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速公路路基工程常见病害及质量控制措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速公路路基工程常见病害及质量控制措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高速公路路基施工处理工作,其直接关系到整个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关系到行车的安全性及舒适性。文章分析常见病害及原因,探讨其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基工程常见病害质量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 X734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高速公路路基施工中,经常出现一些问题,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也对公路的正常使用产长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一、高速公路病害的诱因分析

设计问题:在高速公路项目的设计中,一些设计人员对项目的实际情况了解不足,不能按照实际的使用情况对高速公路的路基以及路面参数进行合理选择,并确定施工的标准,所以在项目建成后的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病害频发。如排水系统的设计不能按照周围的地势进行合理规划,导致排水效果不理想,从而影响路基的稳定性。另外对一些路面材料配比中不能按照地理环境以及形成荷载的因素进行选择,而导致路面使用寿命下降。

施工问题:在高速公路施工的过程中,因为工期漫长且作业项目复杂,所以在施工中形成的质量隐患容易导致投入使用的高速公路发生病害。如在施工中对对路基的地质情况分析与计算不足,没有对沉降做好应对,或者没有安装路面设计的施工工艺进行施工,以至于路面施工不能达到施工的质量要求,有的路段在施工中因为碎石料碾压或者压实度不够,或者养护不足等,导致水泥稳定碎石的强度不足,在使用中出现不均匀沉降,而引发路面病害。还有的路段施工中因为沥青质量、石料质量以及配合比、搅拌、运输、摊铺等工艺不能达到设计要求,而导致路面质量不达标,容易引起路面的开裂、松散、脱皮等,使得路面的抗滑性减低,而导致路面行驶的安全性降低。

管理问题:我国公路运输是重要的物资转运模式之一,陆路交通的发展使得高速公路的运输量不断增加,使得货运车辆增加,导致高速公路处在一种超负荷运行到状态下,加之车辆超载、温度改变、降水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公路路面的性能下降很快,容易在使用中出现病害。高使得边民的沥青材料性能变软,加上碾压和摩擦导致路面性能下降,容易引发病害。而在管理中不能对病害进行发现与维护,并加强对车辆超载的及时处理,导致高速公路的使用年限降低,病害频发。

养护问题:在实际养护的过程中,高速公路因为里程长且管理中辖区之间存在管理与经济上的划分,所以在养护中不能形成一个统一为系统的管理模式,即利用机械化作业以及检测对公路进行大范围的检测与养护,不能做到高效的养护与维修,所以容易导致病害从小到大的发展速度较快,直至引发大规模的路面问题,才进行维修,这不仅仅给道路维护带来不便也给公路运行带来不便,即影响正常的运行也增加了成本支出。

二、路基常见病害的类型及成因

(一)纵向裂变多数出现在通车一段时间后的深填、高填、半填半挖的填方路堤。其主要原因:清表不彻底,路基基底存在软弱层或坐落于古河道处,回填不均匀或压实度不足、不均;旧路利用路段,新旧路基结合部未挖台阶或台阶宽度不足;半填半挖路段未按规范要求设置台阶并压实;使用渗水性、水稳性差异较大的土石混合料时,错误地采用了纵向分幅填筑;路基边坡过陡、行车渠化、交通频繁振动或是在软土地基上填筑速度过快而产生滑坡,最终导致纵向开裂。

(二)横向裂缝主要出现在填方路基处。其主要原因:使用了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在同一填筑层的填料混杂,塑性指数相差悬殊;路基顶填筑层作业段衔接施工工艺不符合规范要求;路基顶下层平整度填筑层厚度相差悬殊,且最小压实厚度小于8cm。

(三)顶面网裂在路堤各填筑层面上和挖方路堑面上均有出现。其主要原因:土的塑性指数偏高或为膨胀土;路基碾压时土含水量偏大,且成型后未能及时覆土。压实后养护不到位,表面失水过多。路基下层土过湿。

