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如何将课堂“还”给学生思想品德课上让学生畅所欲言的方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何将课堂“还”给学生思想品德课上让学生畅所欲言的方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课堂上学生羞于主动发言或许是大多数中学老师都会有的烦恼,而思想品德这门学科则更需要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思想品德,不仅重视知识教育,更注重情感培养、生活教育。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回顾自己的生活经历,生成情感体验,引发思想共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然而对于正值青春期羞涩、内敛的中学生来讲,感性的体验往往比理性知识更难以表达。怎样才能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怎样才能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内心?怎样才能将课堂的话语权交还给学生呢?在教学过程中我一直这样问自己。终于通过不断地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以下三点方法,使学生通过回忆自身经历、分享彼此经验的方式学会成长与成才、学会沟通与交往、学会责任与奉献。

首先,课堂氛围的营造在“聊”不在“讲”。讲授新课之前,有些教师往往会通过“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或者“今天我们继续讲……”这样的语言导入新课。但不管是“学习”还是“讲”,这些字眼更多地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学生更多的是被动接受,其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无形中被削弱了。如果把课前导入的语言换成“谈一谈”“聊一聊”,这样不仅把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转变成了课堂的参与者,而且使课堂的气氛更加轻松。八年级思想品德《我爱我家》这一框题,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家人之爱”,进而学会“爱家”。家是我们生活的场所,家人是孩子的依靠,从一个成年人的视角来分析,绝大多数孩子眼中的家应该是温馨、和谐、幸福的代名词。于是,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谈谈家带给自己的感觉。八年级一个女同学的发言深深地触动了我,她说:“家有感情和血缘两层,从血缘关系上来讲,父母家人是不可选择的;但是从感情层面上来讲,如果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交流和爱,那么这种亲子关系也是不稳定的。”我想这样的答案一定来自于她真实的生活体验。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不同,对家、对家人的感情也是千差万别的,如果教师只是不遗余力地宣讲家是多么温暖、父母之爱是多么伟大,相信很难走进学生的内心。

其次,授课内容在“新”不在“全”。思想品德课程最大的特点是与时俱进、时效性强,因而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应设置与“新”有关的环节。在课前设置“七嘴八舌话时事”版块,请学生就其所关注的时事问题做简要的概述和评价。有学生就“情侣在故宫文物上刻字”的新闻引出“国人提高文物保护意识的必要性”的话题;有学生就“中日民众面对灾难的不同态度”深入思考“不同民族国民素质的差异”问题。学生提出的很多观点都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让教师刮目相看。通过这一教学环节的设置,既为学生了解新事物提供了平台,同时也教会了学生观察发现、总结归纳和交流表达。

此外,在教学案例的选择上也要做到关注“新”概念,结合“新”形势。八年级思想品德《我知我家》这一课中,教材内容上对于家庭结构的分析包括“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联合家庭”四类,但社会中已经出现了新的家庭结构形式――丁克家庭。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家庭的一些功能可以被其他场所替代,但“情感抚慰功能”是家所特有的,这些课本中还没有提及但社会现实中已然存在的新内容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渗透。对于课本中的知识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掌握,因而教师在授课内容的选择上应该有意识地渗透新的元素。

最后,课堂秩序的维护在“立规矩”不在“逞威风”。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因而教师在课前明确课堂纪律对于课堂秩序的维护更加有效。教师授课前强调“检查课前准备”,学生就会自觉把课本放到书桌的左上角;授课过程中如果出现扰乱课堂秩序的现象,教师也不应该中断教学,而是把它当做一段插曲巧妙地化解。每一节课上都可能有学生调皮捣蛋,都可能出现不一样的声音,特别是当有同学正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总有一些学生喜欢质疑、嘲讽,这个时候一些教师会选择“逞威风”――中断教学继而训斥全班学生,这不仅对正常的教学进度是一种影响,也会使学生产生负面情绪,口服心不服。

课堂是学生习得知识、培养能力、升华情感的主要阵地,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服务者,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主体,只有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在思想品德课上敢讲、敢说、能言、善论,才能培养出德、才、能、智兼备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