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观世音菩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上个世纪30年代,刘文典是一位很有名的教授、学者。1929年他任清华大学国文系主任,并在北大兼课。解放以后,他被聘云南大学,三尺讲台上,躬耕到老。有一次,学生向他讨教:如何写好文章?他信口说:“只须注意‘观世音菩萨’就行了。”学生不懂,他解释说:“‘观’,就是要多观察;‘世’,就是要懂得世故;‘音’,就是讲究音韵;‘菩萨’,就是要有救苦救难、为广大老百姓服务的心肠。”
刘文典教授说的“观世音菩萨”,可分解为4个部分:一是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即“菩萨”;二是要深入采访,了解事情的过程和细节,即“观”;三是要学习科学知识,风土人情,即“世”;四是要在文字上下功夫,让人读起来有味道,即“音”。四者缺一不可。对于记者来说,“观世音菩萨”可谓“新闻五字诀”。
过去的年代,中国出了不少名记者,有些名记者就是那个时代的名人、伟人和作家,就《人民日报》来说,邓拓、安冈、李庄、蒋元春、田流、纪希辰、金凤、柏生、艾丰等,人们现在还不断地提到他们,这是他们本人的光荣,也是《人民日报》的光荣。这些名记者,各有所长,各有千秋,但他们都是身体力行“观世音菩萨”的。现在,媒体比过去增加了很多,不仅有平面的,而且有立体的,不仅有文字的,而且有音像的。记者采访的东西,发表的机会增多了,发表的频率加快了,条件越来越优越了,但却很少有人说谁是现在的名记者,更没有听说哪个记者的名字叫响了全国。
为什么呢?原因可能很多,也不是三两句话能说得清楚的。借用刘文典教授的话说,就是大家都没有做到“观世音菩萨”。或缺一,或缺二,抑或都缺。把自己和名记者比一比,就明白了。就拿“观”来说,谁不懂真实是新闻的命根子,真实从哪里来?从采访来。说来惭愧,现在的老记有几人是肯在采访上下功夫的?原来新华社发的新闻稿,供各家报纸、电台用,叫“通稿”,现在也有一种“通稿”――记者未到,被采写的单位或个人,就把“材料袋”准备好了,老记“不需要到新闻现场,不需要采访任何人,甚至不需要动笔,就可以签个名把稿子发了”,据说这样的稿子“没有知识产权之争,也不必顾虑报道失实”,真是“不亦乐乎”!当然,这样的做法,有些时候也是必要的,但是一个记者把这作为本事,作为常态,作为“小酒一端,快乐神仙”,那就大错特错了。文学作品的精彩处每每在于细节的描写,新闻何尝不是如此,大话人人会说,空话人人会讲,口号人人会喊,而细节却并不是人人都能得到、人人都写得出来的,不经过认真采访的新闻肯定不是好新闻,原因就是记者写出来的东西是抄来的,是拿来的,是没有动脑子、没有费力气的,是“白开水一碗”。如果当了一辈子记者,到头来还是“白开水一碗”,岂不有辱这个令人羡慕的职业!
《记者观察》是观察人事的,观察生活的,本人大胆,观察了一下同行,不知各位以为如何?其实这又何尝不是在观察我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