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语文课堂“小组合作成员分配”寻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语文课堂“小组合作成员分配”寻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在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实效的教学策略。但“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热热闹闹的学习活动就表明学习方式的高效,单纯的行为参与方式并不能促进学生深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如何让小组合作发挥最大效益,本人认为,万事开头难,而合理地分配成员是使其行之有效的第一步。在小组成员分配的过程中,要注重小组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流动性,这样才能让小组合作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小组合作 成员分配 差异性 流动性

《周易・系辞上》中说“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这就是合作的优点。就我们教学而言,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策略。在各种学科中,我们都可以寻找到小组合作的“足迹”: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在讨论思索:怎样才能使合作学习行之有效,在语文课堂上大放异彩?在几个学期的实践摸索中,本人认为,万事开头难,合理分配组员是使合作学习行之有效的良好开端。

一、注重小组成员的差异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学生都是具体的”。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在学习习惯、知识累积、思维品质和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着各种差异。新课程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教学面向全体,这不是让每个学生都获得一样的发展,而是让每个学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要简单地把学生之间的差异看成是教学的问题,而是要把学生之间的差异看成是教学的资源。因此,在小组合作交流中,更要注重小组成员之间的差异性,让小组合作的优势发挥最大化。

1.注重组员性别差异互补

一般而言,男女生之间在兴趣选择和爱好发展上存在一些差异,从而会导致学生对于知识点积累的侧重点也是不同的,这样的现象并不少见。例如,教学名著专题的课堂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男生喜欢战争纷扰的《三国》,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水浒》,而女生更喜欢在有着柔情似水、悲情万分的贾黛爱情的大观园里畅游闲聊。性别影响兴趣爱好,间接影响知识面的狭窄这是事实,因此,我们给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分配时,要注重组员性别上的“互补”。

所谓性别差异,艾根将之界定为“男性与女性之间影响教学与学习过程的差别”,是个体差异中较为突出的一个维度。学生性别差异给我们语文教师提供了改进教学的广阔天地,它启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性别差异特点 “因性而教”。以一方的兴趣爱好激发另一方的学习热情、动力,小组成员男女生互补,“交叉互补学习”,这样既可“扬长”,又能“补短”,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心理潜力。

2.注重组员层次差异互补

俗话说,五个手指都有长短,何况一个班级五十多位学生。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先前的知识积累、兴趣爱好等的差异,自然彼此的知识面的深度和广度都是不一样的。平时默默无闻的学生也会“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他们广博的知识面同样令人震惊。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课堂中如何才能共同有效学习?教师明确小组合作的目标,并给予学生充足的时空,激发不同层次学生课外知识的有效表达、传递、分享,同时可以激发其他学生的求知欲。就某一个学生而言,在展现自我之时,更是发掘了自己的优势。教师可以借助于学生的优势智能,抓住学生某一学科或学科内某一方面、某一项目的长处,引导其认清自我,重树自信,从根本上发掘学生学习的动力。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建议构建小组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6人为宜。男女生人数要搭配均衡,学生的能力层次要全面,即低、中、高都有,这样“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中有利于学生优势互补,互相促进。

二、注重合作成员的流动性

现在很多情况下,当学习目标较难完成时,按座位分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是日常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模式。固定的座位、固定的成员,固定的小组长,这样的组合,容易形成优等生主宰,学困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大部分学生的主体性又一次被埋没。因此,对于合作成员的分配要注重其流动性,充分展现每个学生的主体性,让小组合作充分展现其有效性。

1.注重合作组长的轮流制

合作组长的任务是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外,更重要的是组织学生围绕“主题目标” 分工学习,并交流各自的观点。同时归纳好各个成员的见解要点,鼓励或要求未发言的组员及时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优等生是一个小组的领头羊,先让这部分同学担任组长,但是一个学期或较长时间让这部分同学担任组长,一个小组其他学生的能力得不到提高。因此,在每个学生熟悉了小组长的任务后,尝试让不同的学生担任组长。例如,本人和学生们根据语文学科的特性,制定了轮流担任组长的制度。

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以及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性,选择适当的成员都不间断的当上组长,并由于因人制宜,不同的学生都能体验到自己成功之处,因为小许的成就感,学生的积极性也调动了起来。同时因为组长的轮流制,使得学生明白,自己也有可能成为组长,决不允许自己马虎应付组长,减少了思考“搭便车”的现象。因此组员的团结性、协作性大大增强了。组长的轮流制,实现小组角色的互换,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

2.注重合作组员的新鲜度

为了提高小组成员的参与积极性,可以给小组成员编号由1到6。小组成员的编号的标准并不是以成绩为标准,而是以组员的近期表现为依据,一两个星期更新一次。比如说,如果一段时间5号的学习劲头足,课堂表现好,就可以晋升为4号;反之,如果4号表现退步,小组成员对其不满意,则可以把其降为5号。这样,优等生的先在优势就不怎么突出了,还是要依据每一段时间,学生自己的不断努力才能赢得序号的改变,因为序号的升降是自己学习态度和近期学习能力的外在体现。

因此我们倡导组员打破依照座位分组,有优等生担任组长主宰小组的的固定不变的模式,这样实施动态分组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定期进行人员调整,更能保证小组间学生竞争的活力,增强小组内学生合作的凝聚力。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热热闹闹的学习活动就表明学习方式的高效,单纯的行为参与方式并不能促进学生深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以积极的情感参与和深层次的认知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才是高效的。而合理地分配成员是使其行之有效的第一步。不要怕麻烦,万事都是开头难,当你实施了一段时间后,学生小组间的各种规则要求,轮流机制等都会越来越明朗,而我们的合作将会留下实质性的内容,不再是表面的敷衍。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王凡. 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究【J】. 学周刊:下旬,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