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转化:让你的构思更精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转化:让你的构思更精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似看山不喜平。”写文章最忌平直浅显,记叙文不能平铺直叙,记流水账;散文不能语浅意露,一望到底。而避免平直浅显的最好办法,莫过于转化,使文章委婉些,含蓄些,产生阅读上的美感。具体来说,转化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化实为虚

即将实在的物象通过比喻、象征等技巧加以虚化,如下面这篇题为《浙江根,精魂叶》的满分作文:

浙江若化为古树,梵宇隐然的普陀山是其主干,吞天沃日的钱塘潮是其枝条;柳烟荷漫的西湖是其繁花。而其根与精魂则是“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浙江精神。这一精魂如根,吸取人民实践土壤中的营养,又如叶,不断地吸收阳光似的时代光芒,使浙江在“叶”对“根”的情意中茁壮成长。

浙江为根,黄宗羲便为叶,被誉为“中国思想启蒙之父”的他,曾提出“学贵履践、工商皆本、经世致用”的理想,犹如雨后春笋一般冲破重农抑商的厚土,迎来近代经济思潮的新雨。他主张赋税改革以平稳民生为经济之“真实”,信奉“天下为主,君为客”的至理为政治之“真实”,创建清初浙东学派以纠正明末学术空疏之风为文化之“真实”。他这一系列“求真务实”的探索,融入精魂,如绿叶一般为浙江之根提供养料,带着一番叶的情意为浙江之根强基固本。

浙江为根,宁波帮便为叶。可以同独具商贸精神的犹太人相媲美的宁波人,带着商人的精明开阖与书生的道德操守,演绎了一支诚信崛起、和谐致富的圆舞曲。宁波商人宋汉章创建了中国保险公司,但因为天灾之故,成立之初便要赔偿给荣氏家族二百万银圆。多么巨大的损失啊!但宋汉章紧咬牙关,给了荣氏家族全部赔偿。这不但使公司名声大播,也显示了宁波帮一份子的诚信气度。甲午战争后,法租界当局妄图强占宁波帮的地产,全帮上下立即罢工罢市,使法租界处于瘫痪状态,以团结和谐维护了自身的利益。宁波帮如绿叶一般,融入“诚信和谐”的精魂,为浙江之根成长扩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和情意。

浙江为根,新文化运动便为叶。它如一阵春雷,给中国近代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社会带来了光明,鲁迅先生被称作“以笔战斗”的“战士”,他以拿来主义的西学图强之心以及“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信仰,开辟出一条拯救中国人麻木心灵的图强之路。蔡元培主张“兼容并包,学术自由”,以开放学习的境界使北京大学成为以及新素质人才的温床。新文化运动中,浙江人是主力军,他们以开放图强的精魂,如叶一般,带着“独立富强”的情意,为浙江之根再添新颜。

浙江你若为根,历史长河中一位位墨客哲人的冥思与一个个儒商巨贾的奋斗便是促成你繁盛的绿叶。这绿叶蕴藏着浙江精神,不论飘飞到哪儿都思念你,回忆你,祝福你,献出一份浙江绿叶对浙江根的情意。

浙江的山水雄奇而秀丽,浙江的人民勤劳而智慧,在一篇作文中如何表达这一宏大的主旨?这位考生显出了不一般的功力,他站在浙江山水天地间,俯视浙江的历史时空,将浙江比作古树,将梵宇隐然的普陀山比作枝干,将吞天沃日的钱塘潮比作枝条,将柳烟荷漫的西湖比作繁花,将“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浙江精神比作树根,将历史上许多人物比作树叶,并从中提出思想大家黄宗羲、儒商巨贾宋汉章、五四主将鲁迅与蔡元培作为典型事例,俯仰之间,气势恢弘,比喻巧妙,令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二、化虚为实

与化实为虚相反,化虚为实是将虚化的东西实在化。不妨来看下面这两段文字:

那日夜侵蚀着你的思念,总如午夜的星空般绚丽在你的意想之中,那是你对乡土的思念。幽静而从容的江南水乡,老屋檐下缓缓滴落的雨水,浸淫着淡泊清香的栀子花的味道;渔翁划着双桨荡漾着波纹的午后,你略带倦意地伏在窗前看风起云落;阁楼里的清晨总是蔓延着紫砂壶中缓慢上升的雾霭,飘浮在室中;古老而清静的台阶,承载了你足印的纹路,早已青苔满布……

