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读者在阅读中咀嚼理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读者在阅读中咀嚼理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和灵魂。媒体的立场、责任、影响力,乃至舆论导向等等,都能通过评论很好地体现出来。随着新闻竞争的日趋激烈,现代媒体对新闻时效的追求,不仅使通常意义上的独家新闻趋于萎缩,也使报纸在这一竞争中越来越不占优势。评论,则成为近年来新闻竞争的一个焦点,为报纸抢占舆论制高点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

这些年,从各级党委的机关报,到都市报、晚报,都拿出了相当的版面刊登评论,试图对大大小小的新闻事件一一评说,大有一网打尽之势。这就出现一个问题:铺天盖地的评论摆在读者面前,一方面冲淡了具体评论的威力和影响力,一方面又使高质量的评论成为人们的共同期待。因而,谁能发出权威的声音,谁的观点新颖、独到、深刻,振聋发聩、耳目一新,谁就能高出一筹,独树一帜。换言之,谁的评论能在第一时间引起读者的阅读,又能让读者充分咀嚼其中理性的思想、观点,谁的评论就能在舆论制高点占有一席之地。

或许,有以下四个途径能接近这个目标。

一、选题

一个好的选题,是决定评论能否引起人们阅读兴趣的重要前提,更体现出媒体的性质和特点。阅读不同媒体的评论,我们发现,一方面,媒体都有共同的关注点,即都来评论某一新闻事件;另一方面,媒体的关注点各有不同,有的对甲新闻事件感兴趣,有的对乙新闻事件感兴趣。

前者的新闻事件往往是重点、热点、难点话题,是引起社会共同关注的,因而,这类评论的竞争就后移到了评论的角度、立意、表达等,也就是谁的观点独到、立意深刻、表达生动,谁就会被读者公认为写得好,是高质量的评论。

后者的新闻事件往往是一般性话题,不易引起社会共同关注。媒体选择这类新闻事件评论,要么的确很平庸,要么就是从平常的新闻事件中看出了深意,看出了奇崛。对这类新闻事件的选择,同样能看出媒体的旨趣和匠心。

就媒体而言,确定什么样的选题,体现了媒体的评论理念、主动意识、组织策划能力。

不同的评论专栏,有不同的定位,因而对选题也有不同的要求。比如,人民日报的《人民论坛》专栏侧重思想性,《人民时评》侧重新闻性。因而,只要思想内涵丰富,一个很小的新闻事件也可能成为《人民论坛》的选题。而《人民时评》如果关注的新闻事件太小,读者就会认为它不像《人民时评》了。

有关注才可能有共鸣。要使评论具有权威性、影响力,题材首先应当重大一些。换言之,话题应尽可能与公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或能够引起公众普遍关注。具体地说,主要有这样几类选题需要我们做出选择和判断。

其一,重大、热点但很敏感的新闻事件。现实生活中,重大热点新闻事件有很多,但有些十分敏感。对这类选题,我们确实需要深思能不能做。这就要求我们提高判断和分析能力,对评说的分寸,可能引起的各方反应程度等,都应有点可行性分析。一般来讲,对敏感话题,如果思考得当、不过火,评得在理,把握分寸,是可以说的。当然,由于不同媒体承担的职责和任务不同,具体的尺度各媒体也是不相同的。有些事件甲媒体评得,乙媒体评可能就不适合,这种情况也是有的。

其二,热点,但并不重大的新闻事件。有许多新闻事件的确是热点,但事件过小,很“微观”,所发表的观点容易流于街谈巷议和揣测,而且容易就事论事,评论的空间不大。不同的媒体,因其责任、作用、特点的不同,对此亦有不同的选择。有的会放弃,有的则会关注。

其三,重大、热点,但没有评论深度和价值的新闻事件。这类事件也有很多,比如,经常发生的一些矿难,性质也差不多,媒体早就从多个角度评论过,再评论只能是老生常谈,价值不大,意义也不大,这里就有个取舍问题。当然,这类新闻事件如果与以往有所不同,有新变化,能挖掘到新的角度和新的特点,又另当别论。有些新闻事件的确很重大,但细细分析下去,却发现评论深度不够,评论的空间也很小,真要评论起来,只能是泛泛而谈,立论过于空疏,也就不如不说。

