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张朝阳:9年转身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张朝阳:9年转身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纽约时间2009年4月2日7点,在麦迪逊大道51街的 PALACE HOTEL 大堂,张朝阳和畅游高管一起合影一张,然后向位于时代广场附近的NASDAQ(纳斯达克)进发。3个小时之后,他们迎来了在线游戏公司畅游的上市。

2000年7月13日,搜狐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朝阳带着他的第一家公司搜狐来到纳斯达克。如果说9年后的今天和当时有什么区别的话,除了财富、资产,更大的是心态――如果说9年前那次上市对于他是生死的考验,那么今天畅游的上市带给他的是由衷的轻松以及由这份轻松而来的――对财富掌控的更酣畅、更从容的心态。

15分钟,1.5亿美元

即使是在全球高科技公司云集、位列新兴市场领先位置的纳斯达克,都没有一家公司出现上市之后再分拆子公司上市的先例。可以说,此次搜狐分拆畅游上市,是张朝阳个人的极大成功――无论是财富还是成就。

此次畅游上市,发行价为16美元,开盘于22.06美元,开盘涨幅达到40%,最高升至23.93美元,涨幅49.56%。当日畅游收报于20.02美元,较开盘上涨25.12%。

如果再考虑到自去年11月以来就一直偃旗息鼓的纳斯达克IPO市场,此番畅游上市的优异表现自然无愧于纳斯达克高级副总裁所言:“2009年上市第一股。”而畅游CEO王滔,也成为寂寞已久的互联网亿万富翁榜上最新的一员――按上市首日收盘价计算,持有畅游股份14.6%的王滔身价达到1.5亿美元。

兴奋之余,张朝阳在面对媒体关于“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是否是上市好时机”的问题时,多次强调,网络游戏行业是一个人才制胜的行业,在畅游扎实的财务指标和收入前景之上,上市对于“稳定现有团队、激发员工潜力”意义重大。

实际上,王滔本人、畅游和搜狐之间的传奇经历,也正是张朝阳投资风格的某种昭示。

2003年,王滔离开供职的公司,准备自己创业。时任搜狐资深副总裁、主管游戏的何劲梅在多方推荐下找到了他,邀请他加盟搜狐游戏事业部,同时,安排王滔和张朝阳见了一面。当时,搜狐的办公室还在长安街的长安大厦,街对面中粮广场里的星巴克,往往是张朝阳与他人见面谈话的重要场所。

当王滔坐在星巴克里面对张朝阳的时候,对游戏业务的谙熟使他侃侃而谈。最后,被称作“宅男”的王滔腼腆地对张朝阳说:“如果我能把搜狐游戏做到5万人同时在线,能不能获得一定奖励?”张朝阳不置可否。

短短的15分钟会面,甚至还没有张朝阳在当时拜访一位客户时寒暄的时间长,但就是这15分钟,他作出了搜狐历史上从没有过的决定――在专门成立的游戏业务部中,王滔作为创始人享有15%的股份,这种“非一般员工”的方式直接和王滔的业绩挂钩,而这15%的股份在6年之后增值为王滔的1.5亿美元身家,成为搜狐内继张朝阳之后的又一个亿万富翁。

当然,通过畅游上市,张朝阳和搜狐获得的更多:畅游上市募集到的1.2亿美元将有一半应用到搜狐的业务上,这使得搜狐可以有充足的资金去发展媒体业务。上市之后,搜狐依旧是畅游的控股股东,持有畅游70.7%的股份,并且拥有81.5%的表决权。依照美国会计准则,畅游的收入将全部并入搜狐财报,而搜狐的市盈率反倒会因为剥离了畅游有所提升。

对于张朝阳个人来讲,作为搜狐持股27%的最大单一股东,通过畅游此次上市,其间接受益也会进一步增加其财富数字。而经历过搜狐股价1美元以下的困境后,张朝阳已经可以做到对股价宠辱不惊,诚如他所言:“华尔街上的股票,如果是美国公司,50%还可以反映这家公司的运营状况;如果是中国公司,能反映出来10%就不错了。”

同样,时至今日,15分钟会谈带来的数以亿计的财富不仅是王滔对自己投资的收获;为搜狐带来的数以10亿计的财富,更是张朝阳在搜狐之后最成功的一笔投资。

4年,5980万美元

1996年,张朝阳结束10年美国生涯,正式回国创业。此前的一年间,他已经获得麻省理工学院(MIT)物理博士学位,一直来往于美国和中国之间,努力寻找自己的位置。

1986年,当张朝阳从清华大学考取李政道博士主持的CUSPEA奖学金赴美留学的时候,美国对大多数人而言甚至是另一个世界。在MIT的日子,是张朝阳开着敞篷车、梳着马尾辫的一段光阴。陡然从“不叫一刻光阴虚度”的清华到了可以优哉游哉的美国,两种文明和两个社会巨大的反差,令张朝阳一边在实验室做着实验,一边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

这10年,不仅是张朝阳个人从学识到见识的积累,也是他对于商业社会认识的跨越:“我发现我对搞学术研究并没有强烈的兴趣,成为科学家不是我的梦想。MIT物理系的不少人毕业之后也都去了华尔街设计模型或者做分析师。但那似乎也不是我的志向所在。”

张朝阳认定,世界的传奇将由另一批人以一种新的形式书写,直到在MIT的实验室里,他第一次接触到互联网。他天天不知疲倦地泡在那时还相当简陋、初级的互联网上,明确意识到,这会是自己的方向。时至今日,回忆当初,张朝阳坦言,如果说现在的自己对于技术和产品更敏感的话,那个时候的自己对于机会的把握就有特别敏感的天性。