你是心系着她的,她仿佛是哺育着你的母亲,呵护着你的成长。却又如同孔庙前那两棵千年不败的古树,无声地见证着历史的变迁。沉默,却如此坚忍,它见证完成了你的成熟。你的成长离开了它的呵护,你以同样沉默却又苍凉的背影离它而去。踏上你的旅程,你的脚步敏捷而迅速,和愈来愈远的故乡仿佛两条平行线不再有交点。

――节选自浙江满分作文《思念,永不落幕》

对家乡思念的情感是看不见的,如何将这种看不见的感情写得形象感人?上文作者显示出了自己的机智。他很善于运用各种镜头剪辑画面,如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一般,将老屋檐下缓缓滴落的雨水、浸淫着淡泊清香的栀子花、渔翁划着双桨荡漾开的波纹、阁楼里的紫砂壶中缓慢上升的雾霭、古老而清静的台阶等江南水乡的幽静而从容的镜头编辑起来,形成一幕幕故乡的影画,使思念的情愫跟随人的脚步,成为永不随落日落幕的背景。化虚为实手法的运用,使得画面很有立体感,色彩鲜明,情景交融,突出了乡情的浓重。

三、化大为小

文章忌大而空,所以,写作大题材、大主旨的文章时,宜化大为小,从小口切入。这篇讲述台湾的《一片不可缺少的叶》的作文就很出彩:

中华九州大地之上的大树,耸入重霄之上。墨绿色的浓叶随风鼓荡,猎猎作响。但谁曾想到,随着的败退,他竟夺去了一片我们不可缺少的叶!

大树猛地一震,充满生气的一片椭圆形绿叶就那样随风而去,无法归根。它飞越了海峡,从此在蒋家军的封锁之下,海峡铸起了城墙,阻隔了两岸的中国人!

那一刻,灰沉阴郁的天气就如同预见了灾难似的来临了。整日的暴雨,似两岸人民无尽的悲痛哭泣。咆哮的海水,愤怒凶猛地击打着海峡上的礁石,欲冲破这一无形的隔膜,打垮这一堵本就不该铸就的墙!暴雨之中,夹杂着骇人的闪电,伴随着震耳的雷鸣,这是人民的希冀,是他们渴望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呐喊!

血泪模糊了这一浅浅的海峡,两岸欲以武力解决。每日的炮轰,是在展示中国对中国的威严吗?无尽的烟火,除了留下了无数坑坑洼洼之外,只会进一步地切断仅存的联系。

雨下得更猛了,无论是大树还是叶子都已是伤痕累累。终于,大树冷静了下来,树叶也明白了些许,但这一海峡并没有缩短它连接两岸的距离,而叶子也已褪去了色彩。痛了伤了的是人民啊!

大树太久没有见到“光明”了,一颗晶莹的泪水顺着破损的枝叶流入大地,慢慢渗透,终流入了海峡,成为一体。

顿时,海水沸腾了,一股热气骤然升起,冲破了散布在天空的阴云,暴雨不再,换之以绵绵的凄雨。水珠滴打在血腥的泥土上,抚摸着破损的残枝败叶,给人一股别样的温暖。血色终于被雨水冲淡了,枯败之景也渐而恢复了生机。一条条红线穿越海峡,迈过城墙,将两岸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此时的你,若微微仰首,定能看到一架架承载着希望的飞机喷射出团结的烟雾;若缓缓低头,定能望见一艘艘充满着祝福的海轮波荡出友谊的海纹。

于是我们发现了,你那叶脉刻画的仍是中国的字,你那叶髓流淌的仍是祖国的血!回来吧,台湾!回到大树的怀抱,让你这一片不可缺少的叶更显得绿意盎然!

作者以化大为小的手法写大陆与台湾的关系,将两岸关系分成几个阶段:的败退,使得台湾脱离大陆的怀抱;共和国成立后两岸壁垒森严,关系紧张;60年代的炮火交织;稍后的,两岸关系进一步恶化;八九十年代两岸经济关系开始转入正常化;进入新世纪后,两岸实现了“三通”,关系逐渐走向人们期待的轨道上……这些阶段,都统一在作者巧妙运用“一片不可缺少的叶”的比喻中,使得文章风华掩映,大气磅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