其四,重大、热点,且富有评论深度和价值的新闻事件。这类选题是许多媒体特别是各级党报关注的。因为,它们往往是中央关注、群众关心的。不同媒体,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要求,或在第一时间发言,占领舆论制高点;或在众说纷纭时发言,引导舆论。比如,人民日报《人民时评》专栏就热情关注过“圆明园防渗事件”、“佘祥林案”、个税听证、消费税调整等。一般来讲,这类选题需要我们能看到选题由此及彼的开放性,窥斑见豹的典型性,发人思考的引导性等等。

选题的高要求,对评论编辑提出了高要求。它需要编辑保持高度的敏锐性,从选题的开放性、典型性,及评论的空间和深度,评论的价值等做出快速的判断。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思维也存在差异,也不可能在新闻事件出现后一下子看得深,想得远。这就需要交流和碰撞。只有大家共同商讨,对大家提出的选题从多角度多层次展开分析,才可能触及事件的本质,看看是否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二、角度

题目确定后,文章应怎么展开,从哪个角度写最合适?这对于评论作者来说,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对于策划者来说,这也是需要思考的问题。这样既有利于与作者沟通碰撞,也有利于确保评论观点的新颖独到。

在评论文章中,一个新角度往往能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它既可使一个人皆熟知的话题说出新意,也可使一个各家都关注的话题的评论胜人一筹。人们在评价一篇评论文章时常说“令人耳目一新”、“发常人之所未发”、“独辟蹊径”,这正是角度产生的威力。

事实上,一些高明的评论作者、媒体的策划者都在为追求新的角度而不懈地寻找。正是因为评论的角度能体现媒体的竞争优势,更反映出媒体的智慧。

1.寻找角度的可行性

在实践中,这种角度的寻找是可能的。因为,新闻事件特别是一些重大、典型的新闻事件,内涵总是十分丰富的,总是有不同的观察分析角度的。正如看庐山,对新闻事件的观察也可以“远近高低各不同”。但是,哪个角度看“庐山”是最美的,最能反映“庐山”的形态特征乃至本质呢?哪个角度是常人最易观察到的,哪个角度又非一般人所能达到的呢?我们使评论高出一筹的目的,就在于舍弃一般人能够观察到的角度,选取人们所没有或不易观察到的角度,告诉受众一个全新的“庐山”。

2.寻找角度的方法――“第一思维否定法”

寻找角度其实有方法可循。近些年,新闻界一些同仁在实践中摸索了一套寻找新角度的办法,叫“第一思维否定法”。意思是,在新闻报道中,当一个新闻事件发生后,新闻人都会对此产生如何报道这一事件的想法,被称为“第一思维”,也称第一报道方案。但把这个想法搁在一边,“否定”它,再多方开动脑筋,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个新闻事件,由此产生第二思维、第三思维、第四思维等等。再比较各个报道方案的优劣,从中选取最有价值的报道方案,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

“第一思维否定法”不仅广泛适用于新闻报道,也适用于评论的制作。它有这样几个方面的优点。

其一,就思维的方式来说,它把思维的潜意识变成一种有意识,把思维的单一向度变成多向度,迫使你对新闻事件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思考,不仅要看自己是怎么想的,还要思考他人是怎么想的,并使这种思维变成一种习惯,一种工作方式。这种有意识的思维活动,有利于媒体对新闻事件的观察既全面又有深度。

其二,就思维的主体来说,它不仅要求单个新闻人要进行这种思维活动,更要求新闻人群体一道进行这种思维活动。这就克服了单个人思维的局限性和偏好,正所谓“集思广益”,“三个臭皮匠,抵上一个诸葛亮”。这样做,有利于我们找到受众最关注、最能打动受众的新闻报道方案。

其三,从实践效果来说,它不仅有利于提高评论的质量和影响力,也能使媒体显示出强大的、高出一筹的新闻生产能力,最终提升媒体在业界的地位和影响力。对于一些重大新闻事件,我们储备了多角度的写作方案,那么就可以通过系列评论的方式,从不同角度把评论做足,也可以一上来就选取最有价值的角度展开评论。对有些新闻事件,媒体已有评论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这种办法实施最有价值的介入评论方案,最终使我们的评论高出一筹。

对于一个评论制作者来说,这种办法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并不容易,它既需要开拓创新的意识,也需要舍得放弃。

