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谈谈书法创新问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谈谈书法创新问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汉字艺术,经历几千年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具有图画之灿烂,音乐之和谐的线条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缘何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从书法的历史流变可以看出,每一时期的书法家都在不断地继承、创新、发展书法艺术,这是其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那么,当今时代我们应如何进行书法艺术创新呢?

一、必须正确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有人认为创新就是丢弃传统,另起炉灶独辟新径;这种创新是没有根基的创新,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的创新。真正的创新,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是统一的,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继承的必然发展。这是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也是书法创新与发展的正确方向。传统书法对于今天书法家的创新并不是桎梏,更不是僵死不变的,传统书法本身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而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和更新的过程。一种没有新陈代谢能力的艺术是不可能延绵不绝与发展的。徐悲鸿先生曾说:“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化之可采入者融之。”书法的创新要有一个基本的态度和出发点,这就是说,要在继承的前提下进行创新。

传统书法艺术凝聚了数千年来的中国思想、古老的传统文化,书法艺术作为中国人审美心理的一种最独特的线条表征,对整个东方文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发展创新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全部在于它是东方的、中华民族的。我们继承传统,并非仅指某一方面或某种技法,重要的是要把握传统书法艺术的本质和精髓,否则就容易犯“一叶障目”的错误,更容易陷入某种局限性和片面性。另外,学习传统应该以现代审美为创作取向,以书法家的个性创造为主体,以传统书法为基础。既不能背离传统,无视古人,随心所欲;也不能一味模仿古人,墨守成规,泥古不变。继承传统要批判和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做到推陈出新,古为今用。丢掉优秀传统就等于不要优秀文化,但是只继承传统是不够的,还要不断创新。优秀传统是创新的结晶,创新是传统的发展。只有深刻认识到传统书法艺术的发展规律,才能切身感受到创新才是揭示传统书法艺术经久不衰的发展规律的精髓所在。如《石鼓文》是上承西周金文的精粹,下启秦代小篆的楷模,被后人誉为“书法第一法则”,至今仍引人入胜。大篆、小篆、隶书都有其传承与演变的轨迹,小篆都是中锋、藏锋用笔、线条挺劲圆匀,富于立体感,结构整齐对称,它把庄严凝重与舒展自如统一于崇高肃穆的气度之中,在书法艺术上折射了封建中央集权威严统一的特征,这是秦篆反映的时代精神。“隶书”作为书法史上一个伟大的变革,汉朝“汉承秦制”,汉朝隶书发展逐渐定型,与此同时,草、行、楷都逐渐从隶书中演变出来。民间习隶书的热情蔚成风气。定型后的隶书彻底消灭了汉字的象形形态,造成了汉字形体的巨大变化。汉隶脱胎于篆书又大异于篆书,是从笔画到结字方正平直化的新书体。汉隶具有波、磔之美,“蚕头”、“燕尾”之笔法,用笔方、圆、藏、露诸法齐备。同时它又为未来书法艺术的发展开拓出了广阔的前景,为后来的草书、行书、楷书的产生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可见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是传承基础上的创新,继承也是创新基础上的继承。

二、必须解决好当前在书法艺术创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我们在进行书法艺术创新过程中存在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有些作者对书法的学习与创作只浮于表面,不深入化用。对待书法只是浅层次的认识,不注重技法的磨炼,只追求媚俗时尚的“流行书风”。不管何种书体,也不论何种风格,一律写得状若算子,缺乏生气,不能摆脱平庸的认识水平。所以,这些人练习几十年,老在底层次徘徊,却没有新高度。

其二,书作的含金量低。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尚态、清尚质,都是书法流变的时代风格,当代书法家面对无纸化办公的到来,书法创作更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表现出求变、求新、求活、求趣的创作思想,注重表情达意,抒写性灵,张扬个性应成为当代书法创作的风格。

其三,有些同志观念滞后,对学习书法有一种认识误区:只注重写字的基本功,而忽视字外功;只重书法操练,忽视理论的修练;或把基本功看作书写水平高低的标准。殊不知理论水平是对书法的认识水平,历代的书法大家都是思想家、文学家。当代书坛文化底蕴的厚度不够是一种普遍现象,也成为制约书法难以创新发展的原因之一。契柯夫说:“文学作品中最重要的东西,除了思想还是思想。”书法亦如此,每一时期,如果没有新的理论作指导,观念跟不上,书法创作便会枯燥乏味。所以,书法家注重文学方面的修养应是每位书家的必修课。

其四、有些书法家对书法的创新有一种认识误区:在创作时把“现代书法”、“前卫派书法”、“丑态书法”,更甚者把“口叼毛笔”、“脚夹毛笔”、“倒写书法”等,当成追求创新的目标。书法创新应顺乎时代的发展,是把当今的审美观结合起来的创新,而不能脱离传统去创新。

其五、把形式创新当成书法创新。书法创作,毫无疑问需要一定的形式,而单纯追求形式的创新要不得,形式创新是对内容、形式创新的异化,是对书法创作的脱离,看上去热闹、新奇,与众不同,其实这是在“投”书法创作之“机”,“取”书法创作之“巧”,它同我们提倡的书法创新有一定距离,这样的创作方法,只会窒息而不会促进书法创新。应在传统书法基础上努力创新,在创新中丰富传统,注意解决影响和制约书法创新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是创新的根本原则。

其六、把移花接木的临写之作当成创新。创新不是不可以借鉴别人的成果,但一定要把握借鉴的“度”。“移”别人的思维之“花”接自己的头脑之“木”,改别人之“头”换自己之“面”,也仍然是“原地踏步”,并没有向前发展,哪有什么创新?传统书法对于今天书法家的创作并不是桎梏,更不是僵死不变的,以传统书法为基础,书法创新才具有创变性。清代何绍基说得好:“书家须自立门户,其旨在熔铸古人,自成一家。”博采众长,师古而化,才能走出自己的路。孙过庭的《书谱》中也说“今不同弊”,这个意思是说学习书法,最为宝贵的是,既能继承古人的优良传统,又不背离时代审美。可见,孙过庭在继承与发展问题上的鲜明观点。书法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创作,但不能去迎合时人的一些不良习气。这一点对今天所有的书法爱好者都有警示性作用。书法的历史流变表明,书法的发展必须归宿到现代社会生产、生活中才能有所创新和发展。

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面对书法的创新,必然会产生出新的思维、新的意识和新的方法,其中包含着对文化的新认识、对艺术的新感悟、对生活的新体验,以及思维形式的新变化,这些都是促进中国书法发展与创新的基本要素。在此基础上,书法家还要对自身文化深入研究,在理性基础上具有创新意识,以全新的艺术形式代替古老陈旧的艺术形式,进一步推进中国书法向前发展。中国书法只有在这种新的创变中,才能走出目前的创新困境,才能够使中国书法的创作发展出现新的生机,也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代表新时代的中国书法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