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哈尼族的传统米酒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哈尼族的传统米酒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在云南的许多哈尼族村寨中都流传着自己酿酒的风俗习惯,而米酒是哈尼族自酿酒中一种很重要的品种。通过简单探讨哈尼族传统米酒的相关内容,可以更好地认识这一民族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哈尼族;传统米酒:酿酒工艺

中图分类号:10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7740(2010)03---0074---02

在云南各少数民族中,素有以酒待客的习俗,哈尼族也不例外。在哈尼族人的传统观念里。酒是能让人打开心扉的奇妙饮品,向客人敬酒是表示自己良好祝愿的重要礼节。在各种节日和仪式中,酒也是寄托人们丰富感情、活跃气氛的必需品。而在云南的哈尼族村寨中也都一直流传着自己酿酒的风俗习惯,米酒是自酿酒中一种很重要的品种。通过了解哈尼族传统米酒的相关内容,可以更好的认识这一民族的传统文化。

一、哈尼族概况

据史书记载,哈尼族与彝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的羌族,人口约有140多万。哈尼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省南部的哀牢山和无量山区以及红河与澜沧江的中间地带。哈尼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哈尼族信仰主要以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灵魂观念构成。人们对大自然如风、雨、雷、电、地震、日蚀、月蚀、冰雹和人类自身的生老病死等现象不解,认为这些现象的产生都是由一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在主宰,这种神秘力量被称为“神”和“鬼”(精灵)两个不同的属性,并有善恶之别。哈尼族村寨大多建在海拔1000米~2500米的山区和半山区,一般都是有血缘关系的几个家庭聚居而成。哈尼族的传统住房是由土基墙、竹木架和茅草顶形成的楼房,楼房分三层,下层圈养牲畜,中层住人囤粮,上层堆放瓜菜杂物。

哈尼族日食两餐,主食当地产的稻米,玉米为辅,喜欢吃大米、玉米蒸成的米饭粑粑、米线、卷粉和豌豆凉粉等。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哈尼族分支馒尼人喜将瘦肉剁细,与大米、姜末、八角面、草果面一起熬粥,并以此为主食的上品,并擅长利用当地土特产原料腌制咸菜、烹制肉类及各种风味菜肴。如白旺是用凝固的家禽血块拌上炒熟的花生、薄荷、姜蒜、丕菜根、盐、辣椒、和生肉制成。比较有名的风昧菜肴还有蜂蛹酱、暴腌芭蕉心、酸笋炒麂子肉、省肉松酱、清汤橄榄鱼、螃筮炖蛋清、煮坨圆子等。另外,豆豉是每餐必不可少的食材。豆豉的吃法很多:将其配上辣子、芫荽、姜、蒜苗烧熟做主菜;将豆豉切片炸香拌辣椒面当咸菜等。

饮茶和喝酒是哈尼族的嗜好,所饮用的酒多是自家酿制的甜白酒,醇香、甜蜜;喝茶多用煨酽茶的方式,即先用铜壶或大口缸在火塘上将水烧沸,然后再放入茶叶煨煮,待再烧开时饮用。一般每天一次只饮一道。西双版纳的馒尼人都喝鲜茶,茶叶都是现喝现采的老叶,有的甚至是带枝的老叶。烧茶时先将鲜茶用火烤至微黄或焦糊,然后投入沸水内,煮沸即可饮用。鲜茶味苦涩,但能消暑解渴。

哈尼族也有着较丰富的节庆礼仪食俗。按照哈尼族的传统历法,可以把一年分为冷季、暖季和雨季三个季节,每季为四个月。在一年之中有过两个年节的习惯:一个是十月年,另一个是六月年。十月年是在农历十月的第一个属龙日过,历时五至六天,主祭天神和祖先。届时每家都要杀一只红公鸡,就地煮食,不得拿人室内,全家每个成员都必须吃一块鸡肉,准备出嫁的姑娘则不能吃。随后要做三个饭团和一些熟肉献给同氏族中辈份最高的老人。另外,寨子里要举行盛大的街心宴,即每天有近百张桌子连在一起,各家各户都争相献上自己的拿手好菜,以展示自己的烹调手艺。六月年是在六月里举行,具体日期由祭司选定,以祭天神和谷神为主要内容。届时也要杀鸡宰羊,举办酒筵盛餐。在为天神建盖秋房时,要在门口杀牛进行祭神,祭毕按人均分牛肉,共享神赐。除此之外还有小寨神、端午节、新米节等许多传统节日,在节日中都要准备丰盛的食物进行庆贺,其中,酒、鸡和糯米饭是必不可少的食物。在每年七八月间,云南红河地区的哈尼族还要举行盛大的喝新谷酒仪式,预祝这一年五谷丰登,人畜平安。届时要捋下新谷百余粒,炸开花,放入酒瓶内泡酒,并备下丰盛的酒菜,请亲戚朋友品尝新谷酒。

