指导下的锻炼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大胆去实践,对涉及到有关键身的知识和方法要重点讲,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3.8积极创造条件开展新运动项目,改善运动条件,全方位广泛地吸引学生参加锻炼。

参考文献:

[1]陆潇溟,浅谈怎样培养中学生的体育兴趣[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2006

[2]刘志毅,白玛瑞.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6

[3]谭鸿护,对部分中学生不喜欢参与体育活动的原因分析[J].江门市新会实验中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