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易经》中的公共事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易经》中的公共事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三千年间儒家所努力追求的精髓,不过就是为减少隐藏于自然和人事方面不可琢磨的变化所带来的风险寻找一个常数。

先看看下面《易经中的例子:“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此段话意为:用雌性的马有利;(大概)周朝西南多友邻,所以周人到西南做生意能赚钱,东北有强敌,去做生意会被抢劫,所以会丧失朋友。

“临:元亨,利贞。至于八月有凶。”人们在解释这两句时常常联系《礼记・玉藻》:“至于八月,不雨,君不举。”大意是:八月有旱象,在这个月里君子如果举办劳动人民的事务可能会有凶险(遇到反抗)。

这里选摘的是《易经》中的卦辞和爻辞。《易经》中有64卦辞和384爻辞,内容谈的是周朝(及以前)人们的公共事务。这些“卦辞”和“爻辞”虽隐含有价值判断在里面,但无可争辩的是,如果略去后人附加的“系辞”等“十翼”的内容,单纯看“卦辞”和“爻辞”,其主要内容是对日常事务得失利害的估算和猜测。

古人为什么要为这些日常事务伤脑筋,乃至求神问卜?合理的解释是,这些事务对古人的生活影响极其重大,是他们一生中最难抉择的,他们必然经常在这些事上遭受挫折,因而为如何回应这些事情所困惑。与现代人油门一踩就可顺利往来于黄河长江两岸不同,在古代,如果选择了错误的季节,或选择了错误的时间,渡过一条像黄河这样的大河,就可能面临生命危险。那个时候既没有发达的天文和地理知识,对暴涨的河流、地震、洪涝、干旱等,古人大体上也是无能为力的。

祖先富于智慧之处在于,他们十分清醒,知道自己生活在一个高度不确定的世界里,一举一动,稍不小心,就可能出现巨大的风险与生死变故。他们从无数次灾难中总结出三条道理:一是对自然灾害虽然无力战胜,但可以选择合适的时机以降低遭遇灾害的概率,增加生存的机会;二是对人与人、族与族、国与国之间的冲突与暴力等凶险,可以通过建立适当的道德规则来加以规避;三是把曾经获得过成功的经验,或曾经遭遇过失败的教训记载下来,留给以后和后代,以增加今后成功的概率,或至少减少失败的几率。

《易经》是什么呢?易者,变也。《易经》的作用就是可以使你在不可预知的复杂变化中,选择最可能有利于和最小可能不利于自身的回应方式。儒家所提出的伦常,其实质是在反复不断发生的人际关系中,寻找一个“常数”。使用这个常数,就可以使矛盾和冲突不发生或最少可能发生,甚至还可能建构出一种人人幸福和谐的良好社会。这个常数在周朝以前是德,周公把德固定到国家制度层面就成为礼。孔子对礼的传统进行了系统的整理,礼的地位仍然被尊崇,但孔子大概是发现仅靠硬邦邦的礼制,冲突还是不可避免,因此必须补充两条增强礼制柔韧性的原则:仁、恕。

但无论是“礼”,还是“道”,还是“理”,儒家所使用的概念虽然为因应新的环境不断演变,但万变不离其宗,三千年间儒家所努力追求的精髓,不过就是为减少隐藏于自然和人事方面不可琢磨的变化所带来的风险寻找一个常数,寻找一只“灌了铅的骰子”――一只使最大的点数可以永远朝上的骰子,使得人在与自然和人博弈时,得到的结果能尽可能成为不会输的赢家。如果从博弈论的视角看,儒家所努力寻找的,是一个均衡点,在这个点上,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在反复不断发生的博弈中,能始终保持博弈之和为正数。从中国通过几千年历史得以不断发展壮大,而没有毁灭而言,儒家这种努力大体上堪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