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平等对话,生成美丽的数学课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传统的课堂教学缺乏互动与交流,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而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提升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主动性。那么,在数学课堂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教学效果呢?我认为可以采用对话的方式组织教学,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想法,让学生经历互动对话理答的过程,实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的目标,并最终将所学知识内化为技能。下面,我就结合几个平等对话的教学案例谈一些自己的看法,望能有助于大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处理“超预期”的生成,演绎课堂的精彩
教学是一个探索未知的旅程,虽然上课前教师都细致地进行了备课,但学生还是可能有超预期的生成,此时应如何处理呢?笔者认为此时不应该将学生强拉到预设的轨道上来,应顺学而导,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我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导入新课。我先出示4个苹果,问道:“这4个苹果要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怎么分?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这个问题学生很容易得出答案:每个小朋友分得2个苹果。接着我拿出一个苹果问学生:“如果只有1个苹果,要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怎么分?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备课时,我想学生对这个问题是有生活经验的,会说出“每个小朋友分得半个苹果”,从而自然地切入新课教学。谁知课堂教学中的情况和我的设想有偏差,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就是没有人说出,学生是怎么想的呢?我没有强行地将学生拉到预先设定的轨道上来,而是请得到这个答案的学生说说其中的理由。学生说:“把这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个小朋友获得1份,就是一分之二。”学生没有学过分数,有这样的想法不足为奇。当这个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后,就有几个学生迫不及待地站起来说自己也是这样想的,不过认为应该表示为二分之一()。这样的情况是我课前没有想到的,且学生同样的思维表达却出现了分歧。那么,到底谁对谁错呢?我让学生带着疑问打开书本,好奇心驱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深入探究,深刻理解所学知识。从上述教学中发现,课堂教学采用对话的方式导入,使课堂生成比原先的设想更精彩。
二、倾听“复杂化”的解释,激活学生的思维
新课程提倡“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思维习惯,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意识”。班级中有几个学生喜欢提问题,每每遇到这几个学生提问,我总是耐心地倾听,因为学生的思维具有真实性和一定的价值。
例如,在和学生一起学习“百分数”后,作业中有这样一道题:“4比5少百分之几?”有一个学生列式为(5-4)÷5=20%,然后跑来问我:“如果不问‘少百分之几’,而是问‘4比5少多少’,该如何解答?是答‘少1’,还是答‘少20%’?或两者都可以?”面对学生的疑问,我当时不禁愣了一下。这个问题学生问得很好,是学生的质疑让我进一步反思教学。显然,问题变得复杂了,那学生是怎么理解的呢?我将这个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一起讨论研究。通过探究和对话,学生认识了两种比较方式,即量上的直接比较和百分比角度的比较。这样既保护了学生质疑发问的积极性,也借助于个别学生的质疑有效激活了其他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数学潜能得到有效挖掘。
三、捕捉“挑刺式”的发问,活化知识的解读
课堂教学中,除了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外,还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与教材文本进行对话,实现精细化分析、解读教材,使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
例如,教学“分数、小数与百分数的互化”一课时,我在揭示分数化成百分数的一般方法后,要求学生对教材结论“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遇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化成百分数”进行自主分析。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学生与教材对话的过程。在学生品读、分析后,我继续提出问题:“你们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生1:这里为什么要用上两个“通常”?
生2:这里两个“通常”的意思相同吗?
生3:这里两个“通常”的含义是什么?
师:大家读得细致,想得深入!对于这些问题,你们能否结合刚才的例题给出合理的解释?可以先讨论一下。
生4:第一个“通常”的意思是指,如果分母扩大若干倍后,恰好是10、100、1000等时,可以直接把分数化成百分数。
生5:第一个“通常”还有一种意思,即当分母缩小若干倍后,恰好是10、100、1000等时,也可以直接转化。
生6:第二个“通常”的意思是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如果有特定要求,应按要求保留小数位数。
……
面对学生的疑问,我们不要立刻告知正确答案,而应将其作为突破口,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教师应引导学生逐词逐句地阅读教材内容,努力从整体上形成对数学知识的初步感知,然后围绕“通常”一词展开分析、研究,使学生对数学结论获得更为全面、深刻的理解。
总之,数学课堂中实现平等对话,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惊喜,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激活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责编 蓝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