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网商发展态势解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网商发展态势解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根据艾瑞咨询最新的《2008-2009年中国网络购物行业发展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网络购物交易额高速增至1281.8亿元,比07年增长128.5%。即使在金融危机时期,仍有接近8成的用户维持或增加网络购物。艾瑞研究网购整个发展历程发现,网络购物正逐渐成为网民常态的网络行为,特别是成为了年轻网民主流的购物方式。

买家:年轻群体居多、偏爱日用品,人均回购金额超1600元

艾瑞研究发现,网络购物以其价格及便捷等核心优势吸引越来越多用户的关注,2008年中国网购用户规模(在过去一年中有过至少一次网络购物的用户总数)达到8000万,在2.98亿网民中占比为26.8%。同时根据艾瑞调研数据显示,网购用户以年轻群体居多,18-35岁用户比重超过70%。特别是随着中国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民低龄化的趋势也日趋明显,二三线城市乃至更广区域网购的发展一般都从年轻用户开始渗透。

从网购商品品类分布来看,服装鞋帽类商品自2007年开始,成为网购率最高的商品,2008年依然保持第一。除此之外,化妆品、3C数码、家居百货等商品也成为网购热销商品。可以发现,网络购物从初期的图书音像制品、逐渐发展丰富,到目前已基本囊括了人们日常消费的各类商品。艾瑞认为,商品品类的不断丰富,极大地满足了网购用户的生活消费需求,而较低的价格、丰富的选择、送货上门等优势也吸引了更多消费者的眼球。

艾瑞研究发现,中国人均网络购物金额近年来增长迅速,2003年仅为127.6元,2007年突破1000元大关,发展至2008年,人均网购金额已快速提升至1602.3元。艾瑞分析认为,人均网购金额的快速提升,主要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密不可分:

1)网络购物交易额的持续快速增长:特别是近两年的年增长率均翻倍;

2)网购用户购物频次的增加:2008年网购次数11次以上的用户相比2007年(37.8%)增长6.4%,达到45.2%;

3)网购商品种类的丰富:网购单笔交易金额随着大宗商品、奢侈品等商品的增加而迅速提升;

4)网购对网民日常生活的渗透加深:网民日常生活所需的服装服饰、家居日用、小家电等商品的网购发展迅速;

5)购物平台购物体验及服务的完善等。

卖家:C2C个人卖家逐渐分流、B2C商家持续涌现网购市场的卖家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C2C平台L的个人卖家,规模庞大,但良莠不齐;另一类则是B2C商家,在专业性及商品质量等方面保障性相对较高。

根据艾瑞咨询针对个人卖家的调研数据,C2C网店进入门槛相对较低、无需过多的成本投入,近两年来网上开店的个人卖家越来越多,每年新增网店占比30%左右。虽然数量上非常庞大,但是从网店级别、利润率、营业规模等多个维度分析,网店的规模普遍不大。

随着多年的经营,网店的专业性要求越来越高,个人卖家也开始分流。根据艾瑞咨询连续两年对个人卖家调研数据显示,较大规模网店比重2008年相比2007年明显提升,主要体现在10000元以上年营业额网店比重提升、用户实体店铺网店比重提升。此外,C2C平台上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由经销商、品牌商开设的店铺。艾瑞认为,个人卖家的分流主要与C2C市场的日渐稳定成熟发展密切相关,市场及用户对网店的要求在逐渐提高。

艾瑞研究发现,中国的网络购物从B2C起家,但是近年来的发展却是以C2C为绝对主流。从07-08年网购市场变化趋势来看,B2C正在重新崛起,网络作为重要的零售渠道,其低成本、直接面对消费者的渠道优势正被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所认知。很多行业的传统企业,比如服装领域的报喜鸟、新郎希努尔,数码家电领域的联想、海尔、神州数码等,均已开始布局B2C零售业务,先后推出了B2C商城。

此次金融海啸的蔓延,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也加速了这_,进程。从商家立场出发,危机时期成本压缩是必然的,市场拓展更是不可或缺,如何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反而扩大销量,渠道的选择至关重要。网络渠道性价比高,已成为各类企业特别是诸多转战国内市场的中小企业争相布局的渠道。艾瑞咨询预计2009年开始,B2C网络零售将会吸引更多传统企业尝试,并在更大范围内引发网络零售热,B2C渐成商家必争之地。

投资者;寒冬中网络购物成长性较佳、仍是2009年投资重点

从资本市场关注点来看,电子商务行业无疑是2008年热点。艾瑞咨询整理China Venture投资数据发现,2008年电子商务投资案例数达29个,位居互联网各个行业之首,总投资金额超过3亿美元。

艾瑞整理主要投资事件发现,垂直行业B2C是资本市场青睐重点,2008年服装、钻石、母婴等垂直类B2C企业均获得了高额投资,特别是京东商域在2009年初宣布获得总计2100万美元的融资,逆市融资更是吸引了市场各方的普遍关注,资本的注入为这些企业2009年的业务拓展奠定了雄厚的保障。

