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以生为本视野下小学班主任管理的有效措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小学班主任既是小朋友在课堂学习中的亲密朋友,同时也是教学活动中的管理者。其工作任务对于整个班集体的发展以及每位学生的生活、状态也都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因而关于小学生的教学管理工作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从“以生为本”入手,对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办法提出探究,以期为各位读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以生为本;小学班主任;管理措施;分析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适龄儿童统一接受班集体管理的情况也更为普遍。据此,本文从以生为本的视野出发,对小学班主任管理的措施所作的分析,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以生为本”概念的意义
随着新课改工作的稳步推进,加强培养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引导的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成为教学改革工作的题中之意。为了满足更高的目标要求,加强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克服班级管理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进而为小学生营造良好、温馨的学习、生活环境,也成为当前小学教育的探究热点。
从“以生为本”的视野出发,加强小学生的管理工作,对实现学生有效、具体的管理效果有着重要效用。简要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以生为本”的培养要求为直接营造出有益于小朋友学习的班级环境有着极大的帮助作用。通过管理工作的顺利实现,不仅能够对班级中出现的矛盾和困难做到及时的化解消除,同时也保障了集体活动更加具有民主性与积极性,使各项教学工作也能得到更好的开展。(2)其对于小学生的管理工作起到一个改进的作用。在过去的教学中因为存在教学、管理方法陈旧等问题,由此给学生造成学习环境不甚和谐的局面。但通过更加合理、有效的管理方式的改变与完善,也实现了班级、学校的管理水平获得了同步提高。(3)师生共同作为班级活动的参与者,这种管理工作的施行,也促进了师生关系朝着更加和谐、融洽的方向迈进,师生通过彼此间的合作、沟通也构建了平等互信、真诚可靠的沟通关系,不仅极大地减少了二者出现误解与意见表达不畅的问题,而且加深了班主任对小学生情况了解、熟悉的程度。
二、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的有效措施
小学班主任在对班集体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把握:
1.合理设置惩罚方式,避免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小学生处于萌芽阶段,其心智状况也相对欠缺,老师的一些过分的体罚和羞辱性的言辞很容易给小朋友们造成心理压力,从而丧失对学习的激情与向往。虽然严格的制度规范是十分必要的,但班主任在管理时也要注意惩罚的尺度,改变惩罚的手段,既要做到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举止起到约束管制的效用,同时也要对学生消极、抵触的情绪起到缓解效果。例如,在以前的教学课堂中,老师对待一些犯了错误的学生,采取罚站、打板子、蹲墙角的方式,这不仅让学生感觉到丢脸,而且很容易造成学生自此以后都对这门课程甚至是整个学习过程都产生抵触心理。所以,班主任在管理这些学生时,可以采取讲故事、耐心询问等方法,通过让学生树立正确是非观念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行为的问题,从而达到改正错误的目的。对于犯错情况相对严重的学生,也不要仅仅依赖于请家长加强教育的方式来完成管理,还需要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将犯错的原由、内心活动、心理状态等通通描述出来,并进行认真的审视反思,以此实现提升行为意识、自觉改正错误的目的。
2.培养建立健全的管理队伍
班集体的管理不全是班主任一个人事情,这种“以一对多”的管理也很难达到面面俱到的效果。所以,建立一支高效的管理队伍也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共同交流、协作,也能够使日常的学习活动得到全面、系统化的保障。值得注意的是,在培养班干部进行协助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要教会其一套正确的管理办法,不仅在态度上要改变骄横、漫不经心的管理态度,而且要树立负责任、积极耐心的办事风格,以此形成更加有效的班级管理。
3.班主任在管理中也应当做好表率,为小学生树榜样
处于懵懂阶段的小学生往往“有样学样”,不自觉地对老师、家长的行为进行模仿,因而,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必须以言传身教的方法为学生直接或间接的学习作成范本,同时这种行为示范的方式也为在学生面前建立崇高形象与威信起着重要作用。此外,要担任好学生良师益友的角色,不仅要求班主任关注优生的基本状况,对于后进生的培育转化工作,也要放到重要位置上来,力求通过班主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耐心劝导以及无微不至的关心,为改变学生的逆反心理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不仅在于课堂的管理中,在课下也需要班主任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工作。由此可见,管理工作这一项“伟大工程”也需要班主任通过提高对学生的了解程度的方式,以达到更好、更高效的管理成果。
参考文献:
[1]凌万里.坚持以生为本,增强班主任管理工作实效[J].中国校外教育,2015(9):26.
[2]孟小冬.小学班主任“职业倦怠”瓶颈突破策略研究[J].教师教育论坛,2015(6):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