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房建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防控措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房建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防控措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房建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不仅是施工监理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重点。本文介绍了工程质量问题的成因和施工质量控制的环节及依据,分析了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及防控措施。

关键词:房建工程施工质量问题措施

引言:房建工程质量是指工程满足业主需要的,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设计文件及合同规范的特性综合。建筑工程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除具有一般产品共有的质量特性外,还具有特定的内涵,如实用性、耐久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等。工程质量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工程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即可行性研究、项目决策、勘探、设计、施工、竣工验收阶段等,对工程质量的形成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就是工程质量的形成过程。

其中工程施工是使业主及工程设计意图最终实现并形成工程实体的阶段,也是最终形成工程产品质量和工程项目使用价值的重要阶段。因此,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不仅是施工监理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重点。

一、工程质量问题的成因

建筑工程质量问题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诸如建筑结构的错位、变形、倾斜、倒塌、破坏、开裂、渗水、刚差度、强度不足、断面尺寸不准等,形成这些质量问题的原因也很多,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介绍其中几种常见的原因。

1.工程地质勘探原因

未认真进行地质勘探,提供地质资料、数据有误;地质勘察时,钻孔间距太大,不能全面反应地基的基本情况,如当基岩地面起伏变化较大时,软土层厚薄相差亦甚大;地质勘查钻孔深度不够,没有查清气下软土层、滑坡、墓穴、孔洞等地质构造;地质勘查报告不详细、不准确等,均会导致采用错误的基础方案,造成地基不均匀沉降、失稳,使上部结构及墙体开裂、破坏、倒塌。

为了给工程设计及施工提供足够的依据,应对工程地质情况按规范进行勘探,地质情况不明或勘探自量粗略,将给设计、施工带来很大麻烦。(1) 勘探点间距控制 勘探点间距一般可控制在20米左右,不应大于30米。当土层的性质面坡度较大时,应加密勘探点。尤其在选用端承桩或摩擦端承桩时,如果持力层顶面坡度过大(大于10%),而且勘探点间距过大时,易使设计考虑持力层及选择桩尖标高有误,施工时沉管深度控制产生困难。(2)勘探点深度控制控制性勘探点应穿透桩端平面以下压缩层厚度,一般性勘探孔应深入桩平面以下3~5米,如果勘探孔深度不够,持力层厚度不够,易使桩进入持力层或者击穿持力

2.未加固处理好地基

对软土层、冲填土、杂填土、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岩层出露、熔岩、土洞等不均匀地基未进行加固处理或处理不当,均是导致重大质量问题的原因。必须根据不同地基的工程特性,按照地基处理应与上部结构相结合,使其共同工作的原则,从地基处理、设计措施、结构措施、防水措施、施工措施等方面综合考虑治理。

如有的地基软土层较深,采用换土方法,土方量较大,危及邻近建筑,且过深土层夯填,质量难以保证;有的软弱土层埋深较浅,可采用灰砂桩的而却采用了振冲碎石桩,虽地基承载力提高较多,但造价也增加较多;遇软弱土层较深可用碎石桩的,而却用了混凝土灌注桩等。地基处理方法较多,但各有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不可滥用,否则技术上不合理,且达不到预期效果。许多工程实例说明,由于地基处理方案不慎重,选择的地基处理方法不恰当,导致地基过大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上部结构出现问题。 地基和基础是建筑的根本,且又是隐蔽工程,地基的处理和基础选型,更直接关系着建筑物的安危,不少建筑物裂缝的发生,多与地基基础有关。而处理地基基处,往往比上部结构难度更大。

3.设计计算问题

设计考虑不周,结构构造不合理,计算简图不正确,计算荷载取值过小,内力分析有误,沉降缝及伸缩缝设置不当,悬挑结构未进行抗倾覆验算等,都是诱发质量问题的隐患。

(1)在屋面防水的设计中,带女儿墙的屋面,发现有局部泛水檐高度不够,也有伸缩缝出屋面墙压顶设计不合理。自由排水的屋面上,檐部不作铁皮泛水檐,而且卷材没有探出挑檐的边沿等。另外有的厨房和卫生间设计选用空心楼板,且不作防水层上下水管道穿越楼板不加套管。这些都是渗漏的隐患。(2)在楼地面的做法上,预制空心板上先抹找平层而后作面层,按这种设计施工的地面和天棚,绝大多数易产生裂纹。在设有进深梁楼盖上,进深梁的上方不加设辅筋,多数均在此处发生大孔隙裂纹。

4.建筑材料及制品不合格

钢筋物理力学性能不符合标准,水泥受潮、过期、结块、安全性不良,沙石级配不合理,有害物含量过多,混凝土配合比不准,外加剂性能、掺量不符合要求时,均会影响混凝土强度、易和性、密实性、抗渗性,导致混凝土结构强度不足、裂缝、渗漏、蜂窝、露筋等质量问题;预制构件截面尺寸不准,支撑锚固长度不足,未可靠建立预应力值,钢筋露放、错位,板面开裂等,必然会出现断裂、垮塌。