艾瑞通过行业访谈发现,金融危机的发生确实减缓了很多投资机构投资的步伐,也使得投资者对于投资项目的考察标准更加严格,不会出现前几年过热的互联网行业投资热潮。但是,艾瑞同时认为,电子商务行业仍然会是09年资本市场重点关注的行业,很关键的原因是网络购物在经济寒冬中表现出比其它行业更好的成长性和发展空间。当然,金融危机下投资者挑选项目的标准会更加谨慎,对于网络购物企业的商品选择、毛利率、成长率等各个方面的要求会更趋严格,这也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网络零售:企业创新渠道的必然选择

综合以上内容,艾瑞研究认为,网络购物、特别是B2C网络购物的本质是传统零售业和互联网的结合,重点仍是零售,网络只是新增的一个销售渠道。随着近十年来网络购物成长环境的培育和发展,网络渠道作为新兴渠道的优势逐渐被认同,无论是用户端还是企业端,大家对网络购物的认知越来越多,网上购买的消费习惯日渐培养起来,网络零售业务线也相继布局,整个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因而获得了快速增长,其占社会零售商品总额的比重稳步上升,2008年突破1%。

艾瑞认为,当前中国正处于零售业的转型期,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前提下,社会零售也正逐步从线下向线上转移;网购的发展对包括企业和个人用户在内的社会各个环节成本节约、效率提高都会产生间接的效果。从这些意义上来讲,未来网络零售的增量空间不可限量,

也正是因为如此,艾瑞2009年将进一步加大对于网络购物行业的研究,近期将相继推出《2008年中国网民购买决策影响力研究报告》、《2008-2009年中国家电网络零售研究报告》、《2008 2009年中国时尚类商品电子商务发展研究报告》等一系列研究成果,希望从买家、卖家、各个地区及各个垂直行业网络购物发展状况等多个纬度 人手,深入研究中国网络购物行业发展状况及趋势,为电子商务从业者及爱好者提供客观准确的研究支持。

《百群网周刊》解读

艾瑞的《2008-2009年中国网络购物行业发展报告》统计数据,对于本刊研究“网商城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份报告反映了中国“网商”将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未来大趋势:

网商依然有巨大的容量亟待挖掘。艾瑞的很多数据都可以支撑这个论据:首先,未来的主流商业人群将是电子商务的最忠诚拥抱者。艾瑞的数据显示,目前,在中国2.98亿网民中,网购用户规模占比为26.8%,这说明还有将近四分之三的网民没有投入到电子商务大潮中来。如果将这部分网民吸引过来,那将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一个规模。从年龄上来看,中国网民的低龄化趋势显著,尽管这部分低龄化的网民目前消费能力还不够强大,但未来商业的主流,将是这些将网购作为生活常态的年轻一族的天下,不可否认,电子商务将深刻融入到这群人的商业活动中去。

在中国小商品经济发达的义乌,浙江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们的创业经历,印证了年轻网商们将成为推动电子商务主流商业模式的中坚力量。这个学校的八千多名学生当中有1200多名是在网上创业,应届毕业生自主创业率高达11%,获得钻级的商户有400多家,大三的学生当中,有43.7%的同学都在网上开了店铺。做得最好的同学月纯收入6万以上,雇佣5个人。这个学校的学生学到的商业知识,如合同法、工商、税务、仓库管理、营销策略,不是来源于书本,而是来源于开网店的实践当中。

其次,网络购物向二三线城市和更广区域发展,说明在地域上依然还有很大的空白需要填补。尤其是在很多内陆城市,电子商务的推进步伐虽然非常快,但普及率依然非常低。

再次,艾瑞研究表明,寒冬中网络购物成长性较佳,仍被投资者看好,表明电子商务并不会像很多其他行业那样,受到资金的束缚。目前中国正在启动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从2008年下半年到2009年各地方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电子商务的政策,无论是决策者还是投资者,都看到了电子商务对于促进企业从外贸向内贸转变的积极作用。

从2007来到2008年网购市场变化趋势来看,B2C正在崛起,意味着什么呢?企业在金融危机下思维的进一步深度跨越,很多企业已经把品牌放到了至关重要的地位,电子商务将使中国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的过程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很多重要的实体经济品牌,都在往线上发展,布局B2C零售业务。不仅仅如此,目前在网络上已经诞生了许多完全依赖于电子商务而崛起的新品牌,如化妆品牌昭贵、植物语,服装品牌Justyle,首饰品牌钻石小鸟等。

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将“产业升级”这个已经呼唤了很多年的新命题又一次摆在了中国企业的日程之上。在过去,只有制造,没有品牌,中国的优秀企业沦落为国外品牌的代工厂商。对于很多中小企业来说,不是没有发展品牌的愿望和决心,不是没有过硬的产品质量,而是实体经济那种传统的铺货、商渠道模式,所需要花费的高成本、高投入让中小企业望而却步。而网络作为重要的零售渠道,其低成本、直接面对消费者的渠道优势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知。对于企业来说,整个网络都是开展品牌的场所,而不会受到线下货架物理边界、营销成本的限制。