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广播的“大数据”生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今天的“大数据”为我们更深入、更准确地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提供了信息基础。它的最核心功能就是预测,广播变革的关注焦点必然转移到个人需求上,提供一种设计得更好、更直接、更完美的用户体验,正成为广播未来运营模式的核心。服务型的媒体人格,智慧型的媒体能力,正是广播媒体在大数据时代的自身发展方向。在科学大数据努力营造的确定性和人性的不确定性之间不断开拓,相信广播就能走出一条在大数据时代的生存之道。
关键词 大数据;预测;交叉复现;计算模型;大数据生长;确定性
中图分类号TN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3-0016-02
对于大数据(big data)这个词来说,2012年是它标志性的一年,2012年3月29日,奥巴马政府了《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将“大数据战略”上升为国家意志。联合国也在2012年了大数据政务白皮书,指出大数据对于联合国和各国政府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机遇。同样在这一年,人们开始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并采用智能方式采集处理海量数的大数据时代,并命名与之相关的技术发展与创新。
当然,很多广播人并没有被这些大数据的“大”晃花了眼,因为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广播媒体就已经开始逐步进入数字化时代,模拟音频录播设备让位给数码录播设备;水笔、稿纸消失在了个人办公电脑屏幕前,播出机房里增加的海量的音频存贮设备……这些标志性的改变似乎在表明广播人和大数据之间并无距离,甚至可能有人会想:大数据时代,无非是各种电子数据、数码设备硬件和软件继续升级的过程。果真如此吗?有人借用与大数据密切相关的“云计算”来评价常态数据与大数据之间的区别之大:云泥之别。如果非要做一个不太精确的比较的话,之前广播行业接触的常态数据和正在蓬勃兴起的大数据比,就如同一台针式打印机与3D打印机之间的区别,前者的产品是平面的,而后者是多维立体的,前者只能传达平面信息,而后者可以直接作为最趁手的多维工具使用。
今天的“大数据”,是信息革命背景下,人类社会、个体及我们生存的世界都在全方位数据化的必然结果。回想一下上个世纪广播全面进入数字化时代飞速发展的历程就会明白,当不远的将来这个大数据生存的趋势一旦形成,为了不被淘汰,你只能毫不犹豫地选择投身其中。
换句话说,广播的未来不是我们选不选择大数据生存的问题,而是我们该如何更好地利用大数据进行生存的问题。
大数据时代会给我们的生存带来哪些的机遇和挑战呢?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大数据最迷人的一点,也是它最的核心功能就是预测。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紧紧拥抱大数据的根本原因。大数据将为人类的生活创造一种前所未有的可量化的维度。大数据为人们获得更为深刻、全面的洞察能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与潜力。这不仅包括数据库和应用程序的结构化数据,更包括外部难以把握的各类数据,如天气模式、经济趋势、民情舆论、时尚趋势等等。
大数据时代最大的转变就是,放弃对因果关系的渴求,转而关注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只要知道“是什么”,而不需要知道“为什么”。这就颠覆了千百年来人类的思维惯例,对人类的认知和与世界交流的方式提出了全新的挑战。说到数据和预测,我们生活中能够最直观感受到的就是气象预报了。这也几乎是最早运用数据模型处理海量数据的行业,现在一个国家气象预报水平的高低,决定性的因素不是超级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和其他硬件,而是能结合具体预报地区特点开发的处理海量数据的计算模型和预报程序,也是找出所谓“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大洋彼岸揭起风暴”内在规律的能力,这正是大数据处理的精髓所在。
这个法宝,对于大数据时代的广播传媒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比如广播领域的节目调改,不论是整个频道的重新定位,还是个别时段、个别节目板块的调整,对于广播人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其中最让他们迷茫的就是调改之前不论经过多么自我感觉周详、严密的调查和论证,出台的节目能否得到受众和广告商的认可,却仍然是一个未知数。甚至很多时候拿着节目收听率、占有率,凭着经验、直觉等等当指挥棒来指导整改,得到的效果却是越整越低(收听率),越调越小(占有率)。
