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教授级企业家杨卓舒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教授级企业家杨卓舒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杨卓舒从记者到学者再到著名企业家,不仅实现了财富的超越,重要的是他的人格、境界、精神也都走向成熟的高度。

衣着朴素的卓达集团董事长杨卓舒看上去像个学者和教授,他最不愿称自己是企业家,他说,从本质意义上讲,“我应该是一个学者。”白手起家的他,在短短10年的时间里,使卓达神奇般壮大,他的个人财富也名列福布斯富豪榜第15位。他让知识产生了价值,创造了财富。同时,他又让财富服务知识、报效文化产业。一个有哲学思考总是在变革和进步的思想者;一个充满激情和梦想的企业家;一个能正视财富并充满爱心的慈善家;一个经世致用而有自知之明的学者;一个有能力将梦想付诸于实践的财富英雄是我对杨卓舒的全部感受。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记者生涯成就了杨卓舒的视野和境界。超越自我战胜人性的弱点是杨卓舒成功路上艰难而又重要的心路历程。一个人的思想高度决定一个人的事业高度。酷爱哲学的杨卓舒养成了难能可贵的理性思维,因此,他的每一个决策和思路都透射出智慧的光芒。准确地说这是觉醒的力量、理性的力量。

当今世界,永恒的是变化,学习和变革是对接变化的重要武器。杨卓舒没有经过所谓的高等教育,但他后期的勤奋治学和阅人无数的经历使他完成了学习的革命和观念的革命,博览群书、厚积薄发使他拥有了一定的发言权,他的文章和谈话充满理性、建设性。学习是一生的事情,许多人读完大学就毕业了,没有读过大学的人似乎没有学习资格一样,教育改变未来,知识改变命运。杨卓舒演变成为教授级企业家的故事证明一个道理: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人因为梦想而存在。从小到大,我们都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梦想是美好的,坚持为梦想奋斗的人太少了,许多人都因为看不到结果而放弃了;其实,过程才是最美好的,坚持在走已经足够了。中国的知识分子自古忧国忧民。杨卓舒亦莫能外,洋溢着理想主义情结的杨卓舒随时可以让你感受到产业报国、关怀民生的社会责任感。卓达赞助的活动几乎都是有关国家发展、民族进步、扶弱助贫的好事善事。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无不表现出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和优秀企业家的高尚境界。“财富即责任”是杨卓舒内心的道德律令,采访中,杨卓舒毫不掩饰自己的价值观,“将来若有机会,我还会去从政”,从政报国是杨卓舒永远也不放弃的人生理想。

杨卓舒从记者到学者再到著名企业家的非凡历程中,不仅实现了财富的超越,重要的是他的人格、境界、精神也都走向了成熟的高度。拥有大智慧是他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杨卓舒没有自满和浮躁,相反,他越发变得谦虚和上进。事业成功后,杨卓舒从没忘记回报祖国和人民,在捐资助学、抗洪救灾、支持慈善事业方面,杨卓舒拿出了姿态,作出了表率,近6000万元捐款背后是杨卓舒浓浓的爱国情怀。

杨卓舒曾有一言:“在中国有钱的人中,我是最有学问的;在有学问的人中,我是最富的。”这话给我印象太深了,相信我永不会忘记。

对话

杨卓舒:精英中的精英才能办企业

你想,一个消费者口袋里有钱,100个挣钱的人都在瞄着,别人能愉悦地、心甘情愿地把钱掏出来,这可是不一般的功夫。

记者:您以前是做记者,转行到做企业,当时您是因为没钱才有了下海的冲动吗?

杨卓舒:从一个记者转行到企业领域,我觉得很平常,没有经过什么特殊的大的起伏波折。过去作一个记者,也接触了很多企业家,也出过相关的书,对企业运作也相当关注。但是可以肯定地说直到10年前的5月份我还没有出来做的念头,仅仅是6月份,原来是想在报社做房地产,因为报社那个体制做不了,所以才自己干的。其实当时我的经济状况上很不错,业务独立,有专车,有秘书,而且我当时的专车就是皇冠。我下海没有经济上的原因,因为我当时并不缺钱花。

记者:你的启动资金哪来的呢?

杨卓舒:开始做房地产,启动资金没有,基本靠借钱,借了几万块钱,借了别人一部车,就在这片地上开始启动。这还得特别交待一下,要按现在的政策还做不了,现在的土地,动则好几千万乃至上亿。做企业非常辛劳,非常难,所以全世界一个共识就是精英中的精英才能办企业。

记者:为什么感慨“精英中的精英才能办企业”?

杨卓舒:这个很简单。因为它是市场经济,你要不坑、不骗、不抢,在一种协商的情况下,把别人的财富拿到自己手上来,把别人的钱掏出来。你想,一个消费者口袋里有钱,100个挣钱的人都在瞄着,别人能愉悦地、心甘情愿地把钱掏出来,这可是不一般的功夫。

记者:我们中国的企业经营很特别,没有张瑞敏的海尔的命运是不言而喻的,卓达没有你能照样运作吗,对此你怎么看?

