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文人画在发展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文人画在发展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陈师曾的一篇《文人画之价值》在中国画面临命运攸关的境遇时出现,引起人们对文人画甚至整个中国画发展的思考,文人画在当代的价值该怎样看待,文人画的价值该如何继承又该如何创新成为我们一直努力思索的问题。

关键词:文人画;发展;继承;创新

陈师曾在《文人画之价值》一文中指出,文人画有四个要素: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他们标举“士气”“逸品”,崇尚品藻,讲求笔墨情趣,脱略形似,强调神韵,很重视文学、书法修养和画中意境的缔造。基于这种宗旨,又形成了民族特有的美学思想,即摒弃华艳,讲究平淡天真、大巧若拙等等,他们力主把诗书画结合,重精神内涵,体现一种归隐求静的心态,以物写心。

近百年来,中国传统绘画与所有的传统文化一样,遭遇了几乎灭绝的灾难。中国画有着一个高度完备的体系,同时也有很强的封闭性,不得不承认它的巨大成就背后也有着很大的局限。随着时代的的发展,中国的大门向世界打开,面临着外国绘画形式的冲击,中国画不可动摇的至尊地位已成为历史,渐渐成为与其他画种并驾齐驱的一种绘画形式。一个完备的旧形式在被迫接受新东西时总会难免有些力不从心,中国画试图以各种形式来维护自我的完整体系,以使自己依然保持“温文尔雅”的步调,但这已成为一种幻想。在这种语境下,有人认为中国画到了穷途末路,毫无存在意义;有人认为中国画依然该独立自主,不受外来影响。中国画就在一轮又一轮的争辩中,在两个极端所形成的夹缝中苦求生存。其实,继承与创新一直都是一对矛盾统一体,不可能单方面存在,对待文人画的价值,我们应当“批判地继承”。

中国画自古就有“师古人”之说,“学不师古如夜行无灯”。现在有很多人喜欢拿“原创”说事,但是原创在某些方面强调的是前无古人,这样看来,又有多少称得上是真正的原创呢?只是在前人基础上的创新罢。包括异军突起的实验水墨,依然是在国画的既定性中寻找突破的。作为一名中国画家,不对中国画传统进行深入研究就想创作出真正优秀的中国画是不可能的。开一代新风的石涛,曾提出“古之须眉,不能生我之面目;古之肺腑,不能安入我之腹肠”,但他却既“师古人之迹”,又“师古人之心”,他曾在画中题诗“似董非董(董源),似米非米(米芾)”,可见他的创新建立在打入传统的基础上。“笔墨是中国画的底线”,张仃的这句名言成为了中国画的标志,的确,这是无可厚非的。作为中国画尤其是文人画绘画形式的核心――笔墨,是在特定历史、文化、自然背景下产生的,是中国人特有的审美的体现,经过一代代的传承、发展,再创造,逐渐形成了与西方大相径庭的独特绘画语言。笔墨观的形成过程循序渐进,想要真正理解笔墨就需要下更苦功夫潜心”修炼”。如果不能以严谨的态度对传统进行深入理解、研究,不分青红皂白进行“洋务”,或急功近利,势必会误入歧途。这些问题在近期的十一届全国美展上海展区展出的中国画作品中有所体现。十一届全国美展国画类1000件入选的作品中大部分作品是工笔,这些工笔多以“画幅大,耗时长”为特点,这种现象体现了工笔画的繁荣趋势,但评委也反映这些作品都是“描、磨、抠”出来的,“一笔笔画出来基本没有,完全离开了中国画‘写’的语言要求”,只突显出了瞬间视觉效果,细细品味,就发现在传统功夫上的欠缺,露笔的地方十分薄弱。当今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改善了画家的创作条件,但也导致了创作心态的的浮躁。技法强化了,使绘画语言有所丰富,可笔墨功夫却弱化了,笔墨又恰恰是中国画表现情感的方式。“现在不是传统弱化的问题了,而是距离传统越来越远”。在这种情况下,文人画的价值在当代不但没有削弱,反而更该为我们所重视,尤其是古人潜心作画、不为世俗牵绊的心态,在现代社会中人类普遍在浮躁、纷乱与不安的心态必然导致画面的浮躁、肤浅,文人画独特的审美价值在于给人以宇宙精神的启迪,发人灵性,滋养元气,舒解人的紧张与焦虑。所谓“澄怀观道”,就是说观赏中国画可以使观者在潜移默化中复归于自然本真,能起到完善人格的作用。

