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学高段“学生小团体”现象的研究与转化初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学高段“学生小团体”现象的研究与转化初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论文对小学高段学生小团体现象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做了详尽分析,科学界定了概念,全面记录了探究过程,重点阐述了学生小团体的类型、性质和发生发展规律,并结合实际案例,进一步挖掘“学生小团体”转化和引导的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学生小团体;研究;转化;班级德育实效

学生小团体,即与正式群体(班委会,团委会等)相对的群体。是学生出于某种共同的利益诉求、心理需要、兴趣爱好等原因自发地聚合而成的群体。这个群体不存在严格的组织程序,没有明文规定的群体准则和目标,但成员之间存在一些约定俗成,不成文规范,感情和倾向,控制着小团体内部各个成员的行为,在一定条件甚至影响到班级内部他人的行为。

一、小团体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

“学生小团体”是小学高段班集体中毋庸置疑存在的现象,它的存在和发展直接影响着整个班集体建设,是班主任工作的管理重心。

(一)从积极的方面看,小团体的存在能满足小学生心理上归属的需要,增强同伴之间的情感支持

学生小团体成员之间的交往,是他们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彼此交流、放松的一个渠道。学生们在平等的无拘无束的气氛中谈论共同关心和感兴趣的事情,包括那些在学校或家庭中不能或不准讨论的话题。事实证明,当他们遇到困难、挫折、思想苦闷等问题时,倾向于向同龄知己咨询和倾诉的,远远高出向家长、老师咨询和倾诉的比例,而小团体中的成员是最多的倾诉对象。学生小团体成员一起做事、相互扶助,彼此依恋,对于许多独生子女来说,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家中没有兄弟姐妹的缺憾。学生中的这种小团体与班级体、少先队、学生会等正式群体互为补充,在学生的同伴交往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现代社会青少年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化环境。同时,积极的小团体对于对孩子吸收同伴的经验、学习社会交往的技能、锻炼实际活动的能力具有积极意义。积极的小团体,还起到强化班级管理、凝聚班级人才、建设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在某些活动中为班级争光的作用。

(二)从消极的方面来看,小团体具有较强的自卫性和排外性,彼此之间壁垒分明,缺乏团体意识,大大挫伤集体凝聚力

排斥其他人,有时会影响正式群体中同伴的和睦相处;小团体成员成员往往重感情轻理智,如果有同学或老师损害自己或小圈子的利益,甚至会一哄而起,群起而攻之;有的追求奢华的生活方式,相互攀比,吃喝玩乐无节制;有的排斥老师和学校的管理,与正式群体发生冲突;还有些消极的小团体,由某些缺乏自信和学习的动力的同学纠合在一起,对上欺骗老师,对下欺压同学,平日不思进取,违反纪律,合伙上网,看小说,打游戏等等,种种班级违纪现象几乎都与他们有关。甚至有的小团体还有的具有较强的江湖义气和帮派意识,个别的发展为小帮派,对其他同学安全构成威胁,存在演变为犯罪团伙的危险。

二、转化的方向、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在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实验的基础上,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作为解决高年级班级小团体问题的突破口。

(一)深入了解,知情知因

1.学生的性格因素

学生因性格不同,外在的表现也截然不同。很多学生因性格类似而相互聚集交往。个性都较内向的,好静的,他们相互组成的小团体就会比较喜欢呈现自我封闭状态,很少主动与别的团队互动交往,很少主动参与班级活动之中;个w都较为泼辣的,他们的小团体肯定也是泼辣的,在活动中就不易与其它团队合作,经常以一种自我为中心,高高在上的姿态出现。

2.家庭因素

家庭是学生另一个重要的学校,学生的意识心理很多也和家庭教育密不可分。现在的独生子女占大多数,家长都视自己的孩子为心肝宝贝,整天围着他们就怕有什么地方没让他们满意。这样的一种家庭教育氛围,让孩子很少会顾及他人的立场和感受,时刻以自己为中心,他们也更喜欢在百依百顺的小团体中,因为团体越大,人越多,自我的中心地位就越弱。

(二)因势利导

很多小团体都有自己的特殊兴趣和共同活动,他们在一起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会形成有别于其它团体的独有优势,这时如果我们能发现并利用好他们的长处,就能很好地为班级所用。

例如,班里部分男生就掀起了一股玩“三国杀”(一种印有三国人物图案的画片,男生用手拍着玩)的热潮,他们几乎人手一盒。下课后,在走廊里,操场边,处处都能看到他们玩画片的身影,他们三个一堆,五个一群,脑袋凑到一堆,使劲抡臂扇风,脸涨得通红不说,还推推桑桑,大有“问鼎中原,逐鹿三国”之势!更可气的是,几个不自觉的男生竟敢冒着“枪林弹雨”在上课时也偷偷玩“三国杀”。

对男生的管理,我一直有自己原则:顺乎天性,快乐成长。顺乎天性并不是放任自流,任其发展,而是尊重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旁征博引,让他们朝着阳光拔节。快乐成长则意味着不打压,不强迫,不扭曲,创设机会,让他们内心正直、自律的种子生根发芽。用这样的原则去审视“三国杀”风波,我蓦地发现这是一次班级管理的绝佳契机。经过慎重思考,我决定采用“顺水推舟”一策,即不但要让他们几个男生玩“三国杀”,还要让他们玩出风采,玩出意义……

(三)引导参于管理

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欲望,就要看你能不能给他提供舞台;每个学生都有参于班级管理的欲望,就要看你能不能给他提供机会。正确引导和鼓励引导学生参与参于管理,树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为班级建设发展出谋划策,贡献自己的力量与智慧,使之会为班级的“团队精神”建设极强的“中坚力量”,这对调动学生积极性,树立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小团体的存在能满足小学生归属的需要,增强同伴之间的情感支持,这种现象出现是与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定阶段相联系的,所以,我们教师既要了解和尊重个人,更要了解和尊重群体心理,与他们接近,同他们交流,充分利用教师的权威和人格力量,采取各种手段,培养小学生的“团队精神”,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在小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作用,把“小团体”转化为互帮互助、积极向上的“小团队”。

参考文献:

[1]衡量集体团结的几个指标[J].上海教育科研.1983年03期.

[2]研究学生心理 关爱问题学生[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5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