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钢琴乐器的演变历史(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钢琴乐器的演变历史(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钢琴作为“乐器之王”,在现代社会拥有众多的“Fans”――职业钢琴演奏家、音乐院校的学生,社会上业余习琴者和爱好钢琴音乐的广大人士等等。然而,大家对钢琴这件乐器到底了解多少呢?一般人的常识可能仅限于:钢琴是键盘乐器,88个键,大约有三百余年历史,现在主要有两种形制――平台式的三角大钢琴和直立式的钢琴,在钢琴被发明之前,还有“古钢琴”……那么,钢琴名称的由来如何?作为键盘乐器,钢琴与管风琴、手风琴、电子琴等有何区别?古钢琴到底是什么形状、有什么音响特性、分别在什么时代流行?钢琴被发明之后,又经历了哪些构造上的改良,才定型成为今天的两种钢琴型制?……要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要了解钢琴乐器的演变历史

从一些有关钢琴艺术史的中文文献中我们知道:钢琴由意大利人克里斯托福里于1709年发明;其外文通用名称piano来源于这件乐器的发明者所起的意大利名称;古钢琴主要有两种――击弦古钢琴(英文clavichord,德文Clavichord,法文clavichorde,意大利文clavicordo)和拨弦古钢琴(英文Harpsichord,德文Cembalo,法文clavecin,意大利文clavicembalo),它们分别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音乐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是这些文献很少能提供图片和音响,一些说法还存在着矛盾的地方,令细心的读者混淆莫名。为此,笔者根据自己在德国留学期间通过修读“钢琴乐器史”课程和阅读相关德文、英文文献获得的知识以及实地考察各乐器博物馆获得的感性认识和收集的图片、音响资料,于2006年11月在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举办了题为《钢琴乐器的历史和钢琴音乐的演变》的学术讲座。时隔两年,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将其中部分内容改写成此文,与读者共同回顾钢琴乐器演变的历史,以加深对“乐器之王”的认识。

一、18世纪以前盛行的“古钢琴”的形制与特点

1 锲槌键琴/击弦古钢琴(Clavichord)

管风琴是最早的键盘乐器,在公元前3世纪就已经有了。但作为带琴弦的键盘乐器,锲槌键琴算得上最早的。这种乐器到底由何人发明,已无从考证。根据文献记载,应该是14世纪末期就有了这种乐器:在1404年的一首寓言诗《爱情的规则》(DerMinne Regel)中第一次提到了“锲槌键琴”(WSrsching:16页)。1425年德国明登教堂保存的祭台雕刻画上同时出现了击弦古钢琴和拨弦古钢琴;1426年从勃艮第交换到费拉拉的尼科洛・德斯特(Niccolo d’Este)宫廷的乐器之中就包括了一种称为古钢琴的乐器(Williams:6-7页):1440年的魏玛奇书(Weimar Wunderbuch)中也有关于锲槌键琴演奏的绘画,而同年亨里克斯・阿尔诺(HenricusArnault)绘制的关于乐器制作的手稿中,描述了一些带弦的键盘乐器并详细叙述了它们的机理。但是这些早期的乐器已经遗失。现存最早的锲槌键琴是由Domenico da Pesaro于1543年所制,现收藏于德国莱比锡大学的乐器博物馆(Schimmel:20页)。

这种乐器的外形像一个长方形的箱子,可以随身携带,放在桌子上演奏。打开琴盖,琴弦横向排列,键盘与之垂直。在每个琴键的末端有一个小铜块,按动琴键,小铜块就击响琴弦,其机械装置见图1(Clavichordmechanik)。最初是多个琴键使用一根琴弦,即在一根琴弦上可以演奏多个音,这是由于琴弦的方向与键盘垂直,在不同的键盘上弹奏,键盘上附设的装置可以使琴弦以不同的长度振动,从而改变音高,类似于吉他和琉特琴的“品位”,称为“gebundener Clavichord”(图2)。这种通过改变弦长比例改变音高的发音方式可以在很

