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贲门失弛缓”是什么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两年前,刚过而立之年的杨先生投资失败,本来就心烦意乱的他还出现了不能正常吃东西的情况。两年来他症状时轻时重,轻的时候像个正常人,重的时候水米难进,吃什么吐什么,他以为自己患上了“抑郁症”。
杨先生表示,那段时候,每次吃饭如果想到自己“吃不下”,那就真的会吃不下。而且随着疾病发展,睡眠质量也越来越差,有时候甚至彻夜难眠。两年来,杨先生的“抑郁症”越来越重,身体也越来越差,不能从事重体力活动,体重急剧下降,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
一个月前,杨先生来到医院消化内科就诊。据医生回忆,初见杨先生就让人印象深刻,四十岁的男人面色苍白,满面愁容,一米八的个子,体重却只有五十几公斤,看起来弱不禁风的样子。经医生耐心详细的询问病情后,当即安排他住院检查,并终于明确诊断。原来杨先生所患的根本不是“抑郁症”,而是“贲门失弛缓症”。
什么是“贲门失弛缓症”
那么,“贲门失弛缓”到底是什么病呢?为什么会出现抑郁症状呢?江苏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张国新教授介绍,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具体病因不是很清楚,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与食管神经节细胞退变、肌肉功能障碍密切相关。患者可表现为吞咽困难、食物反流、胸痛以及长期饮食不良造成的消瘦,疾病可能在患者心情抑郁、进食辛辣刺激或生冷食物、受凉时加重,而在保暖、喝温水、充足休息和心情舒畅时可减轻。
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超半数出现“抑郁症”
“贲门失弛缓症”在发病初期仅表现为偶尔发作的吞咽困难、反流以及胸骨后疼痛等症状,一般在胃镜下常无特异性表现。而且疾病的症状跟患者的“心情”密切相关,所以常常误诊为“慢性胃炎”或者“抑郁症”。
随着疾病加重,吞咽困难发作越来越频繁,最后患者常常会出现连喝水都困难,明显消瘦、贫血以及严重反流的表现,甚至出现夜间平卧后食物反流、呛咳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影响很大。
在疾病发展的过程中,患者这种负面情绪会引起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级内分泌系统的生理变化,从而加重原有的躯体表现,产生焦虑及抑郁障碍,国内外很多研究也都证实了这个问题。据调查,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超过50%的人员会出现“抑郁症”,因此对该疾病单纯运用手术治疗的方法是不够的,还需要结合心理疏导治疗。
不仅需要手术治疗还需“心理疏导”
这种疾病需要医护人员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比如入院后医生需要详细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病因、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以后生活的注意事项等。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让患者了解疾病是可治、可控的,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改变患者原有的心态和生活习惯,减少疾病的发作机会。
同时,这样充分的医患交流有助于建立医患之间和谐而互相信任的医患关系,争取患者和家属的全面配合,这对于治疗疾病也是非常有益的。术后,医护人员还应该加强对患者的关怀,让患者避免出现焦虑、急躁的情绪。
当然若要治疗该病还是需要微创手术的。近年来开展较多的是“POEM微创手术”。这种手术方法不需要开胸、开腹,直接用胃镜在食管壁上打一个1.5厘米左右的隧道口,然后在“隧道”里将肌层切开,最后再将小小的隧道口用“钛夹”夹闭。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短短的半个多小时就可以完成。
张国新,江苏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