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经济发展目标的质量转换及其路径选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经济发展目标的质量转换及其路径选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F027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界定了“又好又快”发展目标的内涵,阐释了这一观念转变的背景和发展方针,指出了发展模式更新是实现质量转换的必然路径。深入理解和切实落实经济发展的“又好又快”,对于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发展方针质量 路径

中国经济通过近三十年的高速增长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之后,在2006年底有了一个毅然的目标转换――国民经济发展的目标从“又快又好”转为“又好又快”。表面上只是快和好的换位,实质却是经济发展目标追求从数量第一到质量第一的质量转换,是发展战略指导原则的更新。因此,深入理解和切实落实经济发展的“又好又快”,对于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质量第一的简明概括:“又好又快”

“快”显然是发展数量方面的要求,“好”则是发展质量方面的要求。从单个企业来说,“好”表现为员工素质的提升、物质装备性能的提高、管理更加科学化的综合进步,简言之,是企业要素禀赋和结合效率两方面的加强。微观的“好”是宏观“好”的前提和基础,但又不完全等于宏观的“好”。 各方面的比例协调是整个国民经济“好”的更重要的标准和目标,包括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这样的发展环境才能保证经济、社会整体平稳、长期的发展,才能保证以更稳健的速度尽快实现现代化。所以,国民经济发展的“好”是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实现形态,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简明概括。

观念转变的背景:历史与现实的合力促动

发展的基础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改革开放之初刚刚打开国门的时候,我国和现代化差距较大。1978年中国人均GDP只有 100美元多一点,远远低于世界银行划定的世界上最穷的平均线289美元,是美国人均GDP1.03万美元1/100。从生活条件看,前30年的建设并没有让人民摆脱贫穷。从这个基点上起步,强调速度是一种必然。经过28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外贸总额世界第三,外汇储备世界第一,近200种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人均GDP与美国的差距缩小到十几分之一。在这个新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已经有条件把数量的扩张放在第二位,把质量的提高放在第一位,追求质量好前提下的速度快。

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在短缺经济时代,消费的范围基本局限于物质消费,消费的目的性明显而明确,就是满足消费主体的生存需要。且满足这个水平的消费品供应全面紧张,只好通过各种票证手段限制消费。票证型消费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就开始松动,由此带来了我国居民消费的第一个浪潮:老三件百元级生活必需品的迅速补足。中国经济通过农村的联产承包、城镇企业的市场化改革焕发出蓬勃活力,社会物质产品的供给能力和居民收入水平得到快速提升,我国由此进入90年代的第二个消费高峰―以家用电器普及为主要内容的消费浪潮。10年之内,城镇的彩电、冰箱、洗衣机等主要家用电器基本得到普及,广大的农村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普及。新世纪初的家庭数字影院、MP3、移动电话、可视电话等的消费内容可以看作是前期家电普及的升级换代,它们大体在千元的级别。如今以家用汽车、住房为代表的十万元消费级别是消费的第三个浪潮。随着消费结构的升级,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悄然嬗变:消费观的趋同性逐步被个性化的消费追求打破,国内消费观念悄然向国际消费观念靠拢,从前遭受排斥的精神文化消费逐步成长为消费热点。因此,只有追求质量的发展才能适应变化了的内需市场。

资源、生态环境压力所致。2007年中国生产石油1.86亿吨,进口1.96亿吨,成为世界第二石油消费国,增量第一消费国,预计中国的石油产量难有大幅度增加,消费增量只能靠进口补足;需大量进口的物资还有铁矿石,2007进口3.8亿吨,对外依存度超过50%,成为世界第一铁矿石进口国。大量生产资源的进口使我国的发展不得不忍受进口资源价格上涨的挤压。另一面,我国单位产值的能耗强度比发达国家高3-5倍等。环境污染在现在的工业化中后期就达到发达国家完成了工业化的程度。这样的条件决定现在的发展必须强调质量。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竞争的要求。当前的国际竞争直接表现为产品质量和性能的竞争,背后是技术、人才的竞争。前一时段中国制造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价格优势,随着WTO规则的逐步放开,随着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加强而逐步削弱,利润空间日益狭小,近两年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此种趋势愈加明显。这要求调整产业产品结构,以技术创新、产品更新换代为手段谋求发展。

发展方针:质量第一前提下的和谐进步

(一)协调优化产业结构

供求总量平衡是国民经济稳定运行的基本前提。供求总量平衡是产业结构协调的表现,所以其实质是协调优化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协调、优化需要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机制,是一个不断趋近国民经济整体良性运行的动态过程。

(二)人与自然和谐协调

这要求低投入、低排放、多循环、高利用,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要求大力提高全民的绿色资源价值观、生产观和消费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责任在全社会层层落实。