3.实例

其一,“台球神童”丁俊晖的评论。当媒体在连篇累牍地报道他获得冠军、报道他的行踪和生活起居细节、挖掘他的成长经历的情况下,《人民日报・华东新闻》于2005年4月7日在“华东时评”刊发《丁俊晖值得欢呼吗》的评论文章。作者李泓冰发现了一个细节,就是这位“神童”的父亲让他读到初一就辍学,没完成义务教育。作者认为,丁俊晖、郎朗等再风光,对中国的父母来说,仍然是一个“恶例”。他们的成长经历,没有普适意义,只会让那些望子成龙心切的父母效仿,贻害下一代。应该说,这是一个新的角度,人们很少关注到,即使隐约感知到,也未必深想。因而,评论写出来,很有新意,反映的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其二,“圆明园防渗工程”的评论。圆明园在其湖底铺设防渗膜,人民日报于2005年3月29日率先报道后,引起社会强烈关注。各大媒体连续发表报道和评论。但因种种原因,人民日报的评论没有跟上。4月8日,我们决定在评论上介入,在《人民论坛》发表《圆明园“防渗工程”折射了什么?》。这时的评论,如果仅仅从这个工程本身的不对,对各方面产生的危害性等来评论,不仅属于第一思维,也会落在其他媒体后面。经讨论,我们决定从重大事项的决策应该通过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入手展开批评,显然,这个角度当时其他媒体未涉及。

这种选取最有价值角度的做法,能够提升评论的品位和高度,避免了就事论事和人云亦云,往往发人之所未发。

三、立意

角度选好了,评论仍然不一定写得深刻独到。有的评论读后感觉思想很苍白,“没多大意思”,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立意不深。文意不深刻,触不到问题的核心,一个好题目也会写得很平庸。这要求我们站在新的角度,有一种登凌绝顶的视野,把问题想得清楚,难题在哪儿,“痛点”在哪儿,有什么样的建设性意见,等等,才能下笔。

评论的立意,就是评论的魂,它体现的是作者的立场、观点、看问题的方法、对分寸的把握等等,最终则体现媒体的立场、责任、地位等。人们在评价某篇评论写得好时常会说一句:“很符合报纸的身份”、“就应该这样发言”,大抵就是因为评论的立意深刻,触到了问题的本质和核心,但又很大气,站得高,看得远,观点有建设性。

对于人民日报来说,这个立意往往要从宏观的、典型的、全局的角度去分析,力求主旨的宏大。表扬性评论,不是就事论事,为表扬而表扬,而是站到这个更高的角度,看到某一新闻点背后体现和代表的某种文明进步的理念、趋势,还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等等。这样,就会使评论显得大气、冷静、客观,也避免了阿谀奉承之嫌。批评性评论,也不是为批评而批评,为泄愤而冲动、偏激,同样需要站到这个更高的角度,看清问题的实质、危害性,有悖于某种文明进步的理念、趋势等。这样,就会使评论尖锐而不偏激,客观而不主观,公正而不挟私,是与人为善而不是与人对着干,是为促进问题的解决而不是胡乱指责。

在我们接触到的许多读者来稿中,有些文章感觉其选题和角度都还可以,但读后总感觉没有尽兴,该说的东西还没说出来。这正是因为立意还不深,文章的魂还没出来,文章的份量还不够重。这时候,往往需要加上一两层意思,甚至只有几句,就可能使文章的价值凸现出来,富有深度,显得厚重。

2005年6月7日,笔者在人民日报《人民时评》专栏发表过一篇《新经济呼唤“游戏规则”》,文章立意就是几经探讨思索的结果。该文源于一则新闻《网络游戏开发运营将有强制性标准》。评论从新经济这个更宏观的层面看待网络游戏的开发运营,思考新经济的管理难题。文章最后主要表达了这样几个观点:新经济发展锐不可当,管理只能适应这个新形势;在新经济发展的最初就应有“游戏规则”,这个规则不仅是制定行业标准,还应有对内容的管理,等等。这样的立意,比单纯讲网络游戏管理之难,或欢呼这个强制性标准等,应当说都要深一些。

从个人的实践中体会到,对某一个话题不太熟悉,想得不深、不透,高远的立意往往就会难以把握。对于时评家来说,有所写,也应有所不写。

四、表达

如果说选题、角度、立意都属于思考层面,表达则属于写作层面。评论写得是否成功,表达十分关键。它既是前几个环节思考的结晶,又是作者思想观点、文字功底的体现。

有的文章选题不错,角度也新,立意也深,但或因结构零乱,意思前后重复;或因观点偏激,辞不达意;或因文字平常,语感滞塞,让人感觉离发表还有一段距离。我想,一篇好评论,在表达上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应予讲究。