一个画家要有自己的性格、气质,不走别人的路,一味地模仿,那是行不通的。”李宝林老师的这句话十分朴实,又透着大道理,是的,时代变了,作画方式不得不变;西方的文化中优秀之处,更该为我们所吸收。有很多人对中国画能否适应时代提出质疑,他们认为到了清代中国画各个方面都臻于完备,没有新路可走,新一代画家只是吃着前辈留下的“残羹冷炙”。但一个个画家的大胆突破不得不让那些人失望了,从齐白石到李可染、傅抱石,再到当下的李宝林、田黎明等。

最初想到文人画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时,头脑中浮现出09年8月在北京观看的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山画会的“江山如画图――河山画会第七回展”展览的情景。此展览很好地体现了文人画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当时,同时展出的还有黄君璧老先生的个人画展。进入展馆,首先看到的是黄君璧老先生的画,迎面扑来的是一股宋元之士气,那强劲的笔力,秀润的墨色,丰富的层次,他深厚的笔墨功夫让我十分佩服。他的作品让我深深明白作为一个画者需要保持虔诚的心态,不为世俗功利所牵绊。同时,我还是有些疑问:他的作品画的是我们的时代吗?继承的度该如何把握?他的画如果是在清代,一定能与四王相媲美,可那个时代早已过去。

从黄君璧老先生的展馆穿过就到了河山画会第七回作品展,看到的第一幅画正是李文信老师的《清江晨曲》,他的选材、构图、留白都别出新意,茂密的丛树跌宕起伏,掩映着小桥、溪水,秀润的墨色未干一般……李文信老师的作品中很少有刻意模仿古人的痕迹,但却没有人轻视他的笔墨功夫,他以自己的个性来展现他对传统的理解,而不是单纯运用古人的笔墨技法。这让我想起贾又福书中曾提到的一句话:“笔墨章法千古不变,表现手法随机应变”。的确,笔墨是中国画不同于其他画中的根本,它以它的凝聚与扩张作为文人志士传情达意的手段,表现画家个人特有的心境。画展中画家们的作品都具有画家个人的鲜明个性――冯今松的点子画,体现出一种抽象构成;李宝林的大山大水大笔大墨,具有强烈的金石味,是那么雄壮大气,是当代人内心变化的一种体现,也是画家个人浑厚气质的体现。他们的作品都从传统中走来,但却体现着欣欣向荣的面貌。学习古人的目的是更好地立足现代。李可染先生的画在此次画展中极为引人注目,他以他的独特风貌在那个万马齐喑的时代引起了轰动,他的画面上没有了三远式构图,没有了笔笔露锋,大块面的墨色对比形成强烈的视觉效果,他提出为“祖国山河立传”,将漓江一代山水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的这种创新并没有减弱其作品中的中国味道,他以一种独到的见解来表现新鲜的笔墨,在深入传统的同时吸取其它画种的营养,以鲜明的时代精神和艺术个性促进了民族绘画的现代转型。

继承,创新,说来说去就是一个“度”的把握,物极必反,太古则失今,因为古人不能阻止我们的前进步伐;而太重创新而忽视继承必然显得有点野蛮愚昧,因为文化的继承性是不可磨灭的。文人画的价值即是我们中华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高度重视,使其在当代社会中充分发挥它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建国50年中国画优秀作品集》.1999年,上海书画出版社

[2]潘天寿.《听天阁随笔》.2004年,上海书画出版社

[3]《江苏画刊》第7期,江苏人民出版社

[4]俞建华.《石涛话语录标点注释》.1959年,人民美术出版社

[5]卢辅胜.《历史的象限》.2003年,上海书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