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信息化“双均”绩效评价的研究与实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信息化“双均”绩效评价的研究与实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 摘 要 】 税务机关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来实现“双均”指标,是当前税收信息化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数据交换分析平台是集国地税、国土、住建等多部门数据交换核对与分析的技术平台,从中实现了对亩均、人均税收数据多角度、深层次的展现。本文通过对信息化手段实现“双均”绩效评价的需求分析和方法研究,把

“死数据”变成“双均”衡量指标的“法宝”,从而加强税源精细化管理,促进土地等资源要素的节约集约利用。

【 关键词 】 “双均”税收;绩效评价;数据交换分析平台

1 引言

为实现“双均”绩效评价,促进资源要素的节约集约利用,充分发挥税收对经济发展的调节作用,建立数据交换分析平台运用信息化手段,整合各部门有效信息资源,建立全方位、多用途税收保障网络平台,开展数据挖掘和深度分析,为税收管理、“双均”考核提供决策支持。

2 实现“双均”绩效评价的需求分析

2.1 目标任务

实现“双均”绩效评价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对企业的科学评价分类管理。通过“提高亩均产出贡献和降低亩均消耗,提高人均产出和全员劳动生产率”两项重点实现指标,实行差别化的地方税费减免政策,划定税务管理重点对象范围,全面引导企业在提高亩均、人均效益上下功夫,促进土地等资源要素的节约集约利用。建立数据交换分析平台主要是依托信息化手段解决国税、地税、国土、电力、工商、住建等部门间的数据交换、核对、分析,充分利用各职能部门的数据,加强土地税源比对,夯实税基,强化征管,并通过以上综合信息运用,建立亩均、人均税收分析模式,实现对企业“双均”绩效评价。

2.2 可行性分析

2.2.1数据提供

数据是信息管税的关键。从当前现状来看,税务部门开展“双均”绩效评价的数据条件已经成熟。一方面是因为税务系统的信息化程度较高,数据大集中提供了统一的业务规范和更为可靠的数据质量,地税征收信息、国税征收信息、土地税源登记信息均能采集,这为分析平台准备了良好的数据环境。另一方面,几个职能部门已经建立成熟的网上办公体系,网络及硬件环境部署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完备,为完善数据库共享、实施绩效评价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

2.2.2技术支持

在技术上,当前信息化水平已经形成先进的信息交换和共享服务技术体系,能为“双均”指标的建立提供很好的技术架构。建立 FTP 数据交换平台(有联网条件的部门可实行数据实时提取),开发数据交换及分析软件,确定数据导入格式,建立数据导入接口,供部门间定期数据交换。数据下行后,可从下行备份库上实时抽取数据,这些都为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双均绩效评价提供了技术保障。

2.3 安全性分析

2.3.1从制度上实现

为使数据系统能够有效应对信息安全威胁和风险,从组织管理、技术保障、政策环境、标准体系、人才培养等方面着手,通过安全管理、人员培训与技术保障紧密结合,形成有效的安全保密防护能力、隐患发现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备的交换系统的安全体系。数据交换分析平台不使用外网连接,不会引起数据外泄,通过建立数据安全制度,签定保密协议等手段,为系统建立可靠的安全运行环境。

2.3.2从技术上实现

为解决系统安全运行的管理问题,数据交换分析平台通过菜单控制确认信息分类访问控制,设置相关应用人员,对其应用信息进行相应控制,实现全系统的有效访问控制。

2.3.3从数据库实现

前台查询时对下行备份库数据库不进行任何数据改动,需要核实或修改的数据直接放在本地服务器上,不会对下行备份库产生任何影响,增加基础数据管理的稳定性,并对数据库联接参数加密,确保平台软件操作的安全性。

3 实现“双均”绩效评价的难点

如何充分利用多部门共享的信息资源来实现“双均”税收绩效评价,加强税收精细化管理,整体提升税收工作效率,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已经成为当前税收信息化建设的新挑战,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3.1 “双均”基础数据的采集质量亟待提高

