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谈中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谈中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英语教学目标包括语言与文化的相互交融。因此,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必然成为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之一。本文深入研究了中学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的相互联系,并对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怎样进行跨文化交际教学进行探究,提出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及体会,以期不断提高跨文化交际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率。

一、跨文化交际的含义

跨文化交际,就是本族与非本族之间的语言、文化的交际,也就是在有差异的语言、文化及社会背景下,人们的交际活动与行为。但不同的民族,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生态文化以及社会结构等也必然不尽相同。因此,不同的民族便形成了不同的语言、文化、生活习惯、社会风俗等。由此,必然产生人们之间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与行为。

我国著名专家胡文仲教授强调,学习英语不仅是学习、掌握和运用英语的重要过程,而且也是认识、了解和探究英语的重要过程。通常情况下,文化是语言的土壤和支撑,语言则为文化的载体与形式,语言和文化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联系。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必须注重文化因素的教学,进而不断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提高他们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推行英语新课标以后,文化因素已经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及要求。中学英语教师必须结合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语言文化教学,逐步向学生灌输语言文化知识,促使他们认识、了解和感知西方文化。

二、在中学进行跨文化交际教学的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全面发展,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对外交流活动不断增多,各国人们之间的语言文化交流日趋增多。在这样的大背景和大形势下,中学英语教学必然面临新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开展中学英语教学活动,不仅要向学生传播语言文化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积极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不断促进他们进行跨文化交际。而在人们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如果交际双方不能进入同一语言文化环境里,那么就较易产生不同的认识及体会,甚至会出现不必要的误解,进而导致交际活动的失败。托马斯(Thomas)曾经强调,受话者比较容易发现英语的语法错误。而一旦发现这一错误,受话者通常会认为说话者缺乏与自己相同的语言、文化及背景,有的可以谅解,而有的则会认为说话者不够尊重自己,进而产生误会。我们试想一下,如果一个能够说流利英语的人出现一些语用小错误,人们通常会认为这个人没有礼貌或者不够友好。因此,这个人在交际活动中,其错误就会被人们归结为粗鲁或不友善等。在世界上,每一种语言文化都具有自身明显的特征,任何一种语言文化都不可能代替其他语言文化,更不可能代替其功能。在全球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跨文化交际是大势所趋,而人们在语言交际过程中遇到语言障碍也是必然的。所以,要想取得跨文化交际的良好效果,需要我们学习掌握语言文化自身特有的规律,更要学习了解语言文化所具有的内涵及作用。

中学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听、说、读、写等训练,让学生学习英语知识,为他们进行英语交际创造条件。所以,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必须为学生简要介绍英语国家的不同语言、文化、风俗及习惯等,并把跨文化交际纳入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认真抓好落实。

在中学新课标思想的引导下,所编写的中学英语新教材既具知识性,也具趣味性,且贴近中学生的现实生活。这样一来,就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言作为人们进行交际活动的重要手段,英语教学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所以,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必须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前提下,积极引导他们学习了解不同英语国家的社会、语言、文化及生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引导学生扮演一些重要角色,创设相关教学情景,营造相关教学环境,进而多形式、多角度、多层次地推进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积极促进学生利用英语进行交际。

为此,笔者对中学英语新教材里常见的跨文化交际教学内容,进行了一些粗浅分析与探讨。

1.介绍方面

介绍是人们之间进行交际活动最常见的形式之一。因此,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必须积极引导学生学习与“介绍”相关的跨文化知识。一般而言,介绍有正式介绍和非正式介绍两种形式。比如,在一个重要会议上介绍一位来宾时,主持人通常都会使用It is with great pleasure that I introduce to you...进行介绍,不仅严肃郑重,而且又得体大方。相比而言,非正式介绍则较为随便。比如带朋友到家中,就可以运用Mum, this is Joan, my classmate. Joan, I’d like you to meet my family. This is my father...等方式进行介绍。如果介绍两人认识,需要注意和掌握一些基本原则,比如先低后高、先客后主、先男后女和先少后老等等。

