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选修课”的授课特点和教学方法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选修课”的授课特点和教学方法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扩招和一批高职院校升格本科,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生源质量不断下降,人文素质堪忧。在此情形之下,增加通识课,特别是人文类通识选修课势在必行。但通识选修课既非“专业”,又无“技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必须认真研究和探索教学方法,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通识课;教学方法

doi:10.16083/ki.1671-1580.2016.01.019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6)01-0081-04

随着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中国高等教育类型也开始向多元化发展。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等不同教育类型开始并存,并出现不同分工。“985”“211”等重点院校继续承担着培育学术人才和社会精英的理论型教育任务,一批高职院校主要进行的是技术、技能型教育,而大部分地方高校则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由于高等教育发展需要,2000年以后,一批高职院校升格为本科,其教育任务也从单一的某种专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向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转变,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

应用型本科主要指的是“以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而协调发展,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定位”,“基本特征主要体现为:定‘性’在行业,定‘向’在应用,定‘格’在复合,定‘点’在实践”的一种高等教育形式。随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明确,应用型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方法等方面都需要进行全新的设计和大胆的探索,以便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一、“通识选修课”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高等教育经过30多年的探索,取得了长足发展和辉煌成就。这些探索是适应社会变革、转型和多样化社会的出现而进行的,诸如扩招、通才教育、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等等。探索的过程充满曲折,许多重大举措还没有形成社会共识,甚至受到广泛的诟病。但要求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加强人文精神培养、增加通识课程的呼声是一致的。

通识课是指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判断能力和健全人格、提高基础素养与人文素质所开设的具有基础性与综合性的一些课程。这些课程可能不直接纳入学生的学科专业体系,但可以丰富其专业学习基础知识与人文内涵,拓展其文化视野,为其未来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

中国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经过长期发展,基本形成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个板块格局。其中,公共基础课主要有“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体育”、军训(理工科类一些专业还有“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这些公共基础课长期以来被一些人认为就是“通识课”。这样的看法并没错,但问题是这些课程并不足以满足学生夯实基础、提高素养的需要。因此,伴随着公共基础课的开设,要求增加通识课程,特别是人文类通识课程的呼声一直不断。借鉴20世纪30年代全国大学开设“大一国文”课和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于七八十年代以来成功开设“大学语文”课的有益经验,到20世纪90年代,全国大学几乎全部开设了或必修或选修的“大学语文”课。这是真正意义上为提高人文精神内涵而率先开设的人文类通识课程。

社会呼唤在高等教育阶段增加人文类通识课程是有其直接现实原因的。高考制度恢复以后,中国教育正式步入应试教育轨道。高考指挥棒成了一根撬动中国庞大基础教育的杠杆。高考考什么、不考什么便成了中学教育的取舍标准。对应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分类,中学教育阶段过早地开始文理分科,使得基础教育根基不牢,基本的人文教育缺失。特别是担负着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审美情感、语言能力的语文教育,为应付高考也变成了枯燥干瘪的一个个知识点的死记硬背。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和高考录取率的大幅提高,生源质量下降,学生的文化水平与综合素质不高就成了普遍现象。

面对这种现实,为弥补基础教育的缺失,开设通识课,特别是人文类通识课便是不二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文类通识课可以弥补知识的薄弱,“大大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开拓文化视野,丰富人文内涵……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

当然,通识课程的作用不止于此。应用型本科教育所说的通识教育不同于“985”“211”等重点院校培育社会精英的“通才教育”,它强调的是“贯通”,即“不同的学科知识能够相互融通,在学习工作中遇到问题时,能够以开阔的思维进行思考,不拘于一隅。能够广泛收集资料,交流合作,达到不同专业之间的沟通”。它可以提供通行于不同受教育人群之间的认知能力与逻辑思维方法。直接的作用是为学生在校期间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习提供方法论方面的保障,同时为其未来的长久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通识选修课”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应用型本科院校虽然范围广泛,类型不同,但生源质量比较接近,存在的问题差异不大。因此,各校开设的通识课程虽然不尽相同,但目前大多开设了人文类通识选修课。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选修课的地位比较尴尬。一方面,从开设的目的上讲,在有识之士的眼里正如上面所述,无疑它的意义是重大的。但另一方面,在一些专业教师和受教育者的眼中,它既非“学术”,也无“技术”,因而对它的重视程度既无法与专业必修课相提并论,也不可与专业选修课同日而语,因为后者是专业知识的深化与提高。