多弦乐器上发现,例如琉特琴、吉他、小提琴等,其原理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独弦琴(Monochord)。它是公元前6世纪由毕达格拉斯(Pythagoras)创制的,主要用于审度音律和研究乐理之用。其外形与发音原理简单:长方形的共鸣箱上张着一根琴弦,弦下边有可以移动的琴马,用手指甲或拨子拨弦就可发音,移动琴马则改变音高(图3)。因此可以说,独弦琴是锲槌键琴的始祖。1700年以后,锲槌键琴发展成为一音一弦,以便能够演奏音阶和和弦,称为“bundfreie Clavichord”(图4),有些琴甚至在某些音上有两到三根弦,以增加音量。

锲槌键琴的音域为3至5个八度,键盘比现在的标准钢琴琴键窄,触键轻且浅,发音柔和优美,但较单薄。金属片击弦,在音发出之后与琴弦接触在一起,因此可以在触键后改变手指的压力,发出像小提琴揉弦似的音响或人声的颤音,形成一种奇妙的演奏技巧“震颤”,适合表现优美的旋律。但是其缺点是音量太小,只适合于在客厅或小型沙龙里演奏,观众围坐在周围,安静地欣赏。今天看来,演奏与欣赏锲槌键琴的音乐似乎类似于中国的古琴音乐。在十六七世纪,锲槌键琴是西欧最受欢迎的乐器。但由于它音量太小,功能不够,在17世纪下半叶开始逐渐让位于羽管键琴,极少出现在公众场合了。唯独德国人对能够表现细腻变化的锲槌键琴情有独钟,一直使用到18世纪末期。

2 羽管键琴族/拨弦古钢琴(Kielinstrumente)

羽管键琴其实不是一种乐器,而是早期键盘乐器的一个主要“家族”,包括形状不一、名称各异的斯皮耐特(Spinett)、维吉那(Virginal)和切巴洛(Cembalo,中文也被译为“大键琴”)。它们几乎在锲槌键琴盛行的同时开始流行,在16至18世纪成为欧洲除管风琴之外的主要键盘乐器,并且在英国、西班牙、荷兰、法国和德国形成了键盘音乐的“黄金时期”。上述三种羽管键琴只是外形不同和在不同的国家受到偏爱的程度不同,但发音原理是相同的,都是在键盘的末端使用一个称之为“栓塞”(Docke)的木制机械装置,上端有动物羽管(常常是乌鸦的)。当琴键被按下时,羽管向上拨动琴弦发音,回落时由羽管顶端的一个毛毡式制音器使琴弦停止振动发音(图5:Kielmechanik)。这种发音原理可追溯到中世纪的乐器Psalterium(英文为psaltery,中文文献中翻译为“索尔特里琴”),这是一种外形类似于扬琴的乐器,但是用手指或弹片拨弦发音,演奏与发音原理类似于我国古代的琴和筝。德语中将这些乐器统称为Kielinstrumente,其中Kiel就是羽毛管的意思。中文文献中仅仅将Cembalo(即英文的Harpsichord)称作羽管键琴,而这一家族的其他乐器则音译,其实是不妥 的,尽管Cembalo在欧洲各国最为流行,是一种最主要的羽管键琴。本文统一使用各种羽管键琴的音译。

斯皮耐特(Spinett)和维吉那(Virginal)是较小的羽管键琴,琴弦与键盘垂直或斜向布置,跟锲槌键琴类似。由于体积小,重量轻,也可以随身携带,或放于桌上演奏。斯皮耐特的外形多变,可以呈长方形、五边形或三角形等;维吉那则主要流行在英国,呈长方形。切巴洛(Cembalo)是最主要的一种羽管键琴,体积较大,其外形与现在的音乐会三角钢琴类似或呈梯形平台式,这是由于其琴弦的长短不同而造成的(图6-1:Spinett、图6-2:Virginal、图6-3:Cembalo)。制作精良的切巴洛已经具有多层键盘、一音多弦。以及由手动、膝盖或踏板控制的多个音栓,可以通过转换键盘或调节音栓而达到改变力度和音响的效果。