例如防水工程沥青品种的选择,油毡的质量和品种,预制楼板灌缝时所选用碎石的粒度大小,抹灰用砂含泥量的控制,木门窗木材品种的选择等,都对工程质量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再如某工程刚刚竣工,内墙装饰涂料,由于质量不过关,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出现变色、脱皮等情况;有的饰面砖由于吸水率过大(>10%)及外形规格不整齐,马虎施工,致使有不少新建成的工程,外墙饰面砖釉面爆皮、空鼓、脱落及灰缝不均匀等质量通病,造成外墙渗水:有的石膏板质量低劣,在空气中容易吸湿受潮,因此形成石膏板顶棚出现变形,板块中间出现下垂、板块翘角等质量通病;结构板面在施工中,在提升架口部位的板面浇筑马虎,没有注意板负筋位置,造成提升架口部份板面出现不必要的结构裂缝。由于材料及设置质量低劣而造成的质量通病比较普遍,造成的后果也是相当严重的

二、施工质量控制的环节及依据

2.1 施工质量控制环节

按工程实体质量形成过程的时间阶段划分,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可以分为以下三个环节:

1.施工准备质量控制

施工准备质量控制是指在工程项目开工前的全面施工准备和施工过程中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作业前的施工准备(或称为施工作业准备),此外,还包括季节性的特殊施工准备,这是确保施质量的先决条件。包括相应施工技术标准的准备,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检验制度、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评定考核制度的建立,施工方案的编制,各类人员、机械设备的配备,原材料、构配件的准备、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等。

(1)领取施工执照,办妥临时施工用水、用电手续。

(2)完成现场“住通一平”工作。对于处于较大开发区的住宅工程,要完成“七通一平”的工作。 项目管理者要深入探讨。(3)进行图纸会审工作。

2.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指在施工过程中对实际投入的生产要素质量及作业技术活动的实施状态和产出结果所进行的控制,包括作业者发挥技术能力过程的自控行为和来自有关管理者地监控行为。

(1)基槽放线后,设计人员应进行基槽验线、验槽工作;对轴线的位置、标高、基础埋深进行检测验收,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则给予签证,否则报请有关部门复查和核定处理。

(2)备料和施工过程中应对人场的建筑材料、构配件、成品、半成品、水卫电气材料及新材料等查验出厂证明或检验报告、合格证明书等,不合格的材料严禁使用。对于质量有疑虑的材料,应进行重新检验。 (3)及时检查砂浆、混凝土是否作了原材料试验和配合比试验,是否按规定取制试块和按规定计量拌合,及时检查试块强度等级试验报告。 (4)隐蔽工程的验收。隐蔽工程的质量,对于减少房屋工程的质量通病十分重要,如基础部分、各个混凝土结构部分的钢筋绑扎、厨房和卫生间地面及屋面的防水处理等,对这些分部、分项工程的验收,必须严格,必要时可以邀请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共同进行验收,符合要求才能签发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如发现有质量问题,应督促施工单位及时整改,没有经过验收的隐蔽工程不得继续施工,以免给工程带来结构或发生使用上的隐患。 (6)必要时,应定期召开工程协调会议。房屋工程的施工单位可能有多家,如土建单位、安装单位等,因此应组织有设计单位、各施工单位等有关部门参加的协调会,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和研究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处理意见,明确解决问题的措施、方法、期限等。

3.竣工验收质量控制

它是指对于通过施工过程所完成的具有独立的功能和使用价值的最终产品(单位工程或者整个工程项目)及有关方面(例如质量文档)的质量进行认可的控制。

2.2 施工质量控制的依据

施工质量控制的依据主要是指那些适用于工程项目施工阶段与质量控制有关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和必须遵守的基本文件。

1.国家法律法规及合同

(1)工程承包合同文件。工程施工承包合同文件中,分别规定了参建各方在质量控制方面的权利和义务等条款,有关各方必须履行在合同中的承诺。因此,施工单位要依据合同的约定进行质量管理与控制。

(2)设计文件。“按图施工”是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一项重要原则,因此经过批准的设计图纸和技术说明书等设计文件,无疑是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

(3)有关质量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文件。

2.有关质量检验与控制的技术法规

质量检验与控制的技术法规指针对不同专业、不同性质质量控制对象制定的各类技术法规性的文件,包括各种有关的标准、规范、规程或规定。

三、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及防控措施

3.1 地基基槽坑塌方

1.塌方原因

基槽坑开挖教深,放坡不够,致使边坡失去稳定而造成的塌方。

边坡顶部堆载过大,或受外力振动影响,使坡体内剪切应力增大,土体失去稳定而塌方。

在有地表水,地下水作用的土层开挖基槽坑时,未采取有效的降、排水措施,土层收到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影响而湿化,内聚力降低,在重力作用下失去稳定而引起塌方。