2.称呼方面

在称呼方面,由于中西语言、文化以及习惯等的不同,往往表现出较大差异。在英语国家,人们通常称呼男士为Mr,已婚女士为Mrs,未婚女士为Miss,如果不

知道该女士是否已婚,则用Ms。可单独用Miss来称呼女性,而通常用Mr或Ms与被称呼人的姓连起来运用。对于Mrs,则只能同夫姓或自姓加夫姓连用。对于Sir和Madam,一般不与姓、名连用,可以单独使用。在我国,人们习惯称呼张主任、李同志、王老师、刘部长、赵老师等。在英语国家里,除法官、医生、教授和博士等特定头衔外,通常都直呼其名,给人亲切自然的感觉。可见,了解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对于中学英语教学来说极为重要与关键。

3.寒暄方面

在汉语里,问对方的年龄以示关心和亲切,这并没什么不妥。然而在英语国家,除小孩外,人们通常不会轻易问其年龄,特别是女士或老人。因为在西方国家,询问年龄等于冒犯他人的隐私。由此可见,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我们必须尽量避免How old are you? What’s your religion? Are you married?等问题。这些问题,对于英语国家的人们来说,他们往往认为是个人的隐私,通常不愿意告诉别人。

4.谦虚方面

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国,人们通常以自我否定表示谦虚。比如受别人赞扬时,通常都会贬损自己;当听到别人赞美自己的衣服、长相等时,通常都会谦虚一番。而当对别人的赞扬遭到否定时,美国人通常就会怀疑自己犯了错误。可见,这样必然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败。如赠送别人礼物时,中国人通常会谦虚地说道:区区小礼,不成敬意(Here’s something little for you. It’s not good.)。如果外国人不了解中国的“谦虚”文化,他们通常会纳闷对方为何要送一件不好的小礼物给自己。因此,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当教给学生相关场合的正确表达。

通过以上分析与探究,我们不难看出,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交际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与作用,非常重要和必要。

三、如何进行跨文化交际教学

1.介绍西方文化

一直以来,应试教育在我国教育舞台上都占据了主导地位,很多教师和学生都把高分作为教学目标与任务。如此一来,中学英语教学活动势必强调传授语言文化与知识,进而忽视了创设语言文化环境及氛围。那么,我们该怎样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之一。所以,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多地介绍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语言、文化、政治、经济、宗教及社会结构等知识,让学生尽可能学习了解英语国家的语言、文化、风俗及习惯等。同时,要积极鼓励学生认真学习英语国家的优秀文化,逐步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从而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开展课题研究

开展课题研究,要求教师必须给学生提出一个研究课题,引导学生认真学习英语国家的语言文化及知识。要积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爱好,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内容,逐步提高自己的英语交际能力。此外,也要引导学生组成相应的学习兴趣小组,制定计划,明确目标,选择方法,对比分析,深入研究,直至撰写出相应的课题论文。此外,我们要努力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视野,不断培养他们的交际能力,为其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创设学习情境

对于中国人来说,学习英语不可能像学习汉语那样,这就需要我们积极创设学习英语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因此,在中学英语教学活动中,我们必须积极创设一些教学情境,认真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强烈欲望。在学习跨文化知识时,很多学生所考虑的几乎都是国外语言文化及其重要意义,反而忽略了本国语言文化的意义及作用。实际上,这是一个非常不可取的理解和认识误区。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引导学生把本国语言文化同英语文化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更为深刻地学习认识外国语言文化及其基本特征,也深入了解本国语言文化及其基本特征。只有不断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主动性,才能有效提高他们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水平。

总之,让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及目标,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因此,我们必须切实提高中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着力培养学生学习英语、认识英语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跨文化交际的意义与作用,进而积极主动投入到跨文化交际教学活动中。

参考文献

[1]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 胡湘辉. 英语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J]. 河西学院学报,2006(7).

[3] 李畅宇. 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策略[J]. 世纪桥,2006(2).

[4] 王立非.现代外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5] 袁振国. 当代教育学(2004年修订版)[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6] 邹红. 英语教学改革中的文化移入[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