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北宋汝窑《三足樽》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特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北宋汝窑《三足樽》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特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北宋汝窑瓷器《三足樽》为仿汉代青铜器式样,其先进的烧制工艺源于宋达的商品经济地推动;其清雅素静、蕴蓄秀美的艺术风格反映了宋代崇尚理学的审美风尚。

关键词:北宋汝窑;三足樽;造型;审美特质

中图分类号:J50-05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我国的陶瓷工艺发展到了宋代,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当历经了盛唐的繁华,看够了缤纷灿烂、华丽俗艳之后,宋代的瓷器更倾向于“天然去雕饰”。单色釉得到了高度发展,犹以色调优雅如玉的青白瓷最为知名。宋代瓷器被称为宋代工艺美术最杰出的代表,是由于宋代文化和经济的全面繁荣,寓物质与审美功能于一体的宋瓷,集中体现了宋人精神和物质文化方面的特质,是社会各个阶层审美趣味的一种理想标志。宋代瓷器有官窑、民窑之分,也有南北地域之别。就官窑而言,属北方青瓷系统的汝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首,以其端庄凝练、形神兼备的造型和晶莹滋润如脂如玉的釉色著称于世,形成了清雅素静、蕴蓄秀美的艺术风格。

二、汝窑《三足樽》特征

汝窑瓷器虽然传世不多,器型却很丰富,有出戟樽、玉壶春瓶、胆式瓶、葵瓣盏托、椭圆形水仙盘等。这一《三足樽》(附图),高12、9厘米,口径18厘米,足径17、8厘米,圆口直腹,平底附三兽足;纹饰上,仅在口沿、器身胫部饰出筋凸弦纹三组,每组三道,出筋微微鼓起,显得简洁疏朗;釉层较薄且平滑均匀的紧贴于胎骨,呈半透明状,借助于30倍放大镜,可见釉层中气泡大而稀疏,明朗如珠,寥若星辰;釉面光洁滑润,隐露宝石般的光泽,既不同于钧瓷乳光,也不同于哥瓷脂光,而且还开有细碎浅白纹片,隐若鱼子;此樽通体呈淡淡的天青色,这是汝窑的最佳釉色和基本色调,又因釉中配有玛瑙,尤显滋润柔和、清纯宁静。樽外壁凸起弦纹的釉薄且显现一种浅赭色,是汝官窑器釉表出筋或起弦棱角的地方常见的色调,有“羊肝色”之称;此樽胎壁轻薄,胎质细腻,胎骨坚硬如铜骨,胎色灰中带白,俗称“香灰胎”。此器制作考究规整,器底留有五个俗称“芝麻钉”的细小支钉痕。因当时宫廷盛行崇古风气,汝窑瓷器多仿古青铜器、玉器、漆木器等式样,此樽即仿汉代青铜器式样而成,造型古拙,有庄重古朴、典雅隽永之风韵。此樽汝窑器存世仅两件,一件在故宫博物院,另一件在英国维达德基金会。

三、《三足樽》工艺特色及社会因素

我国青瓷自魏晋以来就是瓷器中主要的产品,是釉中含氧化铁经过还原焰烧成的,因而对氧化铁含量和还原焰的火候掌握是青瓷烧制中的两个主要技术要素,从此樽可以看出,宋代汝窑窑工显然已经把这两项技术控制的极为成功,釉中含铁量适当,烧成时还原焰掌握得也恰到好处,釉色呈现出纯正的天青色,这种冷暖适中、优雅和谐的色调,体现了宋代上层社会所追求的色彩中的理想境界,汝窑青瓷也就成为宋代青瓷之翘楚。

同样是青釉瓷,为什么官窑器近绿,龙泉窑器近翠,越窑近缥,而汝窑却近天青呢?这类高雅变幻之色彩,是因为釉药的配合比例和当地土质及窑烧温差使然。中国传统瓷器总体来说是在对自然的发现、征服和创造中走出来的,因此向来主张“因才设施,因地制宜”,重视对陶瓷材质的开发和利用。汝窑周围拥有丰富原料,比如汝窑器“内有玛瑙末为釉”①就是因当地盛产玛瑙的缘故。

宋代陶瓷人员的思路敏捷为历来所仅见。此樽釉面的开片是瓷坯与釉因膨胀系数差异而造成。当坯体的收缩比釉小时,釉面就容易产生开裂,同时,加热或冷却时间长短与方法,也是导致开片的因素。而这些宋瓷中常有的冰裂纹、鱼子纹、蟹爪纹等,技术人员都能很巧妙的转化为装饰性纹饰。此器开片纤柔细碎,开片中还掺杂有许多无色透明的短线纹,较深的纹路映现出浅赭色或浅灰色,与短线纹路交织叠错。所有的纹片都斜向,在不同角度光源下产生迎光效应,给人以排列有序的层次感。

汝窑器的共性是胎薄,一般来说,修坯时把坯修的越薄难度就越大,《三足樽》精工细做,达到如此薄胎效果,说明汝窑工匠的修坯技术已达到相当高度,同时也反映宫廷确实不惜工本,雇佣做优秀的窑工,制作质量最高的青瓷。