在未来大数据处理导引下的广播革新,媒体一定会构建广电大数据平台,依托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收集海量用户多维数据,真正了解用户的需求。广电大数据平台应该是以互联互通、双向传播、开源共享为基础,由多个能够实现分布式计算的数据库组成的一个大型系统。在这个大系统中,不但拥有海量的音频资源来供用户点播,还必须要建设可靠的用户数据库来监测和分析用户的浏览、搜索、收听收看、评价选择等行为,及时了解用户的动态需求。实际上,只有准确掌握用户的需求变化,才可能为用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从而提升点击量和关注度,扩大影响力。
通过交叉复现,通过多个维度的信息验证,不仅可以得到比以前精确得多的信息,更可以将很多之前无法涉及到调查点清晰展现。比如,在广播的收听率调查当中有一项很重要的调查数据,就是特定收听人群的收入调查。目前,主要通过各种各样的个人收入调查问卷的形式来进行,由于调查形式本身、问卷设计缺陷或国人收入不愿公之于众的心理等因素,都会导致最终的统计结果和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出入(很多时候会有较严重的偏低倾向)。而在大数据时代,通过海量数据的规律摸排,只需要掌握手机客户端开、关机习惯,收听节目时间,居住小区类型,广播购物频次,参与外出旅游次数,子女受教育情况,参加公益活动,回复信息所用手机品牌,喜爱的节目类型,每年休假时间、喜爱的运动、休闲娱乐项目等等其中的任意几项数据,就能对包括个人收入等各种敏感信息进行准确维度测量,所以有人说,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不仅推动了整个社会信息科技的质的提升,也推动了对于个人隐私保护等社会伦理道德的大讨论和大进步。
无疑,大数据并不只是指数据的采集与贩卖,更重要的是指通过对于受众信息和行为数据的分析、整理,帮助我们加深对于客户需求的认识和理解,从而通过精准营销、个,挖掘和满足客户真实需求,改善和提升受众体验。构建大数据平台,正是基于“以人为本”这样一个逻辑前提下的必然选择。大数据平台提供了精确把握用户群体和个体网络行为模式的基础,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就可以探索个人化、个性化、精确化和智能化地进行广告推送和服务推广,创立全新广播服务和商业模式。
在大数据支撑的时代,以现在城市中较强势的交通广播为例,未来广播人的直播场景可能是这样的:
直播间中配备的是全媒体的多路显示系统,这其中包括网络、电视、城市公共场所和交通实施监控画面等,一个智能大数据系统正在有条不紊地处理来自四面八方的多维信息,并有针对性地将筛选得出的最有价值的实时信息通过广播直播、手机客户端等精细化、智能化给细分受众。和此前被动接受、公共信息不同,这套大数据智能系统共收录了广播覆盖地区近N年来各种交通、气象和公共场所运行数据,通过标准化分类后导入系统数据库,同时采用地图标注,将覆盖地区精确划分成多个个交通管理辖区,抓取成千上万个交通空间坐标实施空间网格编号,自动预测未来某段时间、某个区域可能发生公共场所突发事件或交通意外、交通事故的概率以及种类。而每一天的信息服务、预警数据又会随时与每天实时公共场所实况、交通路况进行比对和修正,针对不同情况,不同场景中受众所需要的不同服务需求,大数据广播会及时与社会管理部门,公共服务部门及商业营销公司进行无缝对接,在提供各种妙到毫巅的细致体贴,全方位、个性化服务的同时,也促使广播大数据自身不断生长和完善。
真正的应用需求者,才是牵引技术的最重要力量。大数据已经成为了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而更多的改变正蓄势待发。随着广播在大数据时代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服务公司、个性化网络物流公司、大数据分析公司等一系列智能化、高附加值的附属公司会围绕在广播周边茁壮成长。
有统计说,大数据的预测和决策精度可以达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换言之,它使得成功的预测不再是随机、难以把握的任务,而是建立在科学方法和巨量数据基础上,具有极高的连贯性和可预期性。到目前为止,广播的大数据之路才刚刚开始,我们确实不知道大数据能够做到的极限,但我们可以确知的是,虽然大数据可以有效预判此前我们根本无法企及的事物发展的趋势边际,但是却绝对无法将人类行为的可预测性完全固定下来。大数据在面对人性深处丰富多彩的不确定性时,是无能为力的。而这种不确定性,却正是包括大数据广播在内的高科技服务传媒孜孜以求的最具魅力所在,在这种人性的不确定性和科学大数据努力营造的确定性之间不断开拓,相信广播就能走出一条在大数据时代的生存之道。
参考文献
[1]李建生,丰云兵.构建广电大数据平台――网络广播电视台的发展思路.当代电视,2013(5).
[2]董希淼.大数据偷了你隐私你知道吗.新浪财经专栏,2014-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