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麻醉下手法松解联合静脉镇痛治疗肩周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麻醉下手法松解联合静脉镇痛治疗肩周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年来,肩周炎发病率较往年显著升高且患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发展。本病主要是指肩关节囊及周围韧带、肌腱、滑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1]。患者早起多表现为慢性阵发性疼痛,随疾病发展疼痛日益加剧,关节活动受限等。本病若不及时进行针对性治疗可能对肩关节功能活动造成影响,使患者生活质量显著下降。既往临床多采用保守治疗为主,治疗时间长且疗效不显著。本次试验为研究麻醉手法松解联合静脉镇痛用于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与意义,特选取100例肩周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先将实验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骨科肩周炎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A、B两组,各50例。A组患者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41-63岁,平均年年龄(52.1±11.3)岁。B组中男21例,女29例;年龄42-64岁,平均年龄(53.2±11.6)岁。所有患者入院时基本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1治疗方法 A组患者行麻醉下手法松解联合静脉镇痛治疗;B组患者行手法松解术。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均使用浓度为1%利多卡因20ml与1:20万肾上腺素进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A组患者取坐位;医务人员一手按住患者患侧肩部,另一手握紧其患侧上臂。对肱骨进行内外旋转,之后逐渐进行外展、内收、外旋、内旋、前屈及后伸。将粘连组织充分松解直至肩关节能够在正常范围内进行活动屈伸。治疗过程中需治疗者手法轻柔,力度逐渐加大以避免用力过大造成患者肩关节骨折或脱位。治疗后患者将患肢上抬180°位进行牵引。之后进行日常功能训练。治疗后应用镇痛泵进行静脉阵痛。药物包括浓度为9%氯化钠40ml,吗啡30mg以及5mg氟哌利多。

1.2疗效观察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以及疾病改善率。疾病改善率评分标准可根据JOA肩关节疾患成绩判定标准。内容包括:改善率超过90%记为痊愈;改善率在60%至90%之间记为显效;改善率在30%至60%之间记为有效;改善率低于30%记为无效。

1.3统计分析 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同方法治疗后VA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A组患者应用麻醉下手法松解联合静脉镇痛治疗后其VAS视觉疼痛评分显著低于B组患者(P

表1治疗前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项目

手术前

手术后

A组(n=50)

7.4±1.2

1.9±1.1

B组(n=50)

7.3±1.4

3.9±1.6

注:与B组相比,P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肩关节疾病改善率人数比较 应用麻醉下手法松解联合静脉镇痛组患者其肩周炎改善率人数显著多于B组患者(P

表2 治疗后肩关节疾病改善率人数比较

项目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A组(n=50)

27

22

1

B组(n=50)

18

22

7

3

注:与B组相比,P

讨论

肩周炎病理改变主要以肩关节及肱二头肌肌腱周围组织充血、水肿及无菌性炎症导致肩关节囊挛缩或关节外肌腱及韧带粘连造成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酸胀疼痛及关节功能障碍[2-3]。临床治疗主要以缓解肩关节疼痛,恢复其正常活动范围及肌力为主要目的。既往治疗本病主要以药物、封闭、功能训练等内科治疗为主。包括于患侧肩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进行封闭治疗,可发挥其镇痛、及预防粘连作用;能够促进臂丛神经组织及肩关节松懈,缓解患者疼痛并改善血循环状态,缓解痉挛。以往使用推拿手法较难达到使肩关节松动的目的,在麻醉状态下进行只能短时间松弛肩关节使其恢复正常活动范围;但一段时间后疼痛再次家具导致患者被动活动会造成撕裂的关节囊渗血引发再次粘连。近年来临床开始应用麻醉状态下进行手法松解并联合静脉镇痛泵进行治疗收效明显。可能是由于在麻醉状态下由于无疼痛感可使肩关节进行全方位被动运动,彻底松解患侧肩关节及周围组织粘连。配合静脉镇痛泵治疗可在使无痛或疼痛感较弱持续时间延长,促进患者长时间进行全方位功能锻炼,有效促进疾病恢复及巩固,有效避免肩关节松解后再次出现粘连。本次实验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治疗。结果显示应用麻醉下手法松解联合静脉镇痛患者其治疗后疼痛视觉评分与肩关节疾病恢复率均显著优于常规治疗患者。

综上所述,应用麻醉下手法松解联合静脉镇痛用于治疗肩周炎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并能延长其全面功能锻炼的时间,使治疗效果得到充分巩固,有效降低肩关节再度粘连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202 [2] 黄绍农,曾帮雄,临床麻醉新理论和新技术,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