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分层教学的实施方案探索与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分层教学的实施方案探索与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分析了分层教学的优势,结合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以当前课程改革为案例,探索并研究在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中实施分层学的具体方案,并反思分层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分层教学;计算机信息技术

引言

所谓分层教学,[1]就是根据不同专业、不同水平层次的受教育对象,制定不同的教学体系及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分层教学理论源于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因材施教”理论,以及前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2],即每个学生的发展都存在两种水平:一种是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在别人的指导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更高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如何在最近发展区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这就是分层教学需要研究的内容。

1.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近年来,高职院校生源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有高中生、中职生、民族生、企业青年和复转军人等。调查显示,不同生源新生入学时的计算机水平差异非常大。有些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已经掌握了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而有些学生对计算机知之甚少,只停留在网络的初步应用上。

基于以上现状,如果还采用传统的班级教学模式,有一定基础的学生,会认为计算机知识简单乏味,从而失去学习兴趣。但若盲目改革现有教学方式,又可能导致基础薄弱的学生很难适应,跟不上教学进度。这对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挑战,分层教学势在必行。

2.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

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实施分层教学,主要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必须首先对学生进行分层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分层,然后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实施分层教学过程,最后对各层次学生进行分层考核,并对考核结果进行有效的评估,客观准确的评价不同层次的学生所取得的进步。

2.1 分层考试

分层考试必须由学校统一负责命题并组织考试,采用理论考试和上机操作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将考试成绩作为分层的主要依据。这就要求考试题目的设置要科学合理,尽可能考查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考试结束后,再根据成绩进行分层。我校将所有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A、B两种类型针对普高生、艺术生、单独招生学生以及对口单招学生开设,其中,分层考试成绩在前40%的学生划分到A层,其余划分到B层。C层针对民族生、企业青年、复转军人等复杂生源学生开设。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将层次划分的更加细致,比如将成绩在前10%以上的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分为“优秀”层,享受“免修”计算机课程的待遇。

2.2 分层教学目标设置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在教学中取得同样的成功,必须精心制定适合这三个层次的科学的培养目标,使各层次学生都得到有针对性的发展。

我校对各层次的课程总学时设定都是72学时,但在学时的分配和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目标的要求有很大区别。B层学生要求理解计算机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操作系统和Office系列软件(包括Word、Excel、Frontpage、PowerPoint和Access)的基本操作,完成相关实训任务。而A层学生除了以上要求之外,还要加入程序设计语言的学习(如C、VisualBasic、VisualFoxPro、C++语言等),能够自主学习、深入研究问题,解决较复杂的应用问题。对于C层学生则适当减少理论知识范围,多加练习,要求其学会部分常用软件的基本操作,能用计算机实现简单应用即可。

2.3 分层教学环节

分层施教是课堂教学中最难操作的环节,其基本要求是:分层有质,动静结合,全员参与,各得其所[3]。整个教学过程要经过分层备课、分层授课、分层实验及分层考核四个环节。

分层备课。根据以上设定的分层教学目标的要求,备课时需要明确每一个层次的教学内容,潜心研究知识点的难易程度,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设计不同的教学环节和方法,精心备课。

分层授课。教学中采用不同的过程培养方式,每个教学环节都要分层进行。如课堂提问,所提问题要处于学生思维水平的最近发展区,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问要有层次性,先易后难[4]。课后练习也要分层进行,可以给学生布置不同的练习,也可以同一练习内容,分层要求。

分层实验。计算机课程中,实验课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以我校为例,实验时A层次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再设计一些课外的应用性强的实验项目,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B层次学生精讲精练,注重基本操作技能的锻炼;C层次学生适当降低难度,增加教师辅导的时间。

分层考核。可采用“日常考核+期末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日常考核主要体现在考勤、练习和作业几个方面,加强过程考核也有助于分层教学的过程的顺利实施。期末考核则采用上机考试的形式,分层次分批设置考试,不同层次的考试内容和难度都不相同。

2.4 分层效果评估

分层效果评估是对以上实施过程的科学性评价,其结果将直接反映分层教学的成功与否。评估工作一般只能纵向进行,与未分层之前比较或者与往届分层的数据进行比较,可以从全校角度或各层次角度进行。如果评估以上指标表明教学效果不理想,则要科学反推问题究竟出现在哪个环节,及时进行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制定出更加科学的分层教学实施方案

3.问题和反思

经过一年的实践,发现分层教学课程建设中仍有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3.1 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影响

层次的划分,必然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其一,造成等级观念。低层次的学生会认为自己是差生,学习积极性极大受挫;高层次的学生,则容易满足现状,停滞不前。其二,缺少榜样。学生之间需要互帮互学,没有了榜样就没有了学习的动力。尤其是层次较低的学生,找不到引领他们前进的目标,遇到问题也不能得到帮助,不利于学习水平的提高。

3.2 教学管理上有很大难度

分层教学首先需要组织一场分层考试,然后需要将原有的以专业为单位的班级拆解开,再组织学生选课重新组合成新班级,此外,后续的工作还有排课、分配教室、分配实验室、教学监控、考试安排、成绩管理等,这些环节的处理难度和复杂度,与普通教学相比无疑是巨大的。

3.3 教师备课难度加大

实施分层教学以后,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打破了统一的教学大纲,一致的教学进度,而改为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灵活制定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实验方法。如果每个老师都承担不同层次的教学任务,工作强度将是原来的若干倍,备课难度可想而知。

从总体上看,尽管分层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但作为一种新兴教学模式,它还是具有绝对优势的,值得推广。要在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建设中采用,仍需我们不断总结完善,解决各种问题,才能更好的发挥分层教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昊雅琴,张艳,等.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分级教学的实践和探索[C].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何显文.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分层教学的实施方案探讨[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

[3]周香英.《计算机基础》课程分层教学实施方案的探讨[J].科技广场(管理科学),2006.

[4]陆青梅.“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分层教学实践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9.

课题项目:江苏建筑学院2012年度院级课题《基于示范高职院校建设的公共英语改革方案》(项目编号:90250886500075);主持人,胡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