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于课外阅读的冷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课外阅读的冷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书籍是一眼智慧的清泉,它能洗濯心灵。”(苗方舟语)在轰轰烈烈倡导阅读的今天,无论是老师还是孩子,专家还是家长,都无一例外地参与到阅读的活动中。于是乎,校园阅读节、班级读书会、书香班级评比、书香学生评选、亲子阅读交流等各式各样的阅读活动进了校园,让我们目不暇接。

然而,我开始怀疑,这样热闹的阅读会有多少实际效果呢?阅读什么时候成了一种高调的展示?在我看来,眼下的阅读,求热求形,求新求表,少了几分恬静,多了几分浮躁;少了几分实在,多了几分花哨。

一、 阅读不该是形式的记录

我们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之初,都会想出各种各样的好主意来帮助孩子养成坚持阅读的习惯。很多有经验有责任心的老师会设立阅读记录卡,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半小时课外阅读,并写下每天的阅读书目和具体书页,请家长配合签字,然后次日查阅。不能不说,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督促方法,根据调研,这种阅读记录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的确使一大批学生养成了坚持每天阅读的习惯。

然而,阅读是一种兴趣,是一种需要,是一种渴求。这样的记录只是一种外在的约束,而不能让孩子把阅读当成一种生活的需要。很多家长反映,监督孩子看书就像在和他玩足球赛,孩子不停地问还有多长时间才结束,也有家长不满意孩子的读书质量,孩子读得痛苦,家长也是烦恼多多。

其实,我们最终目的不是为了检查家长有没有签字,而是想要孩子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阅读应该是自我生活的一种需要,而不是必须完成任务或应对外界施加的压力。

老师不妨动一些脑筋,换一种方式,配合一些活动,让阅读成为快乐的挑战,让阅读成为孩子的一种需要,使他们真正有一种我想读,我今天要看书的欲望。我们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一些资料查读,或者在课上交流时肯定那些查阅资料比较丰富充分的学生,给全班学生一些暗示,让他们知道自己要去读读哪方面的书;也可以开展好书推荐活动,让孩子们交流自己看的好书,往往伙伴的选择影响力大于老师的推荐力;老师还可以在讲故事讲到精彩地方时戛然而止,激起孩子们阅读的渴求……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学生乐于阅读,才能实现真正的阅读,有效的阅读。

二、 阅读不该是无痕的过场

很多时候,我们在了解孩子的阅读状况,聊起一些他们读过的作品,问起他们的阅读收获时,发现他们居然只记住了作品中一些搞笑的事,而且就算是那些能记住的情节,他们也只能说个大概,表达时完全失去了作品原有的风味,至于自己的感受,对不住,没有,或不知所云。

经过深入了解,我发现他们的阅读有个通病:他们关注的是作品的故事情节,喜欢的是一些浅显的笑料。很多时候,为了急切地知道他们所关注的情节,在读到一些与情节看似无关的优美的场景或语段时,干脆跳过不读。他们在阅读时根本不关注作家刻画的细节,更不思考作品背后的意义,这样的现象很普遍。于是,阅读成了一种飞越,一种过场,他们追求的只是读过,而不是阅读所得。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阅读不是轻松的翻阅,不是看过而什么都没有留下。阅读应该是一种即兴圈圈画画的关注,一种看到好词好句的兴奋;阅读应该是一种感悟,不在于多,而在于真;阅读应该是一种享受,一种交流,是引起共鸣后的激情抒发、思想撞击。

三、 阅读不该是数量的追求

很多学校评价学生阅读,权重很大的一个指标就是看学生的阅读量。要是学生能如数家珍地报上一长串阅读书目往往就能得到肯定,甚至被确定为优秀。在我看来,这是阅读评价的误区,学会阅读包括养成坚持阅读的习惯,有一定的阅读量,但更要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

阅读量固然应该关注,但它只是一种表象,一种最简单的数量反映。在看重阅读量的同时,更应该关注阅读的感悟与收获。我们不妨有目的地指导孩子去做一些阅读摘录,让孩子从关注阅读数量转向关注阅读质量。我们可以认真地准备一些阅读指导课,让学生掌握各类读物的一般阅读方法,真正做到阅有所获,学有所得,还可以组织一些阅读竞赛,分组PK,考察细节阅读,以此教育他们日后阅读须注重精细化。

四、 阅读不该是热闹的表演

如今的阅读很热闹,很多学校已经把校园阅读节列入了学校工作的重头戏。这样的重视自然让我们一线语文老师倍感欣慰,然而在庆幸孩子们与阅读牵手的同时,我更多地想到,这样热闹隆重的活动,孩子们的收获有多少?是为了配合阅读节而展示,还是为了推进学生阅读而开展?当然阅读节的各种活动不能不说是催生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的,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孩子们的阅读能力。但是很多时候,阅读节已经成了一种表演,与鼓励学生潜心阅读的初衷相去甚远。它少了阅读的味道,多了表演的成分;少了阅读的深刻,多了娱乐的轻松。

阅读是一种平静的对话,是一种理性的思考,是一种独特的体验,实在不应该成为学校用于彰显学生活动多么丰富的巡回展演。为了办好阅读节,组织者追求表演成功的因素比追求学生阅读的体验多。这样的阅读节是老师的阅读节,是领导的阅读节,而不是学生的阅读节。阅读不该是热闹的表演,而应是捧着书的潜心钻研,应该是边读边画的心灵感触。

课外阅读是一种内化,是一种体验,更是一种学习表达、分享精彩的内在与外在对话的过程。让我们共同关注、引导学生走出课外阅读的误区,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愿孩子在课外阅读中真正学会阅读,真正爱上阅读,真正享受阅读。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育才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