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电信产业的外部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电信产业的外部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和技术进步加速化的发展,人们对中国电信产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其面对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通过研究中国电信产业的现状,找出中国电信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和障碍,结合外部分析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分析中国电信产业面临的机会与威胁。之后,分析借鉴美国电信产业发展的方法和经验以及其解决问题的途径,提出中国电信产业当前所遇问题的解决方案及其未来发展的方向并给出一定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电信产业;外部分析;政策建议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2. 026

[中图分类号] F4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2- 0043- 03

1 中国电信产业现状

电信产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电信产业经历了一个飞速发展的过程。特别是移动电话业务市场,仅仅用了10余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几十年甚至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从弱小到强大,从落后到先进、从曾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到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实现了质的飞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不断提高。

电信产业的高速发展使得产业业内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使电信产业持续高速发展,保有良好的竞争局面,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电信产业经历了4次较大规模的重组,最终形成了中国目前的3大电信基础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加速了中国电信产业的国际化进程,这促使中国电信产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2012年电信产业已经进入国际竞争时代,电信产业国际化是行业发展趋势。跨国电信公司成为提升母国电信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载体。中国电信企业必须面对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和两类竞争对手,这也使得中国电信产业发展面临更多的问题。

2 中国电信产业的外部分析

中国电信产业的外部分析主要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

2.1 宏观分析

外部环境的宏观部分主要应用PEST模型结合中国国情这个因素来分析。

2.1.1 政治因素

政府对于电信产业的重视从1998年至今的4次重组就可看出。进入21世纪,中国电信产业业务零售端出现寡头竞争的局面,用户有2~3个运营商可供选择。中国电信市场并不属于充分竞争的市场,依旧被几大国有企业垄断,从电信产业的市场集中度可以看出。市场集中度可以通过HHI指数和N指数来分析,中国近几年来电信产业HHI指数和N指数虽有下降但总体一直比较高。

中国的电信产业集中度近些年来虽然有过起伏,但是总体上还是处于非竞争市场的局面。目前,中国电信产业仍然在行政垄断阶段,虽然中国引入寡头竞争开放了电信市场,但是电信产业进行资源配置的主要方法仍是行政解决。同时电信法制建设几乎没有进展,《电信法》一直没出。虽然有关电信产业的法律体系并不健全,但是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国家都把电信产业的发展和改进当作国家建设中重要的一部分。国务院决定加快电信广电互联网三网融合。在加入WTO后,电信产业的垄断状况还是有所改善。国家试图在法律政策方面给电信产业一个好的发展局面。

2.1.2 经济因素

近些年来,中国的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即使是在欧美主要国家遇到经济危机,经济发展遇到严重威胁的时候,中国的经济增长也没有受到很大的冲击,而且还能保持8.7%的增长。经济的增长,居民的收入水平越来越高使得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2011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 977元,比上年增加1 058元,增长17.9%。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 810元,比上年增加2 701元,增长14.1%。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生理和安全的需求后就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人们会想要通过某种方式联络感情,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移动通信业务有时候也可以保障自身的安全。因此,人们的收入有所提高后对电信产品的需求会有所提高。

2.1.3 社会因素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13.4亿人口的大国,对于电信产业的需求是十分巨大的。继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之后,互联网网民和宽带接入用户于2008年跃升全球首位。2012年8月,全国电话用户净增920.7万户,总数达到135 442.0万户。虽然固定电话的用户量有所减少,但是移动用户大幅地增加使中国的电话用户总数不算提升。中国的电话普及率和互联网普及率一直升高。到2010年,中国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1.53亿,普及率为86.5%;互联网用户达到4.57亿,普及率为34.3%。在中国,电话和互联网的需求是不断上升的。

2.1.4 技术因素

21世纪以来,信息科技的发展推动着世界不断进步。对于电信产业来说,近几年来在技术方面也取得了许多新的突破。继3G网络覆盖区域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扩大的同时,全球4G LTE用户在2011年已经达到1 160万户,预计在2012年底将会达到600多万户。

近年来,中国基础电信运营商不断加大新技术和新应用的研发,服务国际市场的能力显著提升。在中国,网络技术应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建成全球最大IP软交换网,建成全球最大的IPv6示范网络,3G网络实现规模商用。虽然技术进步可能会给该国电信产业带来新的繁荣,但是这也并不是必然的事情。像是苹果公司产品在韩国销售遇到的问题就可看出。向来以卓越的技术和优质的产品著称的苹果公司,其产品iPhone 4S却在韩国遇冷,缺乏4G LTE网络连接的功能竟然成了最大原因。从以上可以看出技术是把双刃剑,电信产品要想有好的发展还是要观察销售地区的电信发展水平。