(三)形成利用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的新理念、新途径

传统利用劳动力资源优势的办法是利用廉价劳动力来建立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解决低层次产业就业的增加,但却无法适应高端产业的发展。目前,随着我国技术进步的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工业化阶段的演进,技术密集型产业通过“产业链”带动就业增长的新趋势已经显现。技术进步从短期看似乎是排挤就业的。但从长期看,在知识经济背景下,技术的进步能够推动整体经济规模的扩张,从而从根本上增加就业和实现职工福利的提高。鼓励技术进步依靠科学管理,更依赖人才培养,因此,要充分利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转型的机遇,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努力发展各级各类教育,以适应我国技术升级、产业升级、管理升级对新型劳动者的需求。

(四)城乡、区域的协调互动

通过对比我国经济社会现阶段的发展指标和现代化标准的差距可以清晰地看到,“三农问题”是我国与现代化差距的集中表现。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是当前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环节。这就要巩固、完善、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注重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

(五)在全球化市场竞争中优化配置资源和提升国家竞争优势

融入全球化,在全球化市场竞争中优化配置资源和提升国家竞争优势。这包括必须继续深化改革,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统筹好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升开放质量,既要通过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大力提高中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要通过走出去,扩大在国外的投资、贸易和交流,在和国际跨国公司的竞争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竞争中优化配置资源和提升竞争优势。

(六)人民大众共享发展成果

这是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目的和归宿,从根本上讲,经济发展得好就是使人民大众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不断提高。这包括要在发展中更加重视以人为本,改善民生;要更加重视依法治国,切实保障公民基本权益,促进社会和谐;要更加重视执政党的执政品格、执政能力建设,保证科学决策、科学发展。

质量转换的路径选择:发展模式创新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因为作为一种战略选择,它具有极强的实践性。世界各国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已逾百年,但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国家都没有完成这种转变。我国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国家战略来推动也已经有十几年了,理论探索更早,可是,结果并不乐观。实践起来之所以困难重重,是因为这种转变涉及的是一个庞大的体制质变。受与传统工业化共生并已经固化的“高投入、高消耗、高增长”的价值取向、制度安排、技术结构与产业结构、生产模式与消费模式的制约,同时又受着理论思维、发展阶段、国际背景的制约,因而具有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特征。我国的生产力发展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也是极佳机遇期。因此必须在破除或改造支撑传统工业化粗放增长的价值取向、制度体系、技术与产业结构、生产与消费模式的基础上,建立起支撑现代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的新价值体系、新制度体系、新技术与产业体系、新生产模式与消费模式。

(一)新价值体系

新价值体系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和可持续的发展。传统工业时代的价值体系实质是拜物教文明和功利主义价值观的集合,它使人成为财富的奴仆,把社会生产异化为功利主义的囚笼。新价值体系要把人的活动视野引向超越个人的狭隘生存与享受层次,引向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大自然价值取向, 实现人和物质世界的可持续的和谐相处。这种价值取向的变革是破除传统观念、树立现代观念的一场社会意识革命,其变革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了变革的渐进性和长期性。

(二)新制度体系

制度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内生变量,土地、劳动、资本、技术等要素只有在有效的制度框架下才能发挥作用。集约型、生态友好型经济发展方式,要求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看成稀缺的社会大众共有的自然福利资本,因而要求将生态环境纳入到经济循环过程之中参与定价和分配。市场经济虽然是人类走向未来的唯一通道,但它在解决涉及公众共同利益诸如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社会公正等问题时局限性十分明显,因而必须让政府充当公众利益、整体利益、长远利益的守护人。建立和维护又好又快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政府的主要职能,也是政府的根本目标。通过深化改革和艰辛探索,把这样的职能和目标细化为相应的制度体系。

(三)新技术与产业体系

随着知识经济的展开,新技术群已经催生了新产业群,并率先在发达国家成长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因此我国提出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新技术群包括信息技术、生态化农业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循环生产技术、清洁化的新能源新材料技术、航天技术与海洋技术,由它催生的新产业群包括微电子与信息产业、生物工程及现代医药产业、新材料新能源产业、航天与海洋产业。它们是21世纪发展的核心内容。,然而,目前传统技术和传统产业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基础,要使新技术、新产业成为我国经济的主体或主导,尚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坚定地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利用现代技术群改造提升我国庞大的传统产业群,同时努力发展新技术和新产业,建立起发达的现代产业体系。

(四)新生产模式与消费模式

新生产模式的本质特征是循环生产。循环生产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的生产方式。新消费模式的特征是科学消费、合理消费、健康消费,也就是节约、环保、文明的消费模式。提倡这种消费模式,不仅有利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社会生活秩序的安定、改善,为人们创造一个适宜的生活环境,有益于提高国民的生活品质,而且可以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

综上,质量为先发展的支撑体系只是原则性的论述,要提高其可操作性,尚需进行专门探讨加以细化。

参考文献:

1.赵东坡.我国居民消费观念的进化轨迹与成长趋向[J].商业时代,2009

2.钱斌.从“赶超”到“又好又快”[J].经济导刊, 2009

3.赵首智,母志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路径选择[J].实事求是,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