杨卓舒:目前中国还有很多体制和法制没有完善,在这样的情况下,同样的事情由不同人的来操作,得出的结果绝对是不同的。内部资源在我能获得,在别人就不一定能获得,所有的企业都是如此。海尔没有张瑞敏肯定不行,这是中国企业家面临的巨大困惑之一。但是也无可奈何。所以,政治上只要旧的体制不改变,人本政治不改变,绝大多数企业就难逃这一命运,这是一种必然。

记者:你做记者的时候,在河北应该是名人了,但你做企业应该是没有足够准备的,做企业是很复杂的事,每一个细节、环节都要考虑到,并且还要有专业化的知识,在你的积累不到位的情况下,您如何适应并迅速进入角色的呢?

杨卓舒:这个我和其他企业家有所不同,这个话题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最重要的是文化人下海很成功的很少,包括记者。行业的差异不应该成为在另一个领域获得成功的障碍。但是什么是巨大的障碍?就是一个不变的自我,这是巨大的障碍。此时非彼时,如果以一个职业记者的身份,不变地去应对企业,那没有一个能获得成功;如果以一个文化人的心态去创办企业,没有一个不失败,这一点都已经成为一种结论了。做企业,我有一个优势,就是从1985年开始,河北日报恢复了前提出的河北日报社书刊创作部,我当主编,实际是变相地主管这个部门。后来又当了处长,后来省政法委有个杂志,我又兼任社长和主编,这三个领域都不单单是文化和学术,不单单是新闻和出版,它带有一定的经营特色,恰好是这段时间的历练,克服了我身上一些可能不太适合做企业的弱点,比如我从性格本质上是属于那种浪漫、激情、理想,包括容易轻信、冲动、发怒,正所谓性情中人,喜怒形之于色,如果带着这种性格办企业100%不行。因此,在经营过程中,我的性格发生了巨大变化,如果没有这种性格上的自我改造,自我调整,自我变化,想做的东西根本就不可能成功。

记者:你的性格如何改变,能举例说明吗?

杨卓舒:这个比比皆是。性格的改变并不是完全地改变,使我过去本来的双重性格变得更加两级化。所谓双重性格,指的是我是非常粗线条的,但我的心又非常细,我内心比女人还细,可以细到无以遗漏的程度。我过去稍稍看到谁工作时间长一点,马上进行抚慰,拍着肩膀说回头我请你吃饭;现在我根本就不可能了,那是你的本职工作,我给了你薪水。酒我彻底戒了,过去我一喝一瓶,脑子一热,不该答应的事也答应了,要不然就不够意思。所以调整自己,改造自己这是进入新领域的基本前提。如果没有这种调整和改造,就是一个浪漫记者、浪漫文化人。卓达做出几十个亿的资产依然理性;一般人几十万就晕头转向,早不知道所以了,这也是常见的很多文化人的心态。这种心态无法成事,缺少最基本的严谨和思维的缜密性。常见的很多文化人在这种转变过程中会败得一塌糊涂,只有不停地改造自己,我们才有可能成功。

记者:你如何看待这个民营企业家阶层以及现在的一些“问题富豪”?

杨卓舒:我说过,我不仅是阳光富翁,还是星光富翁、月光富翁,我敢讲这些,因为我的每一分钱都是干净的。我们负债率是全国最低的,不到5%。我的内心总是希望做最大的纳税大王。要讲心路历程,讲精神生活真是这样,要讲现实,是你想象不到的。回到天堂的惟一渠道就是社会责任感,否则没有原动力。

中国的改革开放的成功,民营经济的大发展功不可没,最初的成长有些不规范,甚至违法经营,应该很正常,我们现在的市场经济越来越规范了,民营经济的地位提高了,重要到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做大了就是国家的,企业家只是扮演了一个领导者、管理者和财富分配的角色。有“仇富”心态的人,没有大局观,没有包容和理解,没有站在国家、民族的高度思考问题,很狭隘、很自私。平心而论,我们的民营企业家阶层,主流是相当不错的,它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种主流精神、奋斗精神是我们应该讴歌和效法的,这是我们时代的主旋律啊!只有互相学习、协同共进,我们的国家才会大有希望啊!

记者:卓达的发展愿景与目标是什么?

杨卓舒:太远了不敢说,太远了变数就太大了。但是这五年,每年翻一番是可以保证的,五年以后,我们的净资产将达到1400-1600亿,现在看我只要不犯重大的战略错误,就可以达到这一点。卓达集团现在有已经形成了五大板块:太阳城、藁城工业园、卓达服装产业园、星辰广场集团,加上一个房地产集团,涵盖了多个产业、市政、教育和一座城市。多元化但是都是相关多元化,一个共同点都是与房地产相结合,但都是跳出房地产。尤其要强调的是,石家庄这个城市有全国不具备的一个后发优势,就是河北省的城市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的20%,7000万人口的省比别的省少了1400万城市人口,这是个宝贵的资源。很多已经趋于饱和的省会再造一个省会不可能,石家庄有这样一个历史性的机遇,而这个历史性的机遇就落在卓达身上,没有第二个企业可以和卓达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