2.1.5 中国国情

中国经济体制现状是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转轨经济,由于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这种经济模式并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和学习,为了使中国的许多产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在产业发展初期政府都会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扶植。中国的电信企业从建立之初就深深地烙有计划经济下“大型国有企业”的烙印。电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国家对于它的发展给予很大的重视。更因为电信产业的竞争涉及到了产业安全甚至是国家信息的安全问题,政府对于电信企业的进入制定了管制政策的限制,对于资源和市场也进行一定控制。

政府企图通过行政垄断使有限的电信企业发展扩大获得规模经济,拥有一定的垄断地位并产生相对竞争优势,这样企业的商业环境和竞争地位始终是相对稳定的,企业主导战略思路也是持续稳定的。

但是自2001年起,中国电信产业开始逐步的对外开放,国内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为扩大开放,国务院相继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并且积极引进和利用外资。现在中国经济处于转轨经济的后过渡时期,更由于2008年经济危机的发生让中国明白经济市场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在新经济时代,规模经济的战略已经不能满足产业的成长需求,对于效益、创新和可持续竞争的追求逐渐取代了规模经济效益。电信产业已经进入新的成长阶段,电信产业由规模经济向新型经济转轨成为当前电信产业刻不容缓的事情。

在转轨的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完善法律法规,加快技术进步,找出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电信产业自己的发展路径对于电信产业日后的强盛至关重要。

2.2 微观环境

中国电信产业外部环境的微观部分本文主要运用波特的五力模型加上政府作用进行分析。

2.2.1 现有竞争者

中国电信产业经过4次重组后,形成了3家基础电信运营企业:中国移动、 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在基础的电信领域中,都存在至少两个运营商在竞争。在2012年, 固定电话市场中,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分别在北方和南方拥有大部分市场份额;竞争最激烈的数据业务以及长途市场中,每个基础电信运营企业都有长途和国际电话服务的提供。在行政垄断情况下,中国电信产业的现有竞争者有限,在主要业务领域也都是一个或两个公司占据垄断地位,竞争的程度并不激烈。

2.2.2 潜在威胁者

广电网络、虚拟网络运营商与跨国公司、禁止向公众提供电信服务的专用网络等是电信产业潜在的威胁者。“三网合一”也就是计算机电话网、互联网、移动通信网以及有线电视网全面融合是当前的发展趋势。现在为了使市场市场更好地发展,政府取消了一些政策壁垒,这使潜在威胁将变为现实威胁。广电部门加入电信产业的趋势会改变现在电信产业的竞争格局。同时,中国加入WTO以后,跨国公司进入中国为电力产业带来威胁成为现实。虚拟运营商又是一个潜在的进入者。虚拟运营商本身并没有拥有电信网络的资源,它通过对电信运营商的电信基础设施的租用,对电信服务进行深度加工,以自己的品牌提供服务的新型电信运营商。

2.2.3 买方(消费者)讨价还价的能力

买方追求的是以更低的价格,取得更多的服务项目或获得质量更高的产品,从企业的竞争中获利,这些都将导致电信运营商的利润减少。自从中国电信市场开始引入竞争,各个电信运营企业都或多或少地感受到消费者压价带来的压力。对于最基础的业务来说,每个电信运营商的提供的产品基本没有什么差别。同时,中国的三大电信运营商的技术能力都保持比较均衡的态势。这样消费者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来选取电信产品和业务的供应者。为了满足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电信运营商不得不考虑更多的优惠方案和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2.2.4 供方讨价还价的能力

通信设备制造企业是中国电信运营企业的供给方。从国际环境角度来看,通信设备这个市场属于买方市场,处于主导地位的是电信运营企业。电信运营企业在选择电信设备制造商时往往以新技术、高品质、质量可靠并售后服务完善作为主要标准。

一方面,设备制造商的竞争有利于运营商讨价还价。中国目前有华为、中兴通讯、大唐等电信设备制造商,电信设备制造业的竞争程度还是比较激烈的。这样对于价格的确定,产品质量要求等问题都会有利于电信运营商。另一方面,供应商核心技术的掌握又给电信企业带来威胁。这样就会使电信运营商对设备制造商产生过多的依赖,降低讨价还价的能力。