数据资源的准确、完整是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应用的基础。当前税务数据种类繁多,情况复杂,冗余度高,存在登记信息不一致、不完整、不精确等现象,从而制约了数据综合分析利用能力,亟待进一步提高采集质量。如纳税人缴纳的税款是否真实,是否存在违规行为,土地登记信息是否准确,尤其是部分承租土地不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是否会造成数据失真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双均”税收指标分析的广度与深度。

3.2 “双均”绩效评价的第三方信息难以匹配

在现实的信息采集过程中,面向不同业务部门的各类应用系统兼容性差、信息记录口径不一致、功能交错或重叠、信息共享度不高,形成“信息孤岛”。比如国土部门与地税部门的土地登记信息无共用字段,造成基础数据无法匹配,给绩效评价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数据信息交换过程中,需要各部门间共同商定数据交换的内容和方式,细化数据指标,统一格式标准。

3.3 “双均”评价指标的分析能力相对较弱

目前,亩均税收、人均税收指标只有由人工分析才能得到,造成了工作强度的增大和人力资源的浪费。因此,急需开发数据交换分析平台,拓展整合数据分析源,实现“双均”绩效评价的信息化展示。

4 如何去实现“双均”平台建设

针对这些“双均”平台建设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开发数据交换分析平台,统一规划管理、统一技术规范、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强化数据分析的信息化建设思路。

4.1 “双均”平台建设的实现方式

“双均”平台建设分成前台界面操作与后台储存过程相结合的开发方式。通过政府办公网建立直通网络,由各部门定期传送数据,实现国土、住建等部门信息共享。

4.2 “双均”平台建设的功能特点

4.2.1平台功能完善

“双均”平台的建立基于各部门共享的数据仓库,进行税务信息的多维动态展示,深层次、多角度地挖掘,并结合税收管理业务需要,强化双均方面的数据分析、决策分析和监控能力,带动税源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发展。一方面,“双均”平台实现了部门间数据不匹配核实;另一方面,通过对亩均、人均税收综合指标的细化查询实现“双均”绩效评价。首先按分局、乡镇、行业进入“双均”指标展示界面,再通过层层钻取功能实现按行业、按企业进行亩(人)均绩效评价数据的展示,同时通过税种、时间段、企业范围、登记注册类型、行业范围等的选取,可对各项指标进行控制。

4.2.2平台操作性强

对各类税务数据信息汇总、加工、整理,对分散的数据资源进行集成、整合和统一管理,为税务系统的决策层及业务人员提供信息资源的完整视图。软件设计的数据结构规范,界面操作简单,只需使用双击键便能调取相应程序,如在登记信息比对中,双击企业名称,可选取国土企业名称中关键字段,与税务登记信息进行模糊查询,供税务人员进行判别。同时,平台使用层层钻取技术,使界面展示更形象,并统一使用筛选、排列、导出EXCEL、打印等功能,提高使用的灵活性。此外,还采用分色彩个性化显示“双均”税收指标,如黄色标志亩(人)均税收值最高,红色预警代表亩(人)均税收值最低,使绩效评价指标一目了然。

4.2.3平台维护便捷

实现前台程序、后台存储过程分开设计的方法,指标口径完全由后台存储过程控制,大大降低程序的免维护性。此外基于C/S架构,设计了自动升级程序,客户端程序在进入系统前自动检测版本,对低于服务器端版本的,可实现自动升级。

4.3 “双均”平台的实现内容及核心技术

在“双均”平台开发过程中,我们采用了oracle+PowerBuilder11体系架构,并使用其相关核心技术,使系统层次结构清晰,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可维护性。将分散的各类涉税数据经过清理、整合、汇总后集中起来,构造便捷、高效的数据交换分析平台,为建立税务数据中心提供技术支撑。

