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道德个体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道德个体性是道德准则在不同个体之间所体现的道德选择和行为的差别。道德个体性一方面体现为个体差异性,另一方面体现为和个体差异性相关联的道德选择的独立性。在社会道德生活中,道德个体性既具有正面效力,同时也具有负面作用。正是由于道德选择的独立性,道德个体才能够出自对美德自身的坚持而行为。
关键词:道德 个体性 差异性 独立性
中图分类号:B82-0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21
道德是以社会为先在条件的,也即,无人类社会也就无所谓道德。社会性是道德与生俱来的天然属性。在动物世界中,并没有道德一说,而是凭借着本能分配生存资料和种族保存。但是,道德具有个体性,也即,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个体,在道德生活中,其行为具有不依赖于他人意见的独立性。道德个体性的涵义有两方面:一是道德在个体那里具有差异性;二是社会个体在道德选择时具有且应该具有“不管他人做不做,我都要做”的对道德准则或义务本身的坚持。
一、道德个体差异性
道德个体性,是道德的社会性所赋予的。道德个体在自幼的道德教化中,逐渐将社会道德吸收进自己的心灵,形成道德准则、道德情感以及道德义务的概念和实际外延的认知,但个体的性格、特质等具有差异性,所以同一的社会道德在道德个体那里分别呈现了不同的秉性和特征。道德个体性的获得是经由道德自我性来完成的。道德的自我性是一个由道德社会性到道德习惯最后到道德成为意识部分的过程,是一个由表及里、由外界强制到自主直至本性使然的不断内化。道德境界的提升从他律到自律,再从自律到无律的自觉的道德意志,最后获得与“趋利避害”的同等倾向度。
个体对道德的认知和认同的差别不仅来自个体自身的异性,而且与个体在成长中的道德教化、生活环境和氛围有关。实际上,儿童在道德学习中,通过察得他人行为来“知道”什么是道德什么是不道德的,儿童道德观念的成型正是通过模仿。比如,儿童在看见人们将垃圾投进垃圾桶,于是自己也跟着做,在道德行为的首先养成中,儿童并不知道这就是“道德”的,当有人告诉儿童应该这样做的时候,儿童才获得这一行为的信息,于是以后每次都将废物扔进垃圾桶。但如果一个儿童所看见的都是不道德的行为,而且没有人告诉他这样一种行为是不道德的,那么他一方面无法获得道德行为的模仿,另一方面也不知道这就是不应该做的。因此,道德个体生长环境差异性是道德个体差异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道德选择独立性
道德个体在道德行为中,有时候会受到各种干扰,但不同的个体对此有不同的反应和选择。比如过马路时遇到红灯,有的人看别人闯红灯自己也跟着走,有的人不为所动依旧坚持等待――也许他会成为此时此况下的“异类”,尤其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所有人都闯红灯,只有他自己停候。但是,个体在道德干扰的情形下,摒除各种外界的不道德行为的不良导向,而依据内心的准则行动,在这种情况,道德也就具有个体性。如果个体只是依据外界环境来选择做或不做道德要求所做的事,那么道德在他心中就是不彻底的。而一个真正的道德遵守者,是摒弃了这些干扰从而实现对道德的归向。
三、道德个体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双重作用
(一)个体差异性在道德生活中的负力
道德冲突不仅发生在个体之内:一种是不同的行为诱发机制之间的矛盾,比如义务和利己心;另一种是同一道德原则之下的各种殊原则的冲突,“在各种道德义务之间实际上常会出现冲突的局面,比如‘忠孝不能两全’。”①例如将孕妇尽快送到医院和遵守交通规则――这是行为者当时情境下的两种“义务”。除此之外,道德冲突还表现在个体和个体之间,由他们的行为所隐含的利益冲突。
在个体间的道德冲突的现象事件中,一部分是由于道德个体差异性所致因的。在某一情境下,如果两个或多个道德个体能够同时按照某一既定或应当的原则行事,就会获得彼此一致的协调,正如大家同时遵从一个契约就不会发生“各行其是”的冲突。但是,由于有的个体内心的道德感知和道德约束力较弱,从而违背既定原则,破坏了如果达成共识就能获得的效果。
(二)道德选择独立性在道德生活中的正力
个体差异性是道德选择独立性的一个主位决定因素。在一些“见义勇为”的事件中,行动者并没有因其他人的淡漠而放弃施行正义的举动。可见,这些人对道德原则的把握和付诸不受他人行为和外界干扰,能够独立“思考”。
在维护正当或正义的事件中,如果不是绝大多数人参与或没有人参与,那么便是个别人或少数人本着自己的 “冲动”或本能做出了道德选择。这样一种冲动是由个体的性格差异性所决定的,“一个人是借助于具有某一特定种类的性格而在道德上是善的,而一种行为或一种感情则是借助于从某一特定种类的性格发出而在道德上是善的。”②