相比锲槌键琴,羽管键琴的音量较大,声音清晰而有穿透力,但是在弹奏发音后不能像后者一样通过手指的压力继续改变声音,而且音色较硬,音值较短,长音不能保持,因此不宜表现歌唱性的旋律而适宜演奏华彩性、舞蹈性的乐曲。其音域根据琴的大小从三个八度到五个八度不等,力度范围可以从p-f,但是音量与音色的变化不能通过手指触键,而是靠音栓来控制的,所以音量只能做阶梯式的变化。而无法实现渐强渐弱的效果。尤其是切巴洛琴,既可作为独奏乐器,又可作为合奏乐器,在巴罗克时期和古典主义初期,成为教堂、歌剧院和宫廷乐队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员。17至18世纪是切巴洛这种羽管键琴的全盛时代,甚至在18世纪初期现代意义的钢琴被发明之后,它依然维持了其键盘音乐的统治地位近半个世纪,在18世纪后半叶才被钢琴所取代。

二、18至19世纪钢琴的改良历程

现代意义的“钢琴”的出现开创了乐器发展史上的新纪元,成为人类音乐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钢琴”的发明者是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乐器制造者巴托洛缪・克里斯托福里(Bartolomeo Cristofori,1655-1731)已经得到公认,但是这一乐器到底是由克氏什么时候发明的。文献却各执一词:

――中文文献的通说是1709年(例如周薇:第7页;张式谷/潘一飞:第10页),言之凿凿但没有给出参考文献;王岚(《钢琴艺术》1999年第五期,第31页)根据文献指出“有强弱啬的羽管键琴在1700年已经制成”。

而一些英文、德文文献关于此都较为谨慎:

――法洛斯・哈蒙德(《乐器》10/2006,64页)说1698年克里斯托福里已经制作了一架与羽管键琴的外形和结构相似的钢琴,1709年又制作了一架能同时演奏弱音和强音的钢琴,从此开始了钢琴艺术的历史纪元:

――格罗夫音乐辞典(词条Pianoforte)认为,在梅迪奇王子1700年的乐器清单里就至少有一架克氏的这种新乐器,佛罗伦萨的宫廷音乐家(Federigo Meccoli)声称这种“能弹奏弱和强的大键琴”(arpi cimbalo del piano e’forte)是克里斯托福里1700年发明;

――德国著名音乐辞典MGG(词条Klavier:292页)则说,克氏1709年发明钢琴的说法长期以来受到争论,新的文献显示,克里斯托福里最迟在1697年就至少制造了一架甚至多架锤击键琴(HammerflUgel),他自己称为“Cimbali con piano e forte”(可以演奏强弱的切巴洛琴),1698年他改进了机械装置,1700年在Medici王子的财产里被作为新发明……

――另有一种说法更为形象:“1698年3月,在一个寒冷的雪天里,克里斯托福里偶然遇见在博洛尼亚和佛罗伦萨有影响的管风琴家和作曲家(Francesco Maria Mannucci)。克里斯托福里自豪地向后者展示了他新发明的机械――羽管键琴的弦不是被拨动,而是被敲击发音。此时还根本没有人意识到,音乐史将由此进入新纪元。但是又过了两年,克里斯托福里在佛罗伦萨举行的乐器博览会上才将由他精心制造的有锤击机械(Hammermechanik)的乐器赠送给梅迪奇王子(Ferdinand de’Medici)。”(Restle,Konstantin:81页)。此段话似乎揭示了认为钢琴是在1698年或1700年被发明的原因。

