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有效落实“四基”,追求生本课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有效落实“四基”,追求生本课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面向全体学生。生本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正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课堂。“四基”即“基本知R、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通过利用“四基”的有效教学,能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累活动经验,引发学生的思考,感悟数学思想。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落实“四基”的要求,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下面结合《四边形》一课,谈一些粗浅的实践与思考。

一、把握教学起点,建构知识体系

学生在一、二年级已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具有一定的感性经验,同时也在以往的测量练习中获得了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的直接经验,因此,如何准确把握教学起点,理清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在平面图形学习中的定位就显得十分重要。在教学中,我先是从创设“图形王国”的情境入手,让学生对不同的平面图形进行分类,从而引出长方形和正方形新课的学习,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又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把所学纳入平面图形的知识体系中,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在随后的教学中,是先学习长方形特征,再学习正方形特征,还是两种图形的特征学习同时进行?从教学上看,教师选择的是前一种,这是对学情把握的一种体现,也体现了探索长方形特征时教师适度地“指导”,以及探索正方形特征时放手的“自主”,突出让学生在探究、比较、交流中逐渐深刻的认知,不断地用数学语言归纳、概括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相同点和不同点。这体现了教师对本课主要任务的准确定位:由直观的“初步识别长方形和正方形”深化到“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这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从而形成较为完整的、系统的知识链条。

二、立足活动探究,注重经验积累

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里亚尔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在这节课上,教师在教学中精心设计了量一量、比一比、折一折等操作活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探究知识、摸索方法、开放交流、积累经验是这节课的一大亮点。在课堂上,这些活动并非简单罗列,而是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设计,特别注重经验的积累和提升。例如,在活动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总结出量、比、折等方法,课堂上不时听到学生“我是用量出来的”“我是通过对折知道的”“把正方形沿对角线对折,再对折,就知道四条边都相等”“把正方形先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用三角板(直角)比一次就够了”等这些闪着智慧光芒的精彩发言。在这里,不仅有“量、比、折”这样单一的方法,也有“量+比”“折+比”等组合的方法。学生通过数学活动这一情境,掌握了认识平面图形的探一般方法,完成了探索平面图形的活动经验的积累和升华。

三、触发数学思考,感悟数学思想

史宁中教授指出:“‘基本思想’主要是指演绎和归纳,这应当是整个数学教学的主线,是上位的思想。”本节课为了触发学生进行深度数学思考,能潜移默化地感悟数学思想,我采用了“猜想―验证”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先猜一猜: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哪些特点呢?在学生纷纷发言的基础上,再追问:大家说的这些究竟对不对呢?你有什么办法来验证?他们思维的大门从此打开……而帮助学生实现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就应在知识的关键点上着力:如关于“正方形的邻边相等”的验证,教师没有简单放过,而是让学生演示如何证明这一特点。有一个学生采用“先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就得出结论说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教师先是问其他同学是否赞同这种验证方法。在教师的提醒下,学生很快就发现这种方法只证明了对边相等,无法证明邻边相等。在教师的静静等待中,学生不断有新的办法出现:可以用直尺接着量一量相邻的两边是否相等;也可以沿对角线对折,再对折的办法,就可以知道四条边是否相等……这些不同方法包含不完全归纳推理的过程。而长方形和正方形相同点和异同点的比较、总结、归纳、概括,以及最后一环节“信封里装的是四边形,猜一猜可能是什么形状?”这些活动都充满着思辨光芒。整节课学生处在活跃的状态,营造了跃跃欲试、意犹未尽、开放互动的课堂景观。

总之,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四基”它们是协同发展的。教师要以学生为主,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所需,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在落实“四基”的过程中就是让学生进步和发展的有效方法,它要求我们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化素质,在教学中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充分进行自我反思,真正做到将“四基”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同时,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多活动、多探究,特别注重经验的积累和提升。通过确实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以生为本,从而落实“四基”,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平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