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贝多芬《暴风雨》奏鸣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贝多芬《暴风雨》奏鸣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贝多芬是古典主义时期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奏鸣曲是其主要的创作体裁,他的每部作品各具特色,演奏者只有深入了解创作背景,体裁特点,风格特征,创作手法后,才能正确的理解并更好地演奏其作品。

【关键词】贝多芬;古典主义;奏鸣曲

古典主义是18世纪前后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文艺流派。音乐在这一时期被称之为古典主义音乐,它囊括了18世纪初至19世纪初整个欧洲的音乐创作风格。古典主义音乐内容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并重视真实地描写现实生活,音乐作品倡导积极向上,宣扬民主精神,同时还具有进步的伦理思想观念和深刻的哲理性。受当时美学思想影响,古典主义音乐作品轮廓鲜明,结构严谨,内容与形式高度和谐统一,强调主调音乐风格,音乐行进有条不紊,富于逻辑性,这一时期涌现出很多优秀的作曲家,贝多芬就是期中最为著名的一位。

贝多芬一生创作领域十分宽泛,古典主义时期几乎所有的音乐体裁都有所涉及,钢琴奏鸣曲《暴风雨》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该曲充满了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即壮观宏伟又朴实鲜明,音乐内容丰富生动,易于为听众所理解与接受。整曲鲜明体现了当时人民群众生活的痛苦和欢乐,斗争与和平,激励着人们进步,鼓舞着人们的斗志,时至今日还使人们感受到亲切与鼓舞。

一.创作背景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1770-1827),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对全世界的音乐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贝多芬于1770年12月生于德国波恩,他自幼就表现出惊人的音乐天赋,他的父亲便产生了要他成为音乐神童以便为其带来丰厚经济收入的想法,为实现他的愿望,他甚至不惜经常打骂贝多芬,迫使年幼的他整日练琴。8岁时贝多芬首次登台,取得巨大的成功,被人们称之为第二个莫扎特。此后贝多芬师从风琴师尼福学习作曲,在11岁时就发表了他的第一部作品《钢琴变奏曲》。13岁时他参加了宫廷乐队,并担任古钢琴师和风琴师。之后热爱音乐的他来到维也纳开始跟随海顿、莫扎特等音乐大师学习作曲。他的惊人才华使他逐渐受到当时人们的推崇与欣赏。但不久后,贝多芬发现自己耳朵开始变聋了,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没有比失聪更可怕的事了。这种让人心碎无奈的痛苦我们可以在他的早期钢琴奏鸣曲的慢板乐章中感受到。贝多芬有一颗火热的心,可现实又总是不幸的,这种希望和失望、热情和反抗交织在一起,逐渐成为他的灵感源泉。1802年,贝多芬完成了《暴风雨》奏鸣曲,这是一首富有浪漫诗意的精美作品,取材德国民间歌曲的旋律,全曲充满了强烈的热情和浪漫主义气质,同时还具有深刻的悲剧性。旋律中不时出现的焦躁,悲怆及热情的情感,深刻的刻画了他当时复杂的心理活动。当贝多芬的学生问及贝多芬有关这首曲子的音乐思想内容时,贝多芬说:“去读一下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吧!”这首乐曲便因此而得名。这首奏鸣曲是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创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

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是描述其本人思想精神过程的一本文献。特别是奏鸣曲《暴风雨》,不论是内容与形式的结合,还是技术与音乐的交融,都标志着贝多芬一生钢琴音乐成就的最高峰,学习这首作品将带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二.音乐风格分析及演奏提示

贝多芬一生创作的各种音乐体裁中,以器乐创作最为重要。他的器乐领域主要包括交响曲,协奏曲,管弦乐序曲,戏剧配乐,弦乐四重奏,及其他各种形式的重奏曲,还有为钢琴和小提琴创作的奏鸣曲。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的重要音乐表现手段是力度对比,这使得他的作品充满戏剧性及丰富表现力。此外,爆炸性的重音、高低音区的对置、切分节奏及强有力的渐强减弱都是他钢琴作品风格的基本特征。

这部d小调第17号钢琴奏鸣曲(Op.31-No.2)共分三个乐章。总的布局是快板、慢板、小快板。每个乐章都按奏鸣曲式结构写成。

第一乐章由引子带入,音调时而徐缓庄重、时而焦急不安、充满了强烈的戏剧性,通过模进,直接过渡到第一主题(快板)。这一主题低声区威严庄重,优伤、柔弱的高音与其相对答,中声部的三连音则表现出不安的思绪,这些音调,在引子中都有所预示。在强烈的戏剧冲突中,第二主题出现,旋律急切生动,之后通过精心设计的展开,进入再现部。这时,在再次出现的引子里的庄重与焦急音调之间,出现一句出人意料的宣叙调,这充满创造性的经典一笔,使得此曲得到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在经过激烈的戏剧性矛盾冲突后,声音突然消失,充满孤独的失落,悲伤而空虚。第一乐章的尾声,在沉闷的d小三和弦的持续中逐渐消失。

第二乐章慢板是从明亮温和的bB大三和弦开始的。一连串和弦琶音充满了幸福与憧憬,仿佛来到了大自然的怀抱,音乐荡漾着亲切、安详、宁静,所有的不幸与焦虑都已消散,所有受到的创伤都得以抚平。

第三乐章是由3/8拍的十六分音符交织而成,通过第一乐章的焦虑,经过第二乐章的平静,音乐中出现了新的元素,旋律流动清澈,典雅细腻。偶尔热情奔放,但很快便又回到原有情绪。该乐章转调较多,以小调为主,在长时间的曲折盘旋后、结束在一个单音D上,也结束了整首乐曲。

音乐是以一种无形的,抽象的方式存在的,演奏一首作品时,只有真正融入到音乐意境当中,才能真正体会到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才能更准确的表达整部作品的思想内涵。

参考文献

[1]余志刚;《西方音乐简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2]冯志平;《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人民音乐出版社

[3](美)露丝.史兰倩丝卡;《指尖下的音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4](俄)根纳季.齐平;《演奏者与技术》,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5](法)科尔托;《钢琴技术的合理原则》,人民音乐出版社

[6]郑兴兰;《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

[7](奥)卡尔.车尔尼;《贝多芬钢琴作品的正确演绎》,上海音乐出版社

作者简介:

张教华(1978.12-),女,汉,漯河职业技术学院音乐系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学及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