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及相关因素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及相关因素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了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相关影响因素,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的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人性的哲学修订量表(RPHN)和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对1~4年级625名大学生进行测评。结果农村和城市的太学生在社交回避和社交焦虑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文理科学生在人际关系敏感、愤世嫉俗2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愤世嫉俗和值得信任2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城乡、年级和文理科等因素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都有比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敏感;人性哲学;社交回避;焦虑

国内外研究表明: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探讨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心理发展特点,对于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协调人际关系,治疗心理疾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深入探讨家庭、性别、年级、人性观等相关因素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郑州、新乡6所高校1~4年级大学生625人,其中男生249人,女生376人,平均年龄20.48±1.43岁,其中大一79人,大二263人,大三132人,大四151人;文科生269人,理科生356人。

1.2 研究工具

1.2.1 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的人际关系敏感因子(IPS)由9道题目组成,1~5级自评,主要测量被试的人际关系敏感程度。

1.2.2 人性的哲学修订量表(Revised Philosophies of HumanNature Scale,RPHN) 由Wrightsman编制,有愤世嫉俗(C)和值得信任(T)两个因子,共20道题目,采用1~6级自评,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1.2.3 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eScale,SAD)Watson与Friend于1969年编制,由社交焦虑分量表(Ax)和社交回避分量表(Av)两个分量表构成,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同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1.3 数据处理 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逐步回归的方法。

2 结果

2.1 农村和城市的大学生在各因子上的比较农村和城市的大学生在社交回避和社交焦虑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其它因子差异不显著。

2.2 文科和理科的大学生在各因子上的比较文、理科学生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的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P

2.3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各因子上的比较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愤世嫉俗、值得信任2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在人性哲学的愤世嫉俗看法的发展上呈“∧”型,大一学生愤世嫉俗的得分最低,大二学生得分上升,大三上升到最高分,而大四的学生得分又变为下降;大学生在人性哲学的值得信任的看法的发展呈“V”型,大一、大二的学生的得分逐渐下降,直至大三最低分,而大四的学生又变为上升趋势,值得信任因子的这种趋势与王惠萍等人的人性哲学研究结果趋于一致。

2.4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愤世嫉俗和值得信任2个因子上进行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在愤世嫉俗因子上大一学生与大二、大三、大四3个年级的学生分别存在显著差异(P

2.5 人际关系敏感的多元回归分析 以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得分为因变量,以愤世嫉俗、值得信任、社交回避和社交焦虑4个因子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选人标准α=0.05,剔除标准β=0.10)。

3 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和城市的大学生在社交回避和社交焦虑因子上有显著差异,即农村的大学生比城市的大学生社交回避和社交焦虑问题更严重些,有关农村和城市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这种社交回避上的差异主要与生活环境不同有关,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以前的生活环境相对闭塞,与人交往相对少,以前没有在城市生活,面对与农村截然不同的新环境和与同学之间存在的经济、见闻等方面的差距,他们表现出强烈的自尊心,也非常容易产生自卑情绪。紧张的学习、激烈的竞争、单调的生活,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恋旧情绪,使得这些农村大学生倍感孤独,所以农村的孩子社交回避问题相对更严重些。而城市的生活环境相对开放,与人交往的机会多,信息量大,因而城市的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社交能力一般比农村大学生好些。因此高校的心理健康工作要有针对性地对农村学生的社交问题进行辅导。

文科和理科大学生的比较结果表明,文科类学生在人际关系敏感和愤世嫉俗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理科类学生的得分。影响的因素很多,其中文、理科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观念和思维方式不同占重要地位。文科学生所学的专业多属社会科学领域,他们注重对社会问题的探讨和精神世界的追求,看重提高自身对社会和人生的敏锐观察力,他们对哲学价值与社会价值更看重,易出现价值冲突,因而也更容易出现人际关系敏感和产生愤世嫉俗的倾向。而理科学生所学专业大多属自然科学范畴,他们注重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探索,自然科学原理对他们的专业学习具有更大的价值,过去“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的观念仍然存在,加之现代社会越来越离不开科学技术。而且理科生毕业后大部分从事本行专业,“所学有所用”使他们觉得只有学好专业知识,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取得成就。由于理科生的兴趣在自然科学领域,对人生哲理和社会问题的探讨兴趣不如文科浓,有些理科生大有“不闻天下事,只读圣贤书”的倾向,所以理科学生人际关系敏感和愤世嫉俗问题相对文科生程度低些。由此提示把文科学生作为各高校心理卫生工作的一个重点人群,应加强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卫生工作。

研究结果还显示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愤世嫉俗、值得信任两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在人性哲学的愤世嫉俗看法发展呈“^”型,在人性哲学的值得信任的看法发展呈“V”型,多重比较表明在愤世嫉俗因子上大一学生显著低于其它三个年级学生的得分,大三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大四的学生得分;在值得信任因子上大一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大三的学生得分,大二、大三的学生得分显著低于大四的学生得分。这表明大学生愤世嫉俗和值得信任的看法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大一学生社会阅历少,社会交往少,相对比较单纯,愤世嫉俗相对少些,值得信任分数高,而随着大学生活、学习的深入,开始思考社会,思考人生,将视线由学校扩展到社会,对社会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不能正确对待,容易得出偏激的结论,而随着年级的继续升高,到大四学生变得相对成熟些,对社会的看法不再那么极端,愤世嫉俗分数有所下降,而值得信任得分有所提高。因而高校的教学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的教授,还要针对不同年级的特点正确引导学生正确的思考社会和人生,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人性观。

在多元回归分析中发现社交焦虑、愤世嫉俗和社交回避3个因子对人际关系敏感都有很大的负面影响,社交焦虑最为突出,而值得信任的增加有助于减少人际关系敏感,可见,促进大学生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培养其正确的人性观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教给大学生合适的社交技巧,对于改变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显示,城乡、文理科和年级等因素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人性哲学看法都有比较大的影响,了解城市和农村、文科和理科与不同年级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我们要有的放矢地针对不同的学生团体和个体开展心理健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