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龙首渠:中国的第一座地下水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龙首渠:中国的第一座地下水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前言

在中国的水利史上,追溯到封建社会早期,由于诸侯国之间的混战,各诸侯国为增强自身国力建设了一系列的水利工程。这些工程为我国农业的飞速发展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从而使黎民百姓安居乐业,促进了人口的增长,也保持了军队数量的增长。

但这些工程能称得上“第一”的不多,而在这些“第一”中为我们印象深刻的更少。汉武帝刘彻是一位很有抱负和作为的君主,在他当政期间,兴修了一系列的水利工程,提高了粮食产量,并且形成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兴建水利的高潮,在短短的几十年中,穿凿了龙首渠、六辅渠、白渠、成国渠等大批农田水利工程。当时开凿的众多水利建筑中,以龙首渠为早,它也是我国第一座地下水渠

龙首渠是一引洛渠道,在开发洛河水利的历史上是首创工程,建于汉武帝时期,它是今洛惠渠的前身。由于凿渠时挖出许多骨骼化石,被当做“龙骨”,所以称为龙首渠。不过我们振奋的不是它的历史悠久,而是劳动人民所发明的治水技术。

汉武帝“挥师”修渠

西汉定都长安,关中是京师官吏、军队、百姓等以粮食为主的生活必需品的主要供给地。西汉重视开拓西北边疆,关中又是拓边的基地,肩负着提供军粮的重任。“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史学家司马迁如此评价当时关中在中国的经济中比重。

对于具有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来说,他清楚地认识到关中经济的高度发展与农田水利建设的直接关系。为了提高粮食产量他特别注重水利灌溉,他在位时修建了许多的渠道,以扩大水浇地面积,增加当地的粮食产量。其中,公元前129年,为了转输由关东西运的漕粮,在著名水工徐伯的带领下,征发几万名民工开凿了与渭河平行的漕渠,长达一百公里,不仅节约了运输时间,而且使附近的万亩农地受益。

与此同时也展开了龙首渠的建设。大约在汉武帝元朔到元狩年间,有一个叫庄熊罴的人,因避汉明帝刘庄的名讳,故改庄为严,又省去“罴”字,改名叫做“严熊”。他向皇帝上书,反映临晋(今大荔一带)人民的要求。他说临晋的百姓愿意开挖一条引洛水的渠道,以灌溉重泉(今蒲城县东南)以东的土地。如果渠道修成了,就可以使一万多顷的盐碱地得以灌溉,收到亩产十石的效益。聪明的汉武帝自然领会到它的重要性,当即采纳了这一意见,发号让一万多士卒来承担修建任务。

奇思妙想的“井渠法”

引洛水灌溉临晋平原,就必须在临晋上游的征县(今澄城县)境内开渠。可是在临晋与征县间却横亘着一座东西狭长的商颜山(即今铁镰山)。渠道穿越商颜山,给施工带来了新的困难。

最初渠道穿山曾采用明挖的办法,但由于山高四十余丈,均为黄土覆盖,洛水堤岸常常崩坏,渠开不成,水工们在徐伯等人的鼓舞下,发明了“井渠法”。办法就是在地下开水渠,凿井深数丈,使井与井之间互相串连,成为一个连环水系,使水势互相贯通。《史记・河渠书》记载当时井渠施工法的技术要领是:“凿井,深者四十余丈。往往为井,井下相通行水,水颓以绝商颜,东至山岭十余里间。”开创了后代隧洞竖井施工法的先河。

在今天洛惠渠扩建施工时,曾发现在总干渠五号洞附近有许多交叉放置的汉柏,大约是当年施工的遗存。渠道要穿越十余里的商颜山,如果只从两端相向开挖,施工面较少、洞内通风、照明也有困难。若在渠线中途多打几个竖井,这样既可增加施工工作面,加快施工进度,同时又能改善洞内通风和采光的条件。

井渠法无疑是隧洞施工方法的一个新创。同时,龙首渠的施工还表现了测量技术的高水平,它在两端不通视的情况下,准确地确定渠线方位和竖井位置,这也是难能可贵的。

失落的水渠

经十余年的施工,龙首渠建成。龙首渠的建成,使4万余公顷的盐碱地得到灌溉,并使其变成“亩产十石”的上等田,产量增加了10倍多。这段穿过商颜山的地下渠道长达5公里多,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条地下渠,在世界水利史上也是一个伟大的创造。不幸的是渠道挖通后,由于解决不了塌方问题,终致失败。失败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当时井渠未加衬砌,井渠通水后,黄土遇水坍塌。

之后的唐代,著名水利家姜师度重新兴建灌溉工程,“于朝邑、河西二县界,就古通灵陂,择地引洛水及堰黄河灌之,以种稻田,凡两千余顷,内置屯十余所,收获万计。”姜师度不仅引洛,而且引黄河水灌溉,效益更加显著,此后引洛灌溉相沿不断。

龙首渠没有延续下来,因时过境迁,留下的遗址据一些专家调查,主要有铁镰山人工渠槽,遗址位于今西安韩城铁路远志山村铁路线北侧。阳泉沟深挖方渠段,位于阳泉沟口向上至洛惠渠4号隧洞下口。1944年4月,兴建洛惠渠时,在5号洞隧洞13、16、18号工作井处,挖出松柏木板及人字支架等,经考证为西汉时龙首渠遗物,在今大荔县城西北13.5公里义井村村北。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洛惠渠承接了龙首渠的衣钵,解放后洛惠渠进一步扩展,灌溉面积增长至六十余万亩。

水渠“失落”,但所发明的“井渠法”却未曾失落。在当时就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西域,直到今天,新疆人民在沙漠地区仍然用这种井渠结合的办法修建灌溉渠道,叫做“坎儿井”。中亚和西南亚的干旱地带也用这种办法灌溉农田。

西汉龙首渠的井渠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高度智慧的结晶,它为世界水利事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