如果道德选择缺乏独立性,那么他人或大多数人的道德原则和选择就成为行为者的主导。如果这样一种群体性的道德一致与道德准则或美德不符,那么就会导致集体道德沦坏,而道德选择独立性则是这样一种集体失范的解构力。
四、道德个体性对行为者自身的激励作用
当道德个体以美德而非个人功利为行为动机时,无论这样的行为是否受到褒奖,或者甚至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同和理解,但道德个体已经获得来自自身的奖赏――这既是善行本身。我们无须试图为这样的奖赏寻找一个施加者――如上帝,虽然这样的奖赏如若缺乏一个发出的主体,那么就会缺乏人们在信念上的信服度――所以人们往往以“神明”作为一切美德的终极裁决和奖赏者,并且以此鼓励人们行善,但是,这样的奖赏并不需要一个最终决定者,而是来自于自身,这也就证明了最大的善并非是以其他存在为目标的。
凭着内在的美德去行动,此时道德个体性是由差异性所决定,同时有具有独立选择性,而且这样的差异性并非是负于道德的我素我行,这样的选择并非是对私心的冲动,而是“对善有着无理性的冲动,并且想要得到它们,而这就是源于本性的。因为在灵魂中,内在着这类东西,它迫使我们无理性指导地朝向我们具有的好东西。”[3]
当道德个体独立地去践行美德,不被周围的人所理解,他可能会对道德个体选择产生质疑、沮丧和困惑,认为自己“傻”,从而丧失了对自身美德的执着。而道德个体性的激励作用则可以解决这一困惑,因为美德自身是不需要也不可能被非美德之人所理解的,在一个缺乏美德性的小群体之中,美德是难以成为共识的,当处在这样的群体之中时,道德个体自然难以获得来自外界的对其美德行为的支持和赞扬,在此时,坚持美德的唯一信念就在于自心。
因此,道德个体性对行为者自身的效用并非仅仅大多数人的认同,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加行为者自身的美德。遵守社会公德,并非是“出自对于利益本身的冲动”[4],而是“来自于对这种普遍行为规范的尊重”[5]。如果没有在道德选择上的独立性,那么这样一种尊重就是不稳定的,当在场的大多数人都没有遵守规范时,道德个体就会丧失对尊重规范的坚守。比如在许多人闯红灯的例子中,驱使道德个体遵守交通规则的正是其对于规则本身的尊重。
五、对道德个体性的良性引导
道德个体性对社会生活具有负面的力的效果,但它并不仅仅只是具有消极作用。因为促使许多社会善行发生的道德个体选择独立性同样也是出于个体差异性。因此,如何将道德个体性引向遵守社会公德的一方也就成为发挥道德选择独立性积极作用的关键。
一是塑造良好的社会大环境,形成使个体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软约束力。这并非“社会影响人、人影响社会”的恶性循环和无作为理论。因为对社会环境的塑造是可以通过人为措施来进行的,比如针对挤公交车这一现象,可以在公交站点设立栅栏和监管人员,使得人们必须排队,这样即便有人想插队,因为外部环境的制约也不得不排队,因为如果他插队,便会受到他人的不满。因此,道德个体差异性在社会生活的负力需要社会环境整体的正力对其进行磨合。这样一种磨合是可以通过施加在效果上的措施来完成的。
二是要发挥道德模范的作用,如宣传雷锋精神,使得个体在这样的熏陶中受到引导和影响,从而使其个体差异性中违背公共生活规范的一面逐渐融合于社会公德,这即使对不良个体性的消解。
如果塑造社会环境是一个由外向内的消解过程,那么发挥道德模范的作用则是一个由内向外的发挥过程。在这一发挥过程中,个体会自觉地内发出符合道德规范的“光”,如同阳光将大地一下子照亮一样,这样的“光”在从内向外的发出中,便会驱逐掉原本的违背道德规范的个体差异性。
这并非一个消解掉个性的同一过程,而是对道德个体的良性引导,是对道德个体差异性已经形成之后的二次教化,具有弥补和修正的效果,使个体身上不符合道德、社会的因素去除,这一去除不论对社会还是对个人而言都是有益的。
注释:
①罗国杰.伦理学.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95页.
②【英】戴维•罗斯,林南译.正当与善.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223页.
③苗力田.亚里士多德选集•伦理学卷.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36页.
④⑤【苏格兰】亚当•斯密,韩巍译.道德情操论.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第17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