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学生读书问题刍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学生读书问题刍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许多大学生不爱读书,对于读书存在认识误区,如,读书无用,要读只读“有用”的书,读书不如实践等,时间和精力更多地被手机网媒占用,对这些现象应加以纠正,并警惕网媒娱乐文化对大学生的侵蚀。为此,大学应积极采取措施引导学生回归读书生活,使大学重新成为读书的乐园。

关键词:大学生;读书;娱乐文化;大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1-0149-02

大学本应是读书的天堂,但现在读书的人却越来越少。浮躁的社会风气、残酷的就业状况等使得大学生对于读书存在诸多认识误区,加之网媒的强大吸引力,最终导致“读书无用论”充斥着大学校园,“手机控”现象比比皆是,这不得不让人担忧。网媒娱乐快餐式的文化不仅吸引人们的眼球,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内容,最终还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正如传媒评论大师波兹曼所说的――娱乐至死。为了避免这一点,作为教育的圣地,大学应负起应有的责任,让大学生读经典、读名著,深刻阅读、广泛阅读,重归大学的实质,培养学生深刻思考的能力。

一、很多大学生不爱读书,“手机控”现象普遍

伴随着严峻的就业形势、不良的社会风气,大学生对读书产生了诸多的认识误区,而手机等网络媒介的普及使用,许多大学生成为“手机控”,离书籍越来越远。

(一)大学生对于读书存在认识误区

1.读书好未必就业好,读书无用论

上大学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学习知识、技能?锻炼思维?充实自我?大多数学生会说:上大学就是取得文凭更好地就业。那么现在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如何呢?就业形势严峻。我国自1999年高考扩招至今已有十几年的历史,大学毕业生数量激增,而就业岗位却远不能满足需要,许多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同时,近几年农民工工资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其工资待遇已赶超大学生。而家庭教育投入的资金却年年升高,这些都使得“读书无用论”在社会以及大学校园弥散开来。此外,不靠学识,不靠能力,只要有门路就有好工作,这样的一些现象也加剧了“读书无用论”的传播。

2.要读就读“有用”的书,功利性读书

读书未必带来好工作,是不是就不读书了呢?不是,为了拿到各类证书,参加各类考试,一些书是要读的,因为这些书是“有用”的书。这种功利性读书的观点和现象在大学生中也非常普遍。当然,也还是与严酷的就业形式密切相关。多拿几个资格证书比平时多看一些“闲书”有用得多,各类毕业生就业考试更是如此,因为它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就业机会。一方面,这些考试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平等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也加剧了大学生功利性读书的现象。

3.读书不如实践,理论知识无用

在大学生中,还普遍地存在着“轻理论重实践”的现象,认为读书不如去实践。诚然,实践非常重要,但实践亦是在理论的指导下去完成的。而很多大学生却大大地看低了读书、学习理论的重要性。这与浮躁的社会风气不无关系,因为理论的学习需要耐心、需要积累。此外,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也往往强调经历、经验的重要性,这也使得许多大学生不愿读书学理论。一些大学生一有时间就去打工,因为这样做不仅可以积累经验,而且还可以很快赚到钱,显然,怎么看都比读书有用。

(二)大学生“手机控”现象严重

大学校园里读书的人少了,但看手机的人却多了。不管是在教室里,宿舍里,还是在食堂里,几乎人人拿着一个手机,随时翻看个微博、微信,看一下论坛,上一下聊天工具,或打一个电话,这就是“手机控”现象。当然,手机上网也可以阅读图书,如电子书。但实际上,大多数学生上网后,用于阅读的时间较少,聊天、玩游戏的时间较多,即便是阅读,也很少进行认真的思索,而是进行浏览式、随意性、跳跃性、碎片化的浅易阅读[1]。

不论怎样,手机网媒的过度使用占用了大量的时间,使得大学生读书的精力和空间变得更少。

二、纠正认识误区,警惕娱乐文化的侵蚀

(一)端正读书态度,纠正认识误区

大学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记得爱因斯坦曾说:“所谓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因此,相比知识与技能,大学里最应该追求的是独立思考的能力,是理性的精神,是探索人生价值的能力和勇气。而这些能力与精神的培养,仅仅靠上几门课程、过几次考试、拿几个证书是远远不够的,大学生们必须摈弃浮躁,潜下心来好好读书,多读经典书籍,做到广泛阅读、深刻阅读,正所谓“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从书籍中获取人文和科学精神,从而培养独立思考和创造的能力,培养价值观。

下面将针对大学生关于读书的几点认识误区进行探讨。

其一,读书不是获取就业的工具,也不应该成为其工具。读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能力和素质,让人们更好地生活,而不仅仅只是就业。不论是“读书无用论”,还是功利性读书的问题,都是社会中浮躁、急功近利的风气在学校中的反映。如果真的觉得读书无用,最多只是为了就业,赚更多的钱,那完全没有必要再投入4年高昂的大学教育资金,因为现在很多低学历打工人员,包括很多农民工的工资都已经超过大学生。