如何改变人们对通识选修课的看法,让学生从为了混学分转变为真正地喜爱,这是摆在通识选修课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通识选修课不受重视的原因固然有许多,但根本原因还在于通识选修课本身,与其内容与教学方法有极大关系。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从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人手。因而,在通识选修课的开设与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不容忽视。

(一)在学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通盘思考通识选修课程的开设

高水平大学在进行课程体系建设时对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都有顶层设计,如复旦大学有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等六大模块;中山大学有中国文明、人文基础、经典阅读、全球视野等四大类。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借鉴这些经验,特别是在进行学科专业课程设计时,应系统思考通识课,特别是通识选修课的设置。在这方面,有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已经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值得推广的做法,即:

1.学校制定政策扶持与引导通识选修课的开设,并施以奖励。

2.每年在人才培养计划制定或修订之前,学校教务管理部门下发通知,由各学科专业广泛动员,遴选、审核本学科专业拟开设的通识选修课上报学校教务管理部门。

3.学校教务管理部门分类汇总后下发各教学单位,作为制定人才培养计划通识选修课板块的指引。

4.在制定或修订人才培养计划时,各学科专业按照学校对通识选修课的设置要求选择相关课程,并与有关学科专业和开课教师联系,反馈本学科专业对该课程的要求。

5.开课教师综合各学科专业要求,准备授课内容,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完善。

在这个过程中,看起来是管理部门在起作用,但实际上还是教师在起主导作用,因为教师是通识选修课程的提供者,是开课的主体,也是最终的落实者。

(二)教师决定教学内容,具有绝对的主导地位

因为学生的专业背景基本一致,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经过长时期的学科与课程建设,其内容已基本定型。即使是不同院校,其相同专业的同一课程也大致相同。通识选修课情况却完全不同。在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选修课基本上是跨大类全校性通选,因而,有些课程名称可能与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相同,但教学内容绝不能照搬,甚至不能简单缩略,而应根据每一期选课对象,重新设计教学内容。以人文类通识选修课为例,现在很多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都开设了“中国文学经典作品阅读与欣赏”课。中国文学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通识选修课无法系统地讲授中国文学史,也无法全面地介绍经典作家和经典作品,只能精选精讲。比较成功的做法是,选择能够代表一个时代主流文学形态的重要作家的代表作品,进行引导阅读,以点带面地让学生了解―个时代。至于最后精选哪些内容,主导权完全在开课教师。

(三)教师决定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中国文学经典作品阅读与欣赏”课首先遇到的一个难题是,不少经典作家的经典作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已经涉猎,如汤显祖与《牡丹亭》,曹雪芹与《红楼梦》等。而这些文学大家的经典作品是不能搁置不讲的。如何避免重复,让学生有新鲜感,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以实现让学生掌握文学史知识、感受文学的艺术魅力、提高文学素养与艺术鉴赏能力的教学目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成功的例子是可以采取延伸拓展教学法。如对汤显祖与《牡丹亭》的介绍,可以拓展到同一时间、不同空间的英国大作家莎士比亚,对比东西方同一时间出现的两位戏剧大师的社会、文化与生活环境,对比分析他们戏剧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特别是对比《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两部剧作的故事、戏剧人物与结局,让学生冲破藩篱,获得全新的阅读视野和艺术感知力。对《红楼梦》的分析则采取纵深挖掘法。这其实也是延伸拓展式教学的另一种方法。具体的方法是,从故事人手,分析《红楼梦》故事的三个层面,即神界的故事、人界的故事和鬼界的故事,讲清“鬼界”“人界”和“神界”独立成篇又紧密相连的立体、回环结构。透过三个层面故事发掘曹雪芹的文化内核,即他所秉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人的观念与儒、佛、道的思想。这样浅进深入,既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便于其理解作品所蕴含的深刻的思想内容与丰富的艺术魅力。

三、采取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

(一)讨论式教学法

这是改变教师满堂灌,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历来受到提倡。在学生人数不多的班级,讨论式教学法的效果确实明显。但在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选修课往往是大班教学,少则数十人,动辄~二百人,甚至更多,组织课堂讨论显然不现实。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变课堂讨论为课下讨论。任课教师根据所讲内容,组织一次兴趣课堂,让有兴趣的学生报名参加课下讨论。根据讨论的情况,再选择几个学生在下次课堂上作重点发言。这样,将课堂延伸到课下,教和学紧密结合,既改变了教师单一的讲授方式,又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能够积极地思考问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为了让大部分学生都能参与这样的讨论,要同时改变期末一考定成绩的考核方式,学生参与讨论的次数、态度与表现可以直接与课程考核成绩挂钩。

