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及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及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与C反应蛋白变化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110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组, 并选取同期健康儿童9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研究组和对照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 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各个指标水平的大小。结果 在手足口病早期, 研究组M型免疫球蛋白水平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 研究组A型免疫球蛋白及G型免疫球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 并且研究组指标与对照组各指标之间,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手足口病;患儿;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C反应蛋白

手足口病(HFMD)易发病于夏秋季节, 多见于学龄前儿童, 3岁以下发病率高, 其主要原因可能是该年龄段小儿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均不成熟, 免疫功能低下, 机体缺乏保护性抗体[1]。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 以柯萨奇A组16型、Ev71多见) 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少数病例多因Ev71感染引发脑脊髓、脑膜炎、脑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为发热, 在口腔、手心、足底臀部位散在红色的疱疹, 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手足口病可引起患儿多项检验指标异常[2], 为了解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与C反应蛋白的浓度变化情况并同时为临床提供一种检测方法, 本研究通过对在本院住院治疗的11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血清联合检测其免疫球蛋白与C反应蛋白水平, 分析其变化情况, 进而判断患儿免疫状况, 并为临床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2年4月~2014年1月来本院就诊并确诊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110例, 将其作为研究组。其中男64例, 女46例, 年龄9个月~5岁, 所有患儿均有发热、手足口处均有疱疹等症状, 并符合卫生部制定《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的诊断标准。患儿病程在7 d以内, 平均病程3.7 d。随机选取90例(男58例, 女32例)同期住院的非手足口病患儿作为对照组。

1. 2 方法 在研究组以及对照组患儿入院当日或者第2天, 分别抽取两组静脉血3 ml后, 分离血清备用, 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与C反应蛋白浓度。

1. 3 临床检测 主要测量研究组及对照组的IgA、IgG、IgM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 比较研究组以及对照组各个指标的大小。

1. 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形式表示, 实施t检验。P

2 结果

研究组IgA、IgG平均水平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手足口病已成为全球性传染病之一, 春夏季易于流行, 发病人群多集中于1~3岁的儿童。该病目前尚无疫苗和针对性的药物防治。手足口病传染性强且传播途径复杂, 流行速度快, 严重危及儿童身体健康。该病的潜伏期一般2~6 d, 易从最常见的无症状或仅有轻度不适, 至严重并发症甚至引发死亡。据相关研究表明, 因该年龄阶段的儿童机体内缺乏保护性抗体, 所以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目前多数患儿感染后经治疗后愈后良好, 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较严重病变, 有的患儿甚至会死亡。因此, 如何防治HFMD感染已成为国内研究热点之一。

目前, 临床上用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来检测手足口病病情进展状况, 其主要原因是免疫球蛋白IgM、IgG、IgA水平可以一定程度反映机体体液免疫状态。其中IgM 是体液免疫最早出现的抗体, 有中和游离的外毒素, 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IgA 的水平下降常伴随分泌型 IgA 下降, 而分泌型 IgA 是防止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免疫球蛋白。因此, IgA 水平下降导致患儿口腔出现疱疹[3]。CRP 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急性相蛋白, 可结合多种真菌、细菌及原虫等体内的多糖物质。也可Ca2+存在下, 结合卵磷酸和核酸形成聚合物, 激活补体系统, 引发对侵入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和吞噬作用而表现出炎症反应[4]。超敏C反应蛋白的微小变化可反映出心血管及部分其他疾病密切相关[5]。

本研究数据表明手足口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与正常值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临床防治方面应关注手足口病患儿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 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 以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另外还应继续加强对手足口病的深入研究, 制定更好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以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路黎娟, 李廷俊, 董焱, 等.脾氨肽口服冻干粉预防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儿科药学杂志, 2014, 20(1):29-32.

[2] 李兰娟, 手足口病.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61.

[3] 陈慰锋.医学免疫学.第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32-33.

[4] 刘小英.超敏 C-反应蛋白和心肌酶联合检测对手足口病患儿早期诊治的意义. 中国医药导报, 2011, 8(14) :20-22.

[5] 沈立松.急性期时相蛋白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临床儿科杂志, 2003, 21(4):253-256.

[收稿日期:2014-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