于是,1996年,张朝阳放弃了以MIT博士身份能唾手可得的高薪职位和大公司的发展前景,回国创办了搜狐前身―――爱特信。此前,通过一次次游说和验证,张朝阳从爱德华・罗伯特与其学生和尼葛洛・庞帝手中获得了22.5万美元的投资。

创业伊始,艰辛非凡。一位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鼻祖人物,后来回忆起和刚刚回国的张朝阳吃一顿饺子后的情景:聊完了互联网,准备付账的时候,张朝阳建议AA制,这种“特立独行”的做法显然和中国人长久以来的交友经商习惯大相径庭。饺子的账最后到底怎么付的不得而知,但自此,张朝阳凭借他的海归身份以几乎为零的投资,迅速使自己成为中国互联网或者说那个跨世纪年代里的风云人物。

张朝阳从来不讳言自己不反对、甚至偏爱“作秀”:“我本人可以为公司的推广节省大笔广告费和公关费,而且效果又比硬性广告和公关好很多。为什么不?你可以说我是在娱乐大众,但既然搜狐是我创办的,这又有什么不可以?”

尽管没有去华尔街设计模型,但张朝阳在分析投入和产出时显露出的理性与他在娱乐版面、大众媒体上的面貌相去甚远。甚至,有时候,张朝阳还会流露出深藏内心的想法:“娱乐是一个相互的过程,当你实际上洞悉并且有能力主导这一切的时候,谁娱乐谁其实并非表面那么简单。”

张朝阳从不名一文的留学生到身家过亿的CEO,历经4年。尤其重要的是,诚如他身边跟随多年的一位下属所言,他最大、最成功的一项投资即是搜狐――不仅因为搜狐作为一桩生意带来持续、稳定的现金流,更因为这项投资本身处于互联网行业,使得其延展性大大超出其他行业,还因为搜狐的媒体特性使得他对自己后来和未来的若干举动都产生了相当的放大效应。早在回国之初,张朝明通过剑走偏锋的宣传和炒作成为媒体宠儿时,就已经洞悉了用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回报的路径。

务实风格的胜利

在胡润富豪榜推出的最初几年里,包括张朝阳在内的一干互联网创业者是榜单上绝对的主角。10年流逝,地产、能源渐趋主流。进入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接连击中身家百亿、千亿的富豪,财富缩水幅度最高的甚至达到90%。

张朝阳在今年年初曾经向媒体表示,和周围的朋友比起来,他的资产变化状况是最小的,在个人理财方面奉行“无为而治”,反倒是躲过了金融震荡:“我在宣传营销方面很张扬,但我本人是一个非常务实的人,我采取的投资策略是‘无为’策略,‘无为’所以就没有失去,很多人动作太多。我的投资就是买搜狐自己的股票。另外投资一些特别保守的国债或者基金。但我不会去投资房地产,我买房的目的就是自己住。”

购买搜狐自己的股票,这已经不是张朝阳的第一次。早在搜狐股票还徘徊于2美元的时候,张朝阳就拿出自己相当大一部分的资金购买了搜狐股票,此举被视作是张朝阳“又在炒作”。随后几年间,不仅搜狐始终不断地回购股票,就连张朝阳也多次动用个人资产购入搜狐股票。在当时,搜狐甚至包括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所有中国互联网公司还在为盈利而奋争。外界更愿意把这些“自掏腰包”的行为视作是管理层给市场传递信心、给员工打气的举动。

“有一段时间,我们的市值甚至还没有我们手里持有的现金多。这是资本市场极端的表现,价格和价值在大多数的时候都是背离的,因此这也才给有信心和有分析能力的人提供了机遇。在当时,以相对低廉的价格可以买到更多的股票,同时也能在这个时候显示出比‘黄金’更值钱的价值。”

但即便如此,张朝阳也不认为现在就是一个“遍地黄金”的时候。市场的萧条固然会使一些好资产打折出售,但更多时候还是鱼龙混杂。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资本市场太多地左右了人们的价值判定标准,而此次的金融危机表明,来自华尔街的很多理论都是“有问题的”。

尽管搜狐历史上的并购并不少,但张朝阳从来都认为,收购并不符合互联网的增长规律,投资银行当然喜欢交易,交投寡淡的时候,投资银行当然要怂恿公司尽量多买卖,但归根结底,对于产品公司来说,价值的最后实现是通过运营而非交易。

其实,这种保守的作风始终贯穿张朝阳和搜狐的轨迹。在互联网这个最讲求创新的领域,张朝阳每每被称为亦步亦趋的“跟随者”,甚少有独树一帜的创新之举。即使连这次为他和搜狐带来巨额财富的网络游戏产业,他也是在其他各家公司纷纷在网游上已经盈利赚钱之后才开始布局的:“竞争对手先去探路,证明了那个方向可行,我们再动手。以我们的影响力和平台传播力,这个时候绝对不晚。”

这个世界永远是“成王败寇”。在中国互联网还是搜狐、新浪、网易3家三分天下的时候,谁都不认为既没有超强内容又没有过硬技术的搜狐,会成为中国互联网的胜者,而张朝阳的“出位”言行还每每被当作搜狐前景堪忧的佐证。但如今,搜狐持久的生命力和张朝阳在中国互联网界常青树的位置开始转变人们的思维。

或者说,过客因其短暂而炫目,坚守者因为恒久而收获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