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的第二事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的第二事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上世纪50年代,我就是陕西南路“蒙古包”中观赏“昆大班”每周末实习演出的必到之客。后来,我去德国求学、工作近17年。1977年我匆匆回国,最关心的事情之一就是当年昆班那些朋友们的处境。

“”后第一次与“上昆”接触,还是在“上昆”正式复团之前。在侨办安排下,由李文轩、蔡正仁负责“官式接待”我这个西德爱国归侨。那次接待还安排了彩唱、清唱节目,我记得有顾兆琳、成志雄的《访鼠测字》片段,有周志刚、王泰祺、张静娴、储芗等的清唱。此后不久,蔡正仁兴奋地告诉我,“上昆”正式复团了。1979年中秋节,在上海市文化局和剧协的牵头下,俞振飞收我为徒。在拜师仪式上,俞老嘱咐我要多为复兴昆曲做事,特别是为昆曲在海外的弘扬多出力。在此后30年中,我谨遵师训,不断努力,并且为自己订下了“昆曲是我的第二事业”的心愿。

80年代初,我遵师所嘱,在香港成立了非营利机构“香港传统戏曲艺术院”,延聘在港定居的“昆二班”乐漪萍为老师,教授昆曲。至1993年乐漪萍移居美国为止,二十多名学员已成为香港业余昆曲爱好者的中坚分子,对昆曲在香港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

以后若干年,我多次参与与“上昆”有关的活动。1983年,“上昆”来港参加第八届亚洲艺术节,我几乎全程陪同,宣传及组织观众;俞师1984、1987年访美讲学,我也积极参与;1986年,我与“上昆”及戏校在上海进行了一个星期的联合演出;1988年俞师获香港中文大学颁授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我组织京昆庆祝晚会,邀请台湾海光剧团当家老生来港与李蔷华同演;1989年,全国6个昆曲院团为庆祝香港文化中心落成举行“南北昆剧汇香江”演出,我亦应邀,在“上昆”协助下演出全本《西厢记》,且邀请沈传芷、郑传鉴和姚传芗来港参与盛会。另外,还有1994年在兰馨舞台参与“上昆”协办的“94业余昆剧爱好者汇演”、1998年在逸夫舞台赞助并参与“纪念京昆艺术大师俞振飞先生昆剧专场”,1998年赞助并参加了建国49周年及“上昆”建团20周年演出周,与张洵澎合演《合纱》、《泛舟》等等。

1996年,我在赵朴初的倡议下设立了“顾铁华振兴昆曲基金”,开始摄录一批昆曲演出,其中有得到“上昆”协助演出的剧目,如2D02年我与华文漪台演的全本《范蠡与西施》,已于去年制成DVD在国内发行,其中的《合纱》、《泛舟》两折更被选入市戏曲学校《昆曲精编教材300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