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精讲”:该出手时就出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精讲”:该出手时就出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精讲,即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准确、精练、精彩。它是对文本的深度解读以后,抓住训练的关键点进行的着色、渲染,然后在课堂上进行的有效释放。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是否真正能够抛开旧有的讲课观念的束缚,高屋建瓴地把握教材进行精讲,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已是课改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精讲”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体会古诗感情,是真正读懂古诗的标志。古诗所要表达的思想,离不开当时当地的情况。由于时代的变迁,体会古代诗人的思想感情就有困难。虽然古诗词创作者的生活年代、历史背景、文化背景及文化素养、思想境界与现在的小学生相隔遥远,但是,教师在课堂上三言两语和临时抱佛脚搜集来的信息的启发点拨,反而起到了画龙点睛、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1)精讲背景,减小难度。如南宋林升的《题西林壁》、南宋陆游的《示儿》、清人龚自珍的《杂诗》等,教者通过对古诗写作背景及当时时代背景的介绍,就使学生在体会作者表达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上减少了难度。

(2)精讲激情,产生共鸣。古诗教学中,教者精讲时以情激情,能促进学生的情感迁移,使学生和诗人产生情感共鸣。如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可启发学生联系自己和亲人的感情,想象如果自己和亲人分处异地时,将如何思亲,再体会诗句理解“每逢佳节倍思亲”,就不难理解了。

(3)精讲入情,探求情理。“诗言志,歌咏言。”教学中要披文以入情,通过精讲,从诗的内容上探求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诗作蕴含的哲理。如《塞下曲》,可抓住诗作内容――李广夜里误石为虎,射石没矢的情节进行分析,体会诗人对李广将军勇武的赞叹之情。又如教学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教师恰如其分地点拨,学生便能明白诗人创作该诗时的心情,再结合诗句,“生平第一快诗”怎能藏住诗人的喜悦之情?怎能掩盖渴望祖国统一的迫切心情?

二、“精讲”为拓展文本着色

精讲必须要求提问要简单,要做到少而精,这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每一个问题都应有提出的价值,有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同时能给学生价值观以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应该以心智活动为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心智水平。因而,精讲也是归还学生思维的过程。

《新课程标准》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是啊,领悟内容方能体验情感,如果诗中的一些内涵不经教师的“精讲”、点拨,学生又怎能深度理解文本,为拓展文本着色,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呢?如教学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不经教师的精讲点拨,学生只能游刃于山间,还不能见到该诗的“庐山真面目”。该诗本来是说看山,由于欣赏角度的不同,观赏的效果也不同。教学中如果止步于此,那该诗的涵泳就略显单薄。学完该诗,教者应引导学生进行拓展,为该诗着色,让学生透过该诗学会看待问题。同时,看问题应该全面、透彻,防止片面性、局限性地对待问题,并能从该诗中找到答案。教学中,教师的精讲点拨此刻起到了醍醐灌顶的作用。虽然精讲倡简,但课堂的智慧不能简,只有在高效整合的简单课堂中,才能追求教学的深度,呈现出课堂上思维、情感与文化的张力。

三、“精讲”有助于多元解读

“精讲”不是告诉,而是启迪学生去品读感悟,是唤醒调动学生已有的积累。这样,学生才能从品读优美的语言中感受诗中意境的优美。面对时代的挑战,语文教学必须超越知识和技能,走向智慧;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本,让每一个学生都充分张扬个性,敢想敢为,自主学习,充分发展,享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感受到自己智慧的力量。《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中多元的。”因此,只有智慧的课堂才能培养智慧的学生。如在学完《送元二使安西》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后,进行拓展延伸:你还了解哪些描写送别的诗?最后总结:不论是以酒相送的酣畅淋漓、以目相送的默默无语,说到底都是因为朋友之间有一份情,他们都是在以情相送。“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因为有了情,这些文字才被人们代代传颂;因为有了情,才被称为民族的瑰宝啊!

有位老师认为:“诗词之美就在于意境的朦胧,谁都可凭诗句去想象,老师为什么要将自己的感受强加给学生呢?”这位老师将“精讲”理解为“强加”,此不是曲解“精讲”之意吗?“精讲”是让学生从诗词中深受熏陶感染,并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如古诗中有许多词语的品味及对语境的感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精讲”不是堵塞而是引导。

总之,教学是为了达到“教是为了不教”。以讲促读,以讲造境,以读促悟,以读悟情,必要的精讲还是需要的。因此,“精讲”应是“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和运用知识。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方巷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