2.2.5 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

随着电信技术不断创新,电信产业务结构也逐渐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不同业务之间的异质竞争日趋激烈,不同业务之间的替代性越来越强。像是在本地话音业务方面,移动对固话的替代效应日益增强。

以长途电话业务为例,最初的长途电话业务都是固定长途业务。移动电话产生后,固定长途业务面临移动长途业务的竞争,但两者的费用都比较高。快速增长的IP电话很快就取代了它们的地位。现在移动网络技术发展迅速,利用电脑和手机软件通过网络就可以进行长途对话和通信。在未来会有更多的服务和软件产生,这对于现有的产品和服务都将会是一个很大的威胁。

2.2.6 政府作用

在转轨经济的经济体制下,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和引导对竞争的形成和促进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十一五”和“十二五”计划中都将通信业的建设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党的十也指出要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

在中国,电信运营商大都保有国有企业的性质,这就使得政府的作用在电信产业的发展中愈发明显。尤其是在电信法规没有完全出台的情况下,电信产业的有效运转,信息安全的维护,打击危害电信安全行为等这些事情都需要政府给出一定的方向、路线以及政策。为了形成好的竞争机制,防止垄断企业做出不利于人民利益的行为,都需要政府来促进和监管。

2.3 中国电信产业的优势和劣势

总体来说,不论从世界上还是国内来看,人们对于电信产业的需求正不断增加,中国的电信产业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信技术不断取得新的进步都为中国电信产业的扩张奠定了基础。中国电信产业竞争强度并不激烈,潜在的竞争者也由于种种问题不会对它们造成大的威胁。国家一直出台相关政策为电信产业升级创造有利条件。

但是拥有以上优势的同时,中国电信产业面对的困难也依旧存在,电信法迟迟未出,电信产业的秩序就很难控制,市场的网络信息安全也不能得到保证。中国的电信产业技术虽然有了一定的进步,但与欧美等主要国家相比,竞争程度不够激烈,会使现有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电信产业的发展程度不能达到最大化。这需要中国电信运营商拥有更清楚的头脑,来看清国际国内局势,通过有效手段完善电信产业链,促进产业良好发展。

3 对中国电信产业的政策建议

3.1 建立拥有完善体系的有关电信产业的法律法规

从1980年开始起草,历经30余年中国的电信法却迟迟没有出台。电信产业作为信息社会的基础应该如何发展,在技术融合背景下应该如何认识电信产业特征,在新一轮的全球电信产业改革中中国电信产业怎样才能不落后,如何在传统垄断行业引入竞争机制并防止监管失灵,如何使公众更好地享受电信服务,这些都与电信法密切相关。

由于电信法的缺失,中国电信产业的发展面临许多制约因素,并没有形成有效竞争的格局,电信产业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中国必须尽快建立拥有完全体系的电信产业的法律法规。通过制定电信法,进一步放宽电信产业的准入制度,明确促进竞争的基本原则。完善的法制环境可以为信息政策的发展提供一个安全有力的保障,同时也会制约一些扰乱竞争环境和危害网络信息安全的行为出现。

3.2 引入竞争机制使电信产业不再呈现三足鼎立之势

为了防止垄断势力的形成并促进有效竞争,政府对电信产业进行了4次较大规模的重组,但是每次重组后的效果却并不理想。要想形成更好的竞争局面,促进电信产业的发展,有必要引入新的竞争机制,打破电信产业现有的三足鼎立的局势。欧美等主要国家电信产业引入民营资本就是中国引入竞争可以学习的一个好路径。

如果电信产业可以向民间资本开放,将会产生更为灵活多样的电信服务,电信市场也将不断扩大。那时候,不只电信产业将会呈现出更加健康的竞争格局,整个电信产业链也将更为丰富和完善,华为、中兴等众多电信设备制造商,也将因此受益。

3.3 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三网融合发展的合作模式

广电部门和电信企业应加强合作,寻求新的发展模式,只有这样才可以使三网融合取得新的突破。

首先国家可以成立三网融合联合推进工作组,推进“三网”建立合作沟通的长效机制。这个推进工作组可以由广电部门、有关信息化的政府部门和电信企业等多种部门组成,由其制定三网融合的发展规划,明确各方职责。其次可以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三网融合发展的合作模式。借鉴“上海模式”和“新村通”模式等成功经验,电信与广电部门明确分工,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创造有利于共赢的良好局面。最后,广电部门和电信企业都应该站在人民利益和国家利益的角度上作出必要的让步,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形成有利于三网融合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