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试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试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本文从地方本科院校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角度入手,将人才培养模式看作一个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有机整体,进而对其各构成要素如何对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支撑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 应用性人才 培养模式

高等教育担负着三大职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于大学的层面,服务社会这个职能除了向社会提供直接的、服务性的、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活动之外,从根本上是对社会发展中的人才支持。地方本科院校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性人才本身就是社会服务的重要体现。而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人才,则涉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性人才的实现途径

高校的人才培养活动是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来实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由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过程等要素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其构成要素包括教育观念、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内容、培养手段与方法、培养制度、培养评价等,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高校人才培养这一教育过程。它从根本上规定了其培养出的人才的特征,并集中反映了高校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作为地方本科院校,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培养出高质量应用性人才的重要保证。

二、如何构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构成要素包括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也涵盖了教学质量形成的各个环节。

(一)以明确培养目标为核心

培养目标对教育活动的开展具有指导意义,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地方本科院校多为教学研究型或教学型大学,其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主要服务对象,培养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所亟需的应用性专门人才。地方本科院校多为省属地方性院校,其人才培养的服务定位是为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培养的人才既要熟悉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适应该地区社会经济结构的现实需要。这种为地方经济、社会和科技进步发展服务的特点决定了其人才培养目标应当也必须是应用性人才。当培养目标明确后,人才培养模式各环节就都应围绕这一目标来进行。

(二)以合理的专业设置为前提

专业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与前提。合理的专业设置应符合和满足区域发展对人才的动态要求。在新专业设置过程中要围绕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及时增设市场亟需的应用型专业,同时又要关注学科综合发展前沿,设置多学科复合型专业,以适应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要。而在专业调整与优化的过程中则应广泛调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一方面要突出应用性强的优势及特色专业,另一方面要善于根据区域经济特征和资源特点发掘新专业。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才能够融入到区域经济建设中去,真正体现应用性人才的意义。

(三)以调整优化课程体系为重点

课程体系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落脚点和突破口,培养应用性人才,必须根据“理论基础较扎实、专业知识面较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要求,来调整优化应用性课程体系。

首先,公共基础课的设置应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加强与专业课之间的衔接。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来确定合适的学时学分,所讲授的内容也应结合专业的具体需求和有助于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科基础课,则应当在保留最核心、最有价值的学科基础课的前提下,对其他学科基础课压缩精简、优化整合;对于专业课则应当开设更多的实用性课程,包括面向行业和面向地方的课程;同时,也应当加大实践课程的力度,这不仅仅应体现在实践课程数目的增加,更应体现在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实践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科学合理,要紧紧围绕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来实施,使之更加符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可采取灵活的课程内容、多样的课程形式,如实验课、专业课程实践、生产见习体验、综合实践实习、毕业设计等。选修课则应本着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原则,设置专业知识丰富全面、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社会适应性和技能应用性的较为灵活多样的课程。

同时,还应注重各课程模块之间的整体优化协调发展。要注重平台搭建与模块设计,处理好课程与课程的关系,避免课程孤立、课程过大和知识点过窄,加强课程之间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和融合,增强课程体系内在的柔性,进一步使科学课程与人文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以及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教育活动形成有机整体。

(四)以实施为落脚点

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最终是需要通过实践来完成的,这个教育活动中以下几方面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1.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的以课堂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组织形式已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需要在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学组织形式,提高教学效果。根据不同的课程性质灵活采取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合作学习等研究性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动机,以及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理论性课程要改变过于强调学科知识结构化的“学术性”人才培养方式,重点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实践性课程要改变过分重视实际技能操作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方式,将重点放到理论学习与解决方案之间的联系上,培养学生应用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以第二课堂的实践性、创新性教育补充第一课堂教学,使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有机结合。

2.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应用性人才来说,如果离开实践环节就无法完成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任务,实践环节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最有效手段,可以采用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实验、实训、实习相结合,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形式,遵循由基本实践训练到专业技能训练再到综合能力训练的递进。除了上文中提到的课程体系中加大实践课程力度之外,还应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通过校外实习,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平台,使学生在实习实训中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

3.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队伍的素质与构成在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为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应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抓起,一方面,直接从业界聘请富有实践经验的专家或技术骨干来校兼职承担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将行业最新信息、成果、技术引入学校课堂教学,让课堂充满与社会息息相通的现实的生命活力,从而组建一支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另一方面,选派理论课教师到校外实习基地、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学习现代技能、组织经营管理,在实践中提高教师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同时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促其教学意识的转型。

(五)以有效的人才培养制度体系和评价体系为保障

只有将人才培养行为制度化、规范化,人才培养活动才能稳定和持续,为了保证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高校需要制定一系列配套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同时配以专项经费,以鼓励各教学单位创造性地进行实践探索。

评价体系是人才培养活动过程的监控,有了它人才培养活动才能有效实现预期目标。在对地方本科院校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评价时,首先应当确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将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条件、管理与利用、师资队伍等纳入评价指标体系中,继而运用合理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最后可用他评与自评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结果评价方法给出客观公正的结果。

我们在借鉴其它学校的培养模式的同时,也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因校制宜,与学校的办学类型、办学定位、服务面向的区域和办学特色相统一,尤其要注意保持和突出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切忌盲目照搬。

另外,我们还应当充分认识到,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当充分采取一切教育教学手段,对教学、管理、服务进行整体设计,将课堂教学、学生的管理与自我管理、实践与实训环节,包括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社团活动、勤工助学等活动全部纳入人才培养模式中,以确保培养目标的实现。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出一种相对完整成熟的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郎耀秀.关于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河池学院学报,2007.8.

[2]刘丹.地方本科院校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3]刘平请,谭明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08.6.

[4]吴邵兰,李伯松.对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评价的探索[J].当代教育论坛,2010.10.

此文为河北金融学院教研教改立项项目,编号: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