2.质量预控

根据土的种类及其物理力学性质(如土的内摩擦角Φ、内聚力c、湿度、密度、休止角α等)确定放坡坡度,在地质条件良好、土质均匀,且地下水位低于基槽坑或管沟底面标高时,挖方深度在5m以内不加支撑的边坡的最陡坡度,应按相关规定确定;挖方不超过表3-1数值,边坡可以做成直立壁不加支撑,但对施工期较长,挖方深度大于表3-1数值时,做成直立壁应加支撑。表3-1:基坑(槽)和管沟挖成直立臂不加支撑的允许深度

在边坡顶部弃土、堆载时,弃土堆坡脚至挖方上边缘的距离应根据挖方深度、,边坡坡度和土的性质确定,当土质干燥密实时,其距离不得小于3m,当土质松软时,其距离不得小于5m。

做好地面排水措施,避免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积水。当基槽坑开挖范围内有地下水时,应采取降、排水措施,将水位降至基底以下0..5-1.0方可开挖,并持续到回填完毕。

相邻基槽坑或管沟开挖时,应遵循先深后浅或同时进行的施工顺序,并及时作好基础或铺管,尽量防止对地基的扰动。

3.2 混凝土形成蜂窝

混凝土蜂窝是指混凝土表面缺少水泥砂浆而形成石子外露,成为蜂窝状孔洞。

1.蜂窝原因

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或砂、石、,水泥材料计量错误,或加水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混凝土搅拌时间短,没有拌合均匀,混凝土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浇筑混凝土时,下料不当,使石子集中,振不出水泥浆,造成混凝土离析;或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浇筑,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未及时振捣又下料,因漏振而造成蜂窝。

模板孔隙未堵好,或模板支设不牢固,振捣混凝土时模板移位,造成严重漏浆或墙、柱烂根,形成蜂窝。

质量预控

混凝土搅拌时严格控制配合比,保证材料计量准确。

混凝土应拌合均匀,搅拌最短时间应按规定执行。

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超过2m。浇筑楼板混凝土时,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1m。

浇筑墙、柱混凝土,应采取下列措施:

支模前应在边模下口抹80mm宽找平层,找平层嵌入墙、柱不超过10mm,保证下口严密。开始浇筑混凝土时,底部应先填厚50-100mm与浇筑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柱子应分段浇筑,边长大于400mm且无交叉箍筋时,每段浇筑高度不应大于3.5m。

墙应分段浇筑,每段浇筑高度不应大于3m。

采用竖向串筒导送混凝土时,竖向浇筑段的高度不受限制。

柱截面在400×400mm以内并有交叉箍筋时,应在柱模侧面开设不小于300mm高的孔洞,装上斜溜槽,分段浇筑,每段浇筑高度不超过2m。

混凝土浇捣时,必须掌握好每点的浇捣时间。浇捣时间与混凝土坍落度和振捣有效作用半径的关系参数见表3-2。

表3-2:振捣时间与混凝土坍落度的关系

合适的振捣时间也可由下列现象来判断: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混凝土表面出浆呈水平状态,并将模板边角填满充实。

3.3 墙体裂缝

引起墙体裂缝的原因主要有地基沉降不均和温度变化两种,这里我们主要介绍因温度变化引起的墙体裂缝。

1.引起裂缝的原因

(1)八字裂缝出现在顶层纵墙的两端(一般在1~2开间的范围内),严重时刻发展房屋1/3长度内,有门在横墙上也可能发生。当外纵墙两端有窗时,裂缝沿窗口对角方向裂开。

八字裂缝一般发生在平房屋顶层纵墙面上,往往是在夏季屋顶圈梁、挑檐混凝土浇筑后,保温层未施工前,由于混凝土和砖砌体两种材料线胀系数不同(前者比后者约大一倍),在较大温差情况下,纵墙因不能自由缩短而在两端产生八字斜裂缝。无保温层的屋盖,经过冬、夏气温的变化也容易产生八字裂缝。

(2)水平裂缝一般发生在平房顶层檐下或顶层圈梁2-3砖的灰缝位置,裂缝一般沿外墙顶部断续分布,两端较中间严重,在转角处的纵、横水平裂缝相交而形成包角裂缝。

檐口下水平裂缝、包角裂缝以及在较长的多层房屋楼梯间楼梯休息平台与楼板临接部位发生的竖向裂缝,产生的原因与上述(第一条)相同。

2.质量预控

(1)合理安排屋面保温层施工。由于屋面结构层施工完毕至做好保温层,中间有一段时间间隔,因为屋面施工应尽量避开高温季节。

(2)按规定留置伸缩缝,以减少温度变化对墙体产生的影响。

四、结束语

房建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到工程价值的实现和施工单位的利益,而且关系到业主的切身利益,作为工程的直接建设者和工程质量的监管者,必须在了解工程质量的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正确施工,特别要重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为工程把好质量关。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