其二,关于只读所谓“有用”的书、功利性读书的问题,大学生应该树立一种观念:就业不是一时的事情,它是一世的事情。任何一个工作想要有所成就,都是需要能力的,而这些能力不是能够通过一时的考试或拿到几个证书就能获得的。只有不断学习和累积,这些能力才能培养起来。因此,所谓“有用”的书未必有用,书是需要广泛阅读的。

其三,读书真的不如实践,理论确是无用的吗?这个时代确实是信息技术的时代,技术、技能的价值非常突出。但是,不要忘记,有千万个玩电脑的,却只有一个比尔・盖茨;有一大堆手机老板,却只有一个乔布斯。没有时代的眼光,没有驾驭技术的思想,技术最终也只能沦为一种工具。很多大学生都热衷于打工、实践,认为这样比读书、学理论有价值的多,但却不知道理论素养培养的“黄金期”――大学四年的时光是转瞬即逝的。

(二)读书,读经典,警惕娱乐文化的侵蚀

手机网媒的普遍使用不仅仅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占用了大量的学习和阅读时间,它还存在一些其他的危害。作为一种媒介,网媒不仅影响人们的思维内容,还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网媒的泛滥,导致的是一个娱乐的时代,形象化的媒体,片段化的语言、游戏在这个几乎人人一部智能手机的时代每分钟都在倾倒着海量的文化垃圾。很多时候,人们被简单卡通式的信息所吸引,大脑时时加工思索着大量没有价值的信息,就如同一个人每餐的食物都是味道刺激的方便面。而没有现实压力和工作的很多大学生就成为网媒娱乐世界的急先锋。而传媒评论大师波兹曼早就说过,“媒介即认识论”“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绵延不断,它们构成思想自身的内容。没有它们,任何引申的思想都不可能存在,因为思想就存在于这些表达方式之中。”[2]这样下去,人终究在娱乐中成为娱乐,即娱乐至死。

那么面对网媒充斥着的娱乐文化,大学生应该如何呢?为了保持清醒、理智的头脑,拿起书籍阅读吧。和那些几小时就能读完、极度“白话”的书籍杂志和小说博客的“浅阅读”、娱乐消遣不同,是沉浸在经典著作中,不断思索,就算艰难也要不断思索的“深阅读”。也不是跳跃式、片段式地信息浏览,而是连贯性的、篇章性的阅读。只有如此,深刻的、逻辑性的思考能力才能更好地保持和发展下去,灵魂与智慧才能得到启迪。

三、大学教育应引导学生回归读书生活

面对着网媒强大的吸引力,仅仅依靠大学生的自觉性和自制力进行阅读是很难的,大学有必要积极采取措施引导学生读书。

(一)处理好教材与原著、经典名著的关系

现在很多高校是以教材为主展开授课,而很少提及原著、名著。其实,教材是在原著的基础上编写而来,并对很多信息进行了加工处理,加之作者能力良莠不齐,教材的编写水平有待商榷,有些教材条框性太强,甚至完全成了考试提要,这也使得很多学生对教材产生了厌烦情绪。同时,经典名著是经过时间检验的著作,包含了超越时空的普遍的人类智慧,其积淀程度远超于一般教材。因此,大学授课应更多地以原著、经典名著为主,教材为辅。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受到专业熏陶,培养起深厚的专业素养和精神。

(二)改变考试评价方式

“临时抱佛脚”也能通过的大学考试,怎么能引导学生去认真读书呢,所以对考试评价方式进行改革是一种有效举措。例如,在考试中加入大量专业经典读物的题目,或者更多地以阅读著作为前提的论文写作进行考核,都是不错的方式,只要能够督促学生更多地进行阅读,目的就算达成。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且使用灵活。此外,还可以将学生对于经典著作的阅读纳入到日常考核中,一方面起到督促作用,另一方面,一旦学生经常阅读,就会形成习惯,进而促成学生读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也培养了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增设经典图书阅读类课程

开设专门针对经典书目阅读的课程也是一种有效的措施。由教师提供信息和支持,以授课的形式引导学生颂读经典。因为每个领域都有经典著作,所以任何专业都可开设此类课程。除了课上引导阅读,教师还应给学生开出课外阅读书单,且这些书籍不限于本专业领域,应该是交叉的、广泛的。文科类学生也应该接触一些理科经典著作,培养严密的科学理性思维,理科学生也应该接触社会类经典著作,更好地培养其人文素养。

(四)开展各种读书活动

大学经常开展一些读书活动,如,读书活动月、读书沙龙、读书竞赛等引导学生读书也是一种不错的方式。现在很多高校都会在“世界读书日”开展各类讲座活动,倡导学生学习、读书。这些活动都应常态化,从而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尽管大学生对读书存在诸多认识误区,且面对着娱乐网媒的强大吸引,但只要坚持不懈地做出努力和引导,大学终会回归读书的乐园。

参考文献:

[1]郭金明,赵海燕.信息网络时代大学生读书刍议[J].求实,2014(1):273-274.

[2]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