科学建立数据交换比对系统。充分利用第三方信息,对各部门间交换的数据指标进行整理、分类,逐步建立一个包括国土登记信息比对库、国土土地信息比对库、国土单户企业信息查询库等方面的数据比对系统:通过国土登记信息比对,解决国土登记与地税登记信息不匹配情况,以组织机构代码、工商注册号或身份证号为匹配数据,由地税部门逐户清理,并将对应的组织机构代码、工商注册号或身份证号传送至国土部门,再由国土部门导入其系统,逐步做到双方数据的一一对应。通过国土土地信息比对,通过与《税友龙版》土地税源登记比对,提升土地税源登记的准确性,提高分析准确度。

科学建立综合展示查询系统。利用国地税征收数据与核实后的土地税源登记信息进行比对,分前台界面及后台存储过程开发综合展示查询系统,前台按乡镇、税务部门、行业、企业展示,提供清晰、形象的界面。

(1) 前台界面关键技术实现。采用Tabpage控件的Tab页提供查询界面,通过双击数据项实现打开新的Tab页,并把新的Tab页添加到最后。(新的Tab页是一个自定义对象,其中包含一个数据窗口对象,通过对自定义对象中的数据窗口对象进行编程,可以继续打开新的Tab页)。亩(人)均税收综合信息应用表总体查询层次分为四层,依次是按按分局、乡镇、行业查询方式分类、分小行业、细分行业,第四层为具体的企业。每一层又分两种情况,如果双击的是项目,则打开下一层次,如果双击的是其它栏则可以直接打开到第四层即具体的企业,为全面实现“双均”绩效评价提供有效的抓手。

(2)后台存储过程的关键技术实现。双均绩效考核评价需从两个层次实现,一是实现评价的数据来源。通过与国税的数据共享和《税友龙版》数据查询分别获得国、地税入库数,通过与国土信息、土地税源登记信息的核实比对获得企业的土地面积,从企业上报的信息采集表获得企业的总人数。以上为实现双均绩效评价提供了数据基础。二是实现评价的方式。建立临时表,按照需要的时间、国税税种范围、地税税种范围将有关数据集中到临时表中,按照输出要求进行汇总输出。亩均税收主体程序代码如下:

①根据条件确定企业范围。

②导入地税税款数据。

③导入国税税款数据。

④导入地税经核对的土地信息。

同样导入出租和承租信息。

⑤根据分类汇总要求汇总数据。

⑥输出数据。

⑦数据下钻。从已提取数据的临时表中,根据下钻条件,层层汇总输出下钻数据。由于数据从主输出时已提取的临时表中取数,既保证了数据的统一性,也减少了数据采集环节,加快了输出速度。人均税收基本与亩均税收处理方式一样,人数从企业上报的财务采集表采集。

数据交换分析平台的开发把数据的应用从低层次的简单查询,提升到从数据中挖掘规律,提供支持,从而实现“双均”税收的绩效评价功能。实现数据共享核实和数据深度开发利用是实现“双均”评价的两个重要手段。目前数据交换分析平台已初步建立起以各部门数据交换共享和数据核实分析为主导的数据应用体系,在各基层分局推广应用,使之成为实现“双均”绩效评价的有效利器,最终实现土地等资源要素的节约集约利用。

参考文献

[1] 陈永强.SQL Server 2005+PowerBuilder 11高级开发指南[M].2008,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 张国文,冯宏伟,巩光亮.依托信息化进行绩效评估的调查与思考[J].河南税务,2003,21,19-21.

[3] 丁士锋.Oracle PL/SQL从入门到精通[M].2012,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4] 吴青青.税务信息化建设中的数据利用和挖掘分析[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2,6,141-142.

作者简介:

劳峥卿(1981-),男,浙江嘉善人,上海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浙江省嘉善县地税局信息中心副主任,工程师,2012年获得浙江省地税系统个人嘉奖;主要研究方向和关注领域:网络信息安全及数据库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