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眼中的红楼“四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眼中的红楼“四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红楼梦》中每个人物都有鲜明的个性和迥异的结局,在书中,作者巧妙的运用谐音,通过人名暗含各自的命运结局,读来耐人寻味。其中“原应叹惜” 即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指这四位小姐的命运多舛,原本应该叹息。

“原应叹息”指红楼四位小姐文中“四春”第一次出现是在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子兴道:“便是贾府中,现有的三个亦不错。政老爹之长女名元春,现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中做女史去了。二小姐乃赦老爹前妻所出,名迎春。三小姐乃政老爹之庶出,名探春。四小姐乃宁府珍爷之胞妹,名唤惜春。因史老夫人极爱孙女,都跟在祖母这边,一处读书。听得个个不错。”“只因现今大小姐是正月初一所生,故名元春,余者方从了‘春’字”。这里交代了四春的出身,开启元迎探惜。作品以后分别在不同的故事情节中刻画她们不同的性格与命运。

贾元春是贾政的长女,被选入宫后因贤孝加封贤德妃,她出现在十八回‘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中,她是给贾府带来莫大荣耀的皇贵妃,是全书的地位最高的人物,她的地位每时每刻无不护佑着她的亲属,当然也关系着整个家族的命运。她给贾府带来了“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但“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她是贾府第一个悲剧人物,她虽然身处富贵,与世无争,过着令人羡慕而又可望不可及的生活,但她的内心孤独,寂寞,痛苦,她没有自由,缺少亲情,她所面对的是宫廷的明争暗斗,实是一种与世隔绝无天伦之乐的哀怨。她悲惨的一生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王朝统治下妇女的凄苦。

迎春是一个“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的贾府二小姐,浑名“二木头”,住在大观园“缀锦楼”,她默默无闻、懦弱认命、个性平和、又不会舞文弄墨,“戳一针也不知嗳哟一声”;她甘于平凡对生活没有更多的追求,在裙钗们忙于作诗显露锋芒时,她甘愿做个限韵官,当大家都高兴的吃螃蟹、玩耍、互相取乐时,她在“独在花阴下拿着花针穿茉莉花”的神态充分显现了她的温柔可爱。她见识平常,对世事缺乏观察力和判断力。但命运并没有眷顾她,在婚姻上给了她一个“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的结局。封建社会的女子需要遵守三从四德,要听任家长的摆布,于是,迎春就顺理成章地被她父亲送进狼窝。被“中山狼,无情兽”“作践的,公府千金似下流。”她在认命的同时却也有这样的慨叹“我不信我的命就这么不好。”现实就是如此的不公平,她就是家族利益的牺牲品。

而“才自清明志自高”的三小姐探春却也摆脱不了悲惨的结局。她长的俊秀,志趣高雅,头脑聪明,个性要强。她住大观园的“秋爽斋”,她既有姑娘的温柔心细,又有大丈夫的果敢刚毅。她有着雅俗共赏的生活情趣,她还擅长书法……

大观园里她与众姊妹和谐相处,有号召力,筹备生日宴会,建起桃花社培养着整个家族的高雅情趣,才能敢于同薛林抗衡;家事中,她细心周到,当她心中的母亲王夫人被“老祖宗”误解时,她明辨是非勇敢为其解忧;管家凤姐生病不能理家时,她又能担当起持家的责任,并能整顿大观园,兴利除弊搞改革,充分显示了她的政治才能;管理中能秉公执法,知理守节,不,凛然大义,其威严和精细不压凤姐,这体现着积极的入世精神;检抄大观园时,她则果敢刚强主动伸张正义,维护自己乃至丫鬟的人格尊严,不同于迎春的退让和惜春的逃避,并对贾府的未来做出悲壮的预测,“……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这样的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必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但她势利又自卑。她看不起当“小老婆”的亲娘赵姨娘,她不认自己的亲舅舅赵国基,而认“年下刚生了九省检点”的舅舅,她确实想“攀高枝”向名义上的娘王夫人靠拢。她因为自己庶出不是太太养的而自怨自艾“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的去,我必早去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偏我是女孩儿家,一句话也没有我乱说的。”如此要强的人最终也只能“千里东风一梦遥”。

关于惜春,因她年龄尚小,又才不惊人、貌不出众,小说中对她的描写很少。但她也是有着鲜活个性的人物。她生于宁府长于荣府,无人爱惜无人责难也无需担什么责任,只要吃好玩好就完成任务,没有人考虑过她的喜好,她也没有真正体会到真正的温暖。说她是贾敬的小女儿、贾珍的妹妹,可她父亲的丧事中又没看见她的身影,长时间的孤寂中,形成了孤僻的性格,即所谓“不合群”。她仅有的一点才气是能绘画,受祖母的委托年底画出一幅大观园行乐图,昂贵的材料和多次的催促,最后也没见结果。

她心里所想的只是一个“悟”字,悟现实悟出世。唯一表现其性格的事件是在“检抄大观园”中与其嫂尤氏的对话“我只知道保得住我自己就够了,不管你们。从此以后你们有事别累我。”尤氏道:“可知你是个心冷口冷心狠意狠的人。这句话高度概括了惜春与世俗决绝的出世态度。

大观园的四位小姐,性格特点各不相同,但作为大家闺秀,她们既有女人的温柔贤惠,又饱读诗书,可以说琴棋书画样样通,但他们不能主宰自己,终难逃家族、社会两重压迫所带来的厄运,实在令人扼腕叹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文章合为是而作,诗歌合为事而写”,是的,何为经典,那就是千百年后我们在曹雪芹的笔下依然感受到他的人性美,对人生的追求,对生活的渴望,也就是说,真正的经典决不只适用于一时一地或一人,他们总是具有普遍意义,而且常读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