(二)问题式教学法

任课教师根据每一讲的内容,预先设计出几个问题,然后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如介绍百年中国文学中的鲁迅,一般都按照鲁迅生平与思想历程、鲁迅小说创作、鲁迅杂文、《野草》等散文这样的脉络进行讲授,这几乎已成范式。但学生在中学时期对鲁迅和他的作品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再做重复性的介绍显然得不偿失。不如把鲁迅研究中一些有争议的话题设计成这样几个问题:1.鲁迅是因为成绩差才弃医从文吗?2.鲁迅怎样看国人(以阿Q、狂人、闰土、单四嫂子、祥林嫂、孔乙己、吕纬甫、魏连殳、子君等为例)?3.鲁迅为什么不宽容?4.鲁迅将大部分精力用在写杂文、打笔仗上,没写长篇小说是损失吗?5.《野草》等散文为什么晦涩难懂?等等。

这样以问题为导引,介绍问题提出的背景,进行多方面分析,以开放性的话题和创造性思维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使他们对鲁迅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深化。

(三)影视欣赏教学法

这一代学生是在“读图”中长大的,大量接触的是“快餐文化”,文学作品阅读量严重不足,特别是对经典作品的阅读更是薄弱。在“中国文学经典作品阅读与欣赏”课上适当地播放一些影视作品,可以为其提供一条快速通道,让学生迅速地了解经典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阅读的不足。

通识选修课课时有限,要在课堂上大量进行影视欣赏几乎不可能。同时,影视欣赏也不能代替对经典的阅读,其根本目的还是要让学生对经典作品产生兴趣,从而能够主动阅读原著。因此,教师要精心选择精彩片段在课堂上播放,如《牡丹亭》可选取“春香闹学”,或昆曲“游园惊梦”唱段,只需几分钟时间。完整的影视欣赏应安排在课下,可利用晚上的多媒体课室进行。现在网络的发展与移动终端都为影视欣赏提供了便利。教师可提供教学资源的IP地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在线观赏或下载。一些网上不能提供的资源,教师可利用自己的QQ空间上传。为了让学生能自主地完成影视欣赏任务,应该采取适当的监控措施,并将影视欣赏纳入考核范围。

(四)对比教学法

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多地传授知识,广泛引导学生思考,可以打破常规,将不同章节的内容纳入同一个话题,进行对比分析。比如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汤显祖的《牡丹亭》等作品都成功地塑造了小姐与丫头的形象;《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与《桃花扇》等作品中的主角都有相同的身份,可以将这些不同作品中的同身份的形象进行对比分析。

(五)网络平台互动教学法

这种教学法比较常见的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学习网站,由网络管理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协助授课教师预先或现场录制教学内容,开展远程教学。这种课程一般被称为“网络课程”。对于选课人数较多的通识选修课,非常适合使用网络课程教学。学生可以自由支配具体上课时间和地点,只要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参与相关教学环节,完成观看视频、阅读原著、提交作业、参与讨论、期末考试等课程学习任务就行了。学习网站会为每门网络课程设立“讨论”区,学生如有疑问,可以在“讨论区”提问,授课教师予以解答。

网络平台互动教学法不只是网络课程这一种形式,非网络课程同样可以利用网络平台、移动终端这些现代媒体技术与通讯手段。通识选修课可以按课程组建班级学习QQ群、微信群,授课教师在这个平台上传教学内容,布置学习任务和答疑,学生在这个平成指定的任务,提出问题,等等。

(六)文化遗迹考察法

在“中国文学经典作品阅读与欣赏”课选课结束后,授课教师将预先制作的中国经典作家故居、纪念馆文化遗址等分布图通过一定方式给选课的学生,提示该课程将要重点讲授的作家作品,让有条件的学生利用寒暑假回乡,或旅游、出差的便利,顺便进行文化考察,如去湘西旅游时可以顺便考察沈从文故居,去南京时可以顺访媚香楼,等等。这样的文化遗迹考察可以增加对作家、作品和文化背景的认识,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

高等教育在完成传授知识与技能的任务之外,还承担着立德树人的使命。因此,作为这个使命承载者的通识选修课教师,必须要有责任意识,“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体现人文性,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应讲究艺术性,在教学方法的实践中应追求多样性,在教学方法的效果上应注重渗透性”,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通识选修课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