三、公路路基病害处理对策

(一)加强路基碾压质量控制

路基碾压是高速公路路基施工建设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着高速公路路基的施工质量,因此必须严格控制高速公路路基的碾压质量。首先,在高速公路路基碾压过程中,必须使用合理的碾压方法,严禁在碾压过程中导致高速公路路基两边密实度不同,使得高速公路路基不均匀,影响高速公路路基的施工质量。其次,在高速公路路基碾压施工过程中,使用合适吨位和型号的碾压机,在碾压过程中,确定合理的碾压遍数和合适的碾压方法,更重要的是确保高速公路路基碾压的均匀性。结合高速公路路基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碾压设备,确保路基碾压效果。最后,要注意在高速公路路基碾压施工过程中确保路基表面土层的平整度,从而提高整个高速公路路基施工的均匀性,同时需要注意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对于路基碾压遍数的要求也不同,要深入分析路基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及时调整碾压遍数。

(二)合理选择检测技术

对路基和路面的检测应当根据实际的工程情况以及公路使用的年限进行选择,包括指标以及技术措施的选择。在实际检测前应对检测的路段进行了解,并进行实际的考察,研究并选择相对应的检测措施和技术,力求保证检测的高效率以及准确性。在检测技术选择上应综合多种因素,对道路的性能和破坏程度、交通情况等进行全面考虑,尽量采用高效而准确的技术措施,并实现多种方法的相互协调与补充,尽量在一次检测中就可获得路基与路面的基本数据,并以此形成一个综合而完善的检测结果,帮助指导公路的验收与维修。

(三)加强软土地基处理

由于软土地基具有含水量大、可压实性差、承载能力较低等缺点,如果软土地基处理不当或对潜在的软土地基未检测出来,将对高速公路的稳定性与行车的舒适性、安全性不利,路基施工中必须对路基中存在的软土地基进行有效地处理使其满足要求。大量工程实践经验表明软土地基处理的常用的方法有土的置换改良以及补强等。其中,土的改良一般是采用一定的处治办法来增大地基土的密度,以使其承载能力满足要求;补强一般是利用板桩、绳网等对地基土进行约束,以提高地基土的抗剪切能力。

(四)路基开裂以及垮塌的防治

注浆加固是路基修复中常用的技,它利用钻孔压送的方式,把浆液通过注浆管注入到裂缝中,从而使原来比较松散的裂隙重新成为一个整体。形成一个防水性好、强度大结构。在注浆技术的应用中也常常用到了小直径钢管桩的方法,特别是在开裂比较严重的高填路基段,可以通过小直径钢管桩的方式对路基进行修复,同时还可以进行路基排水等措施。对于路基垮塌比较严重的区域,在短时间内采取修复或者加固时段难以满足要求。可以考虑采用填挖等方式来形成新的的路基,保证道路交通的需要。路基垮塌严重的路基还可以采取重新翻挖,进行填筑压实来形成新的的路基。对于临河或者外侧临空的路基开裂、垮塌等破坏,可以采取开挖部分路肩之后进行重新的碾压回填形成新的路基;或者采用抗冲刷重力挡土墙或者桩结构来进行支挡。

(五)黄土地区路基病害的处理

(1) 强化排水设施建设。有效的路基路面排水系统对于及时排出积水和减少黄土地基因浸水而产生的病害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此,除了要确保公路工程整体排水设施质量过关以外,还应在较容易发生病害的部位尤其是雨水冲刷较强的地段增加排水设施,排水措施的选择应视水量大小而定,通过增设排水设施能够有效减轻雨水或地表积水对路基的冲刷和浸蚀作用,从而减少路基病害的发生; (2) 强化检修与维护。平时要强化对黄土地段路基的维护工作,一旦发现边坡剥落、路基不均匀沉降等问题应及时进行整修,避免病害进一步发展; (3) 有效利用植物防护。植物防护指的是通过在公路边坡上种植植物,利用植物的根系加固土壤,从而减轻降水对边坡的侵蚀,同时通过植被减缓水的流速,进一步减轻其对黄土的冲刷,从而有效保护边坡。

结语

综上所述,从原材料到施工工艺控制、特殊地段处理方面,确保路基的稳定性。同时,施工要严格按照组织计划进行,不得随意调整,这样才能改善高速公路路基的使用性能。

参考文献:

[1]段瑛辉.对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及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03:68.

[2]李迪.浅谈公路路基施工重要性及质量控制要点[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0:205.

[3]徐丽.浅析公路路基施工质量预防与控制[J].科技致富向导,2014,18: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