其实,在克里斯托福里发明钢琴之前,已经有制琴师进行了与钢琴类似的击弦机械的研制。现代钢琴区别于古钢琴的重要标志是用麂皮包裹的术槌(Hammer)击弦,声音的轻重取决于手指下键速度的快慢。这一击弦发音原理来自于在中世纪欧洲各国流行的扬琴(Hackbrett),尤其是17世纪末期,德国音乐家潘特莱翁・黑本施特莱特(PantaleonHebenstreit,1667-1750)带着自己改良的扬琴在欧洲各国巡回演出,给予古钢琴制作家们重大的启示。如果说毕达哥拉斯的独弦琴是锲槌键琴的始祖,欧洲中世纪乐器索尔特里琴(Psalterium)的拨弦发音方式是羽管键琴的先驱的话,扬琴以琴槌向下击弦发音的方式则是钢琴发明的灵感来源。

克里斯托福里将这些改良的主意最先用于自己的造琴实践,于18世纪初期制造出一架使用琴槌击弦机械装置(Hammermechanik,图7)的键盘乐器(图8为这一乐器的图片),这种击弦键盘乐器既结合了锲槌键琴潜在的表现力,又保留了羽管键琴洪亮的声音。1711年意大利记者马菲(Scipione Maffei)发表文章,描述了其1709年旅行参观克里斯托福里工场制成的几架击弦键盘乐器及其机械构造(或许这正是很多人认为克氏1709年发明钢琴的原因),称之为“gravecembalo col piano eforte”,意即“可以演奏强弱的大羽管键琴”,显示了钢琴与羽管键琴的联系。这个长长的名字后来缩减,被称为“Pianoforte”或“Fortepiano”,实际上是以这种乐器可以演奏“弱和强”的特色成为其称谓。再过了大约一个世纪后,这个单词又简化为“piano”,成为指代这种乐器的通用的英文单词。

(待续)

名师・名琴之风采尽显泉城

受德国博兰斯勒钢琴基金会及博兰斯勒钢琴(中国)有限公司的邀请,中国著名钢琴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鼓浪屿钢琴学校校长、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杨鸣教授于2009年8月6日在有着“七十二泉”美誉的泉城济南,为济南的琴迷们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钢琴大师班讲座。

本次别开生面的钢琴大师班主要分成三个部分,首先是杨鸣教授与大家一起分享钢琴的发展历史与钢琴的原理,从钢琴的诞生发展到可以演奏不同的曲目风格,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的一些时代特点;此外,还向在场的观众朋友们提到了目前国内琴童学琴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节奏感,并现场讲解了一套非常独特有效学习方法,这让在场的所有老师和学生们受益匪浅。其次就是杨鸣教授用德国博兰斯勒钢琴公司旗下的海斯勒三角琴为济南市的三位小琴童以及两位艺术学院钢琴系学生的进行了特别指导。杨鸣教授非常认真的聆听他们演奏的每一个音符,并耐心的为她们讲解并纠正其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误区,特别是针对小琴童们对节奏感的掌控问题和主旋律不鲜明问题,杨教授用一个很幽默的比喻让小琴童们恍然大悟,使得整个现场气氛变得十分和谐与轻松。最后,杨教授特别留出半个小时的时间给现场的老师及家长们提问,大家都非常踊跃的参加。大部分家长都针对杨教授之前提到的节奏感掌控问题,向杨教授请教最有效的锻炼方法?杨校长给出的答案就是做韵律操!他说虽然这个很简单,但是要坚持每天都做并不容易,所以也非常需要家长们的共同努力。另外,针对老师们提出的如何用现代钢琴演绎巴赫的作品等一系列教学方面的问题,杨教授都认真耐心的给予了解答。我深信这次的大师班让泉城的琴童们以及家长、老师受益良多!

泉城的琴迷们都很喜欢杨鸣教授和享有“保时捷”之称的海斯勒钢琴,以及摆在台上的欧米勒钢琴,大师班结束后,大家纷纷涌上台与名师・名琴合影留念!大师班讲座就在泉城琴迷鲜花蔟拥下渐渐接近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