此樽采用支钉烧法,自浙江上虞在东汉末年烧制出我国首批成熟的青瓷后,南方青瓷尤其是越窑青瓷一直是我国青瓷的代表,五代越窑贡瓷已精于满釉支烧,作为宋代北方第一个青瓷产地和首家正式官窑,汝窑打破了唐以来“南青北白”的界限,并借鉴了越窑的支烧技法。《三足樽》不但口部边缘全部被玻璃质釉层罩盖,就连底足也完全盖住,支钉细小不易察觉,但器物并未因此而变形,可见汝窑在支烧方法上有了很大改进。

宋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制瓷工艺的发展不无影响。宋代采煤技术发达,优质煤用在烧窑上,升温高,保温时间长,能够促使瓷器的胎料、釉料、彩料充分进行化学反应,为瓷器工艺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作为汝窑名瓷之一的《三足樽》制作工艺之精良,是建立在宋代商品经济空前发达的社会基础上的。虽然汝窑瓷器主要是供宫廷使用,但在汝窑还是民窑的时候,其生产的瓷器就已极负盛名,博得了百姓的普遍欢迎而争相购买。

因此,从根本上讲,汝窑器是商品经济的产物。从规模上说,宋代的商品经济远远超过了唐代,被史学界认为已具有近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宋朝由于与辽、西夏以媾和的方式共存,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才能满足对方的需要,因此宋朝的官府明显减少了对商业活动的管制和干涉。同时,由于指南针的发明,宋代造船业和航海业都十分发达,从而带动了海上对外贸易的兴盛,市舶收入已成为国家的重要财源,开放海外贸易成为宋王朝积极推行的一项国策。淡雅精美的宋瓷作为主要的对外贸易品种,获得了包括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菲律宾等古代十多个国家的青睐①。这必然推动宋代瓷器数量和质量的提高。

四、《三足樽》审美特质及思想基础

北宋宫廷选择汝窑,不仅因为其器制作精良,更因为它独特的审美特质。清净幽玄、返朴归真的宋瓷韵致,体现了特有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既反映出当时物质发展的程度,也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心理和精神风貌。无论是从宋瓷本身对意韵的追求,还是从北宋社会主体思想――理学的熏染,抑或是从宋代上层社会整体的欣赏倾向,在这一《三足樽》都可以找到相关的映照。

宋代青瓷多以古朴浑厚的天然美玉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无论其质其色,都呈现玉的光彩。宋代著名的青瓷产地,多以模仿天然美玉的神韵为能事。而《三足樽》是宋代别具一格而又内涵深沉的青瓷的典型,是“似玉非玉而胜似玉”的汝窑瓷器的代表。自周秦以来,玉石已成为人们所崇尚的“仁”、“智(知)”、“义”、“行”、“勇”、“情”、“辞”的七种才智和美德兼具的理想化人格的象征。

另外,受老庄“五音令人而聋,五色令人目盲”的玄学思想影响,着重表现思想和人格,不对外表过分雕琢,追求内在本质的美,成为我国传统艺术的重要风格,《三足樽》清净幽玄的格调,不但符合传统的“以德比玉”思想,而且也反映了玄学所宏扬的“清淡高逸”的审美风格,其含而不露的美玉精神,吻合了中华民族一贯内向的心理特征。

而真正融儒、释、道于一体,对宋代文化艺术产生深远影响的是宋学。这是一种以儒学为主体,吸收、改造释、道哲学,在涵盖三教思想精髓上所建立起来的伦理主体性的本体论②。宋学着意于知性反省,造微于心性之间。这在瓷器上表现得淋漓尽致:雅淡的釉色,端庄的造型,简洁的文饰,严肃的主题,成为宋代官窑瓷器的必备。《三足樽》无疑是宫廷这一审美趣味的典范。

这一思想的产生以及由此引发的宋代文化艺术的繁荣是与宋代的“郁郁乎文哉”不无关系。宋代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文化艺术最发达的时期,上自皇帝本人、官僚巨宦,下到各级官吏和地主士绅,构成了一个比唐代远为庞大也更有文化教养的阶级或阶层。与盛唐文化的相对开放、相对外倾、色调热烈的文化类型不同,宋代是相对封闭、相对内倾,色调淡雅的,在那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统治阶级和宫廷士大夫开始沿着中唐线路走向更为细腻的官能感受和对情感色彩的捕捉之中。北宋后期揭开了中国古代文化艺术最为灿烂夺目的篇章,它的杰出代表就是宋瓷。宋瓷之所以形成一种审美文化概念,在于它的细洁净润、色调单纯、趣味高雅,它上与唐之鲜艳,下与明清之俗丽都迥然不同,符合了上层社会在艺术欣赏上所追求的幽玄苍古之审美价值取向。宋徽宗(1100――1125年在位)可谓是这一文艺思潮和美学趋势的典型代表,他崇尚道家自然、含蓄、质朴的审美观,像《三足樽》这样的汝窑瓷器釉色的幽玄、静谧,正迎合了宋徽宗的这一审美情趣。

五、结束语

《三足樽》是宋代汝窑甚至是宋代官窑瓷器的缩影,从中我们可以窥探到宋代官窑瓷器的工艺风格和成就,以至宋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

① 参见[宋]赵汝适,《诸番志》。

② 参见阴法鲁、许树安主编《中国古代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