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教育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教育方式或模式的创新,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就是一种有益的探索。本文基于文山学院“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实证调查,总结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做法,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小组合作学习 实证研究

随着大学扩招、大学生个性化、思想多元化等因素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顺然就成为思想政治教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鉴于此,文章以文山学院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为个案,通过对其实验班的调查,梳理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做法,分析了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

一、小M合作教学模式的基本现状

所谓小组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下的一种教学方式,即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文章就是基于这个理论,以文山学院“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教学为对象,分别对音乐学、美术学专、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发出问卷122份,回收118份,回收率96.7%,有效率为100%。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就是首先是分组,十人左右为一组,其中推选一人为小组长,上课的时候以小组为单位坐座位。学习活动均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作业也以小组为单位,各组课余时间自己分工合作、查找资料、互相交流、记录整理、做好准备,小组对一学期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先进行评价。

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学习注重讨论过程,较难形成讨论结果的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常常可以看见这样的一种情况:小组成员们都很积极地讨论问题,很激动的说出自己的看法,或反驳别人的观点,然而仔细去听,会发现他们的讨论已经偏离了教师给出的问题,或是完全没有意义,这样的热闹之后,并不能对所讨论的问题说出一些看法。在调查中,这样的情况出现在音乐学和美术学专业组成的班级,所占人数比例约为20%,在学前教育专业组成的班级中,所占人数比例约为40.3%,值得深思。

究其原因,反映出学生并没有真正适应这种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习惯的仍然是过去可能不用思考,教师就会直接说出结果的课堂,而不懂得怎样去主动学习,主动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追寻答案,调查显示,在课上觉得心不在焉,完全不适应这种合作学习模式的音乐学和美术学学生所占比例约为5.7%,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约为1.8%。

(二)学生讨论参与度不一问题

部分学生在其他同学认真交流合作的时候,可能自己去做其他的事,完全不参与到合作中,如自己趴在桌子上睡觉,悄悄玩手机、看电影,或是看其他课的书、课外书等,忽视周围的一切。另外,也有一部分学生其实是在聊自己的事,这个时候就是所谓的“光明正大”讲话的时候,过去传统模式下的课堂,教师都是要求学生不能在教师讲课的时候讲小话,以保证课堂纪律,而现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合作交流是必须的,一部分学生就只看到 “交流”,合作就不用了,于是别人合作学习,他们就只“交流”。因而,在课堂上真正认真交流做笔记的学生并不是太多。

这一情况的出现,有着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学生没有正确地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是什么,它的目的是什么,没有意识到他们要做的是在与同学的交流中,共同学习,合作完成任务。调查显示,音乐学和美术学专业的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非常)了解的人数比例约为83.8%,不太了解的约为16.2%;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非常)了解的人数比例约为89.2%,不太了解的约为10.8%。其次,不懂得自我约束,想着教师也不知道自己没有在合作学习,就不用担心了,完全没有想过这是他们自己的事,是他们自己的学习,当然,有的学生可能也明白自己应该参与到合作学习中,但却经受不住手机、课外书、“睡神”的诱惑,被自己打败了。再次,没有良好的合作意识,明明是一个小组的学习任务,他们却把自己排除在外,不参与过程,但最后却又去分享成果,如果有了合作意识,就会意识到参与合作学习是自己的责任,自己是小组的一员,要对这个小组负责,而不是自己去做其他事。最后,对学习的内容不感兴趣,其中可能是对教师给出的问题不感兴趣,也可能是因为它与自己的专业无关,觉得没用。

(三)部分学生逃课问题

这一情况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首先,有其他自己认为更重要的活动;其次,对“概论”课内容不感兴趣;再次,认为其与专业学习关系不大;最后,学生自身纪律性不强。调查显示,音乐、美术专业因为是必修课必须上而上“概论”课分别占28.6%、41.7%,受学校课堂纪律约束而上“概论”课5.7%、2.1%,因个人兴趣而上“概论”课占2.9%、2.1%。

(四)合作学习中个人主导问题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常见的问题就是完全以一人为中心,这个“中心”通常会是小组的组长。很多学生可能喜欢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讨论的时候可能也会稍微发表自己的观点,但并不会据理力争,更不喜欢作为代表上讲台展示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对整个小组来说,更多像是附庸,而没有把自己当做这个小组的一个主体。大家认为,“既然你是组长,当然就是听你的了,上讲台也就是你上了”,于是,一次又一次地作为小组代表站上讲台,甚至有时候一个小组的工作只有组长一人在做。那么,组长是充分得到锻炼了,其余组员完全没有一点进步。

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一是传统教学模式的遗留问题,学生被动学习,课堂以教师为主体,致使现在需要主动学习、主动表达的时候,却不会、不知所措了,只能选择依附于别人。二是应试教育让学校、教师、家长的注意力放在如何考好成绩上,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于是,多年过去,升入大学的高校学生,在需要思考、需要表达的时候,缺乏思考的能力,不会表达,更没有勇气去表达。三是一种消极心理,就是不想去做,不想上台去说,觉得没必要。

(五)学生准备不充分、不够重视的问题

以“民族民间故事征集――讲自己的故事”实践教学为例,课堂上,作为小组代表的学生需要到讲台上为所有同学讲述自己民族的故事。讲故事的同学大多没有脱稿的,要不就是带着稿纸上台,边看边讲,要不就是做了PPT,完全按照PPT上的照着念。就算是这样,也还是不流畅,磕磕巴巴的,这种现象在其他的小组合组学习活动中应该也是很普遍的。对自己要分享给同学的东西不够熟悉,表达的时候不流畅,照着事先准备的东西念,也念不通顺,只能说明他们在台下的准备是不够的。就其态度来讲,就是不重视。

(六)教学主题不明确问题

同样在“民族民间故事征集――讲自己的故事”实践教学课堂上,还存在一个问题,讲故事的同学只有个别是真正地讲了一个故事,而大部分同学除了简单讲了一个小故事,更多地是大篇幅的展示一些当地的美食、美景、节日图片,很明显地偏离了教师所给出的主题,甚至有的一下子讲这个、一下子讲那个,给人一种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讲些什么的感觉。这样不明确主题地“讲故事”,花费了过多时间在讲与主题无关的其他东西,纯属浪费时间的行为,对实践教学的进度与效果都是不利的。

参考文献:

[1]王素贞.小组合作学习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内实践方式合理性研究[J].科技信息,2011,(14).

[2]陈理宣,李建新等.教育学原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刘仁春.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高校“概论”课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传承,2012,(08).

(作者简介:[1]陈世荣,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法学硕士,文山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2]兰良平,中南民族大学在读博士,云南文山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民族政策与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