1.结构

一篇评论要立得住,往往是结构工整,内涵丰富,富有张力的。面对一个需要评论的新闻事件,在角度、立意的思考基本完成后,还应当想想要表达哪几层意思,这几层意思之间有什么逻辑关系。几层意思,其实就是分论点,它们共同完成对一个新闻事件的描述、分析和评价。读者读完后,就觉得你把他想到的、没想到的东西都说出来了,很解渴。

文似看山不喜平。几个分论点之间不仅切分要明晰,互不重复,而且应该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如同抽丝剥茧,一步一步逼近问题的核心。这个核心,就是文章立意最深刻的那部分。

2.观点

有鲜明观点的文章,会让人读后觉得过瘾,酣畅淋漓。在评论中,赞扬什么,反对什么,要一针见血,入木三分,而不是隔靴搔痒,或流于暧昧。这就要求我们,对各分论点要进行提炼,力求每一论点都能说到点上。

当然,观点鲜明并不是要把话说满,或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或过于偏激。评论尤其是批评性的评论,这一点特别值得注意。对于人民日报的评论而言,则更为重要。其他媒体对某一事件的批评过激点,或许不要紧,但我们如果这么一说,就可能会出问题,因为被批评对象很在意人民日报怎么说。这就要求我们把握分寸,尽量拿捏得准确一些,批评要留有余地。同时,“绵里藏针”的观点表达方式,往往能既让人抓不着辫子,又显得很老到。

3.论据

有的评论,前面几个环节没什么问题,道理说得都很对,就是感觉没什么新意,不能抓住人,好像为做文章而做文章。关键就在于,支持观点的论据不新鲜,文字不生动。

对于常写评论的人,这的确是一大困惑。写评论常常成为概念、逻辑等的判断、转换、推理。写出的评论理性有余,感性不足。评论作者常感苦恼的是,观点什么的都不缺,缺的是对生活独到的感受。搞评论的人如果常年都呆在办公室里,接触到的都是第二手、第三手信息,都被人咀嚼过了,就难免“闭门造车”。不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缺少现实生活的那种原汁原味,写出的评论又如何能很好地“三贴近”?或者,常常让人指斥为“站着说话不腰痛”。有的报社,搞评论的人很少去采访、搞调查研究,这是不应该的。

当然,评论不同于散文或随笔,评论讲求的是理趣,后者讲求的是情趣。但是,富有感性的东西会让评论增色,甚至成为真正的独家评论。人民日报《人民时评》发表的范敬宜同志的《再闻钱老讲艺术》、周国平的《今天不需要哲学了吗?》等都是有独到感受的好评论。这样的题目,如果让缺乏独到感受的人来写,可能就会一般化,能说服人,但不能打动人。

不过,评论讲求一点情趣也应当有一定限度,过犹不及。有的评论为追求表达的流畅,结构过分散文化,思维过于发散化,联想过于天马行空,这样的评论就容易情趣有余,理趣不足。可以是一篇美文,但不是一篇好评论。评论的理趣就在于,层层析事明理,环环相扣,充满智慧机杼,又凝练明快。换言之,就是以理服人。

以上这三个方面体现在评论文章的表达中,就是文气顺畅,文风生动。传统评论在观点的表达上都不甚讲究,只求把问题说清楚就行。在阅

读上容易让人感觉比较累,或显得太程式化。当然,这在生活节奏快的今天,便于读者很快看清楚你的观点。但容易产生一个弊端:不易吸引读者的眼球。

人民日报的《人民时评》试图把观点以一种行云流水的表达方式呈现给读者,通过独到、深刻、尖锐的观点和优美的文采,引人深入阅读,使读者的阅读过程变成一种享受的过程。许多人觉得,《人民时评》的文章开头吸引人进入,读下去又欲罢不能,读完很轻松,又给人以思考和启迪。

今天,面对评论竞争的日趋激烈,在评论时效极强的情况下,读者不仅要求有高质量的评论,更要求出手的速度要快。毕竟,当一个新闻事件发生后,谁能在第一时间发言,谁就能占得舆论先机。有的媒体的办法是,在时评版上连续发表评论,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断深入和完善自己的观点。但一般来说,时效与质量是一对矛盾,把二者完美地统一起来,依赖于一批倚马可待的评论高手。这就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沟通,去培养。

(作者单位:人民日报评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