哈尼族素来热情好客,只要有客人到来,都要以酒相待。客人落座后,主人要先敬一碗米酒,三大片肉,称“喝焖锅酒”。待客食品讲究食多量大,真诚实惠。客人离开时,有的还要送上一块大粑粑和芭蕉叶包好的腌肉、酥肉、豆腐圆子等食品。宴请客人时有男女分桌之习。按传统习惯,家中分别设有男室、女室,只有男人可以与客人同桌用餐,妇女一般不陪客。进餐时的席位以靠近火塘的一方为首,首席一般由长者坐。在男桌进餐,首席由男性长者坐,在女桌就餐,首席则由女性长者坐。

二、哈尼族传统米酒

在云南哈尼族村寨中,每年举行重大节日之前,家家户户都会酿酒。其中,米酒是哈尼族自酿酒中一种很重要的品种,而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的紫米酒则是哈尼族地区最著名的米酒。这种米酒主要以紫米为原料,由于其制作成本很高,人们一般不用紫米作为原料。而以玉米、稻谷、高粱替代。米酒主要以清香型为主,一般不带曲味,这和当地人的口味有关。通常情况下每年每个家庭至少酿造两次,至于以何种作物为原料,主要取决于当年作物的产量。另外,米酒的主要酿造工具由一个大木甑子和一个大铜锅构成,酿酒时相互配合使用。在哈尼族村寨中,酿酒工具由村长保管,需要酿酒的村民需提前预定工具的使用,以免形成同时间使用工具的冲突。使用结束之后须及时归还,另外要挈带一斤或两斤酒作为村长对酿酒工具的保管费。

三、哈尼族传统米酒的酿造工艺

哈尼族的酿米酒工艺和云南其他少数民族的酿酒方法基本相同。传统的酿造工艺主要简单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选料:在哈尼族村寨中,酿酒的选料主要取决于当年粮食作物的产量,一般选用成色好的玉米(包谷)、稻谷、高梁和小麦(基本不用)。每次酿酒需原料200斤左右。

2.蒸煮:将选好的原料放人大锅,加入一定比例的水进行蒸煮,大约5个小时左右,煮到能捏烂稻子粒的程度方可。待原料煮熟后再晾一到两个小时,以半干半湿的状态为宜。

3.发酵:原料晾晒之后加入酒曲,搅拌均匀并放在大唐子里捂起来,让酒曲完全渗透到原料中去。其实,整个发酵的过程很简单,就是将拌好酒曲的原料装入密封的大唐子里发酵一个星期左右,接着就可以联系酿酒工具了。

4.蒸馏:发酵结束后,把酒料拿出来,放人大的木甑子里,同时要放人适量的甘蔗叶和少量辣椒,这个主要与调节酒的度数有关。之后在酒料上面加上冷却用的小铁铜锅,把整个装置放进大铁锅里进行蒸馏。根据当地的风俗习惯,从开始起火到出头酒的过程中,孕妇、小孩禁止在酿酒房出入,并且不允许人大声喧哗、吵闹等,以免影响酒的品质。

经过大约5个小时左右的蒸馏就开始出酒了。第一道是头酒,先接一点尝下味道以确定酒的度数,一般头酒度数很高。许多人家都是把头酒单独收集在酒坛里存起来,以免以后出的酒度数不够,用头酒弥补。接完头酒后,待酒的度数恢复到四十度左右时就开始接正式喝的酒了,其实酒的度数要根据各家的口味轻重来定,一直接到没有酒的味道为止。人们把最后接的酒称为淡酒或者尾酒,一般适合于妇女和老人饮用,尾酒也可以起到调低高度酒的作用。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在蒸馏过程中,甑子上铜锅的水要不断轮换,以防高温过度,造成酒的挥发。一次酿酒大约能酿出30~50斤左右。至此,整个酿酒过程就结束了。

酿造结束后,要及时把工具洗干净并送还给村长,另外附带自家酿好的酒作为酒具的管理费。至于酒糟,对于经济条件不太好的人家来讲,可经过晾晒后再次蒸煮重复使用。一般情况下,将酒糟晒干后放一段时间做为牲口的饲料进行利用。

四、结语

哈尼族人热情好客,素有以酒待客的习俗,而自己酿酒是勤劳的哈尼族人长期延续下来的一种自给自足的传统表现形式,其中,米酒是哈尼族自酿酒中一种很重要的品种。哈尼族传统的酿造米酒的工艺很多,因每个支系的不同也有些许不同之处,但总的来讲酿造过程基本相同。本文提到的上述酿造米酒的方法所产出的米酒度数大概为40度左右,产出的米酒口感好、纯正甘甜、酒质好、酒精含量低,适量饮用对身体健康很有益处,很受当地哈尼族群众的欢迎。现在:有些哈尼族村民开始大量酿酒,进行销售,价格低廉,不仅满足了当地群众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使哈尼族的传统文化更好的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