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谈中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语言积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谈中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语言积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中,先后提到指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学生要“有较丰富的积累”等内容。 应该说,重视语言积累,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途径,更是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方法。那么,中低段阅读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做积累,才能让语言落地生根呢?

一、因文而异,锁定积累的内容

语文教材中提供给学生阅读的文本,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载体。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词语、特别的短语、精彩的句段、独特的结构,都是阅读教学中语言的积累与理解、运用的最佳结合点,教师应特别留心。然而,文本不同、风格各异,教学时间有限,课堂上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我们要因文而异,根据文本的特点找到最佳切入点,有效地引领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不求多,不求全,但求有侧重点,一课一得。

(一) 语言材料的积累

1.优美的词语。如人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中的“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成群结队、四脚朝天、飘飘摇摇、相互交错”以及《美丽的小兴安岭》中的“积雪融化、溪水淙淙、葱葱茏茏、密密层层、又松又软、又香又脆”,这些生动的词语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我们可以要求孩子们去读一读,记一记。

2.特别的短语。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四季》中的“草芽尖尖、荷叶圆圆、谷穗弯弯”以及《哪座房子最漂亮》中的“青青的瓦、白白的墙、宽宽的门、大大的窗”等。这些短语很有规律,很有特点,可以作为我们语言积累的一个点。

3.精彩的句段。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和时间赛跑》一文中,我们可以将几个含义深刻的句子作为积累的内容;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中,我们可以将描写风景优美的三个段落作为积累的内容。

(二)语言规律的积累

掌握语言规律解决“怎么表达”的问题,是语言能力的核心。主要包括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就中低年级学生而言,主要指遣词造句。

1.生动的描写。这里主要指的是运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生动的句段。如二年级上册《秋天的图画》一文中的句子:“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一句句话语,简直就是一首首诗,给人以美的享受。积累这样的词句,不仅能使学生领悟各种修辞的表达方法,还能使学生从中学习怎样进行联想和想象。

2.特殊的句式。如一年级下册《画家乡》一文,有这样的句子:“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他画的山那么高,水那么清。”这些句子的特点非常鲜明,我们可以将此作为积累的内容,为语言的运用作铺垫。

3.独特的结构。这里主要指的是段落的结构,而非篇章的框架。如,一年级上册《自己去吧》一文,有两个自然段的结构完全相同,都是先写小鸭和妈妈的对话,再写小鸭学会了什么。这可以作为语言积累的一个点。

二、顺势而为,选择积累的方法

积累的内容涉及语言材料与语言规律两大块。我们应该针对不同的积累内容,顺势而为,选择一种或多种结合的积累方法。

(一)于诵读中沉淀积累

语文教学要抓语言,语言教学要抓语感,语感教学要抓诵读。重视诵读,其实强调的就是语言积累问题。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也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因此,无论哪一方面的积累,都离不开朗读,尤其是优美的词语、精彩的句段以及生动的描写。我们应在读一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背一背。

请看三年级下册《荷花》第四自然段教学片断。

音乐中播放画面,师生合作朗读课文。

师:表示看的时间长、看得很专心的词有哪些?

生:目不转睛。

师:看着看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一朵荷花,心里美滋滋的。

师:文中“我”爱荷花,因为荷花非常之美。其实,文中的语言也写得很美。现在,就让我们深情地读一读课文。如果你行,你还可以试着背一背。

此时,学生已将自己融入优美的文字之中,诵读得有滋有味,在诵读中顺理成章地积累了语言。

(二)于品析中深化积累

“积累”有记住、累积的意思,但语言的积累,决不是靠死记硬背,必须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上才能完成。尤其针对一些精彩的句段、生动的描写等积累内容,可以结合语言的品析深化积累。请看一年级下册《画家乡》教学片断。

一、感悟

出示: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

师:大海很宽很宽,有多宽呢?

生1:一眼望不到边。

生2:无边无际

师:这么蓝,这么宽,你能用朗读告诉大家吗?

(学生读句子)

师:你为什么把“那么……那么……”读得那么重?

生:因为大海很蓝很蓝,很宽很宽。

师:听着你们的朗读,老师仿佛觉得这个句号就是一个感叹号,一起读!(齐读句子)

师:(小结)读书时,有时只要强调出关键的词语,就能把你想说的感觉读出来。

二、积累

师:课文里还有几个这样的句子,你也能把他读出来吗?

出示:他画的山那么高,水那么清……他画的城市那么美。

三、运用

师:你还能用“那么……那么……”说说自己喜欢的东西吗?

出示:____那么__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_。

(学生根据句式说话)

案例中,教师扣住“那么……那么……”,将语言的积累与品析,运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学生在品词析句的过程中,学习了语言,丰富了自己的“语言仓库储备”。

(三)于运用中内化积累

语言学习本质上是习得的过程,需要大量的实践才能获得。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让儿童从做中学。”积累是表达的基础,而运用能强化、发展原有的积累。只有通过运用才能真正使语言内化,完成自我语言知识的建构。

1.语言材料的仿用

(1)口语交际。如,教学二年级上册《酸的和甜的》二至三自然段时,先让学生自己读读课文,画出几个动物心里想的句子;再以“它们为什么说葡萄是酸的呢”为话题,让学生分别把自己当成小松鼠、小兔子与教师对话;接着,教师以小兔子的身份,让学生当小松鼠转述狐狸说的话;最后,学生之间互演小兔子和小松鼠,进一步练习转述。

(2)角色模拟。如教学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时,模拟导游,向游客介绍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教学《赵州桥》时,模拟新闻会,向世人介绍赵州桥的特点,要求用上文中的语言。

(3)即兴表演。如教学三年级上册《陶罐和铁罐》后,可举行一次课本剧表演,要求尽量用上文中的对话。

(4)故事描述。如教学三年级上册《开天地》后,可以举办一次故事会,让学生在讲故事中学习运用本课的优美词句与精彩语段。

学生在语言实践的过程中,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促进了语言的积累和内化。

2.语言形式的仿写

(1)短语的仿写。

请看一年级下册《画家乡》词语教学片断。

一、第一组词组――改写仿写

出示:一匹骏马

师:很多很多骏马,你会说?(出示:一匹匹骏马)

师:很多很多船呢?公园呢?(出示:一艘艘船 一座座公园)

出示:一______鱼,一______虾

师:很多很多鱼,很多很多虾呢? (出示:一条条鱼 一只只虾)

师:能换个词把鱼虾说得再多一点吗?(出示:一群群鱼一筐筐虾)

二、第二组词组――拓展积累

出示:奔跑的骏马 宽宽的街道 高高的楼房

师:这组词,谁来读一读?(学生读)

师:这样的词语,课文中还有很多呢?(出示:金黄的稻子 雪白的棉花 碧绿的菜地)

三、组合两组词组――综合运用

师:如果把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你会说吗?

一___ ___奔跑的骏马一___ ___宽宽的街道

一___ ___高高的楼房一___ ___碧绿的菜地

师:碧绿的菜地,还能说的更多一些吗?(出示:一大片一大片的碧绿菜地)

如此的设计,教师步步为营,层层递进,使学生在反复的积累与运用中, 掌握语言形式的规律,并内化为一种语文能力。

(2)句式的仿写。

请看一年级上册《四季》的教学片断。

一、词组的仿写

出示:草芽尖尖 荷叶圆圆 谷穗弯弯

师:除了草芽尖尖,你还可以说草芽怎样?(出示:草芽嫩嫩)

荷叶呢,还可以怎么说?(出示:荷叶绿绿)

谷穗呢?(出示:谷穗香香)

二、句子的改写

出示:春天,草芽尖尖。

夏天,荷叶圆圆。

秋天,谷穗弯弯。

冬天,白雪皑皑。

师:加上季节,这一个个词组就成了一个个句子,我们一起读一读。

师:老师还会倒过来说呢,你听――草芽尖尖是春天。下面几个,谁会说?

出示:草芽尖尖是春天……白雪皑皑是冬天。

三、句子的仿写

出示:春天,。

师:春天,除了草芽尖尖,你还会说?(出示:桃花红红

蝴蝶翩翩)

师:夏天,你还会说?(出示:知了喳喳 青蛙呱呱)

师:秋天呢?(出示:果子红红 落叶飘飘)

出示:是春天。

师:我们一起倒过来说一说。

案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词组的仿写、句子的改写、句子的仿写等,在反复的语言实践中实现了语言的理解、积累与运用。

总之,学习语言重在积累。只有丰富的语言材料,掌握了一定的语言规律,学生才能准确生动地描绘自己的所见所闻,才能畅所欲言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语文素